分享

冬养秋虫斗蛐蛐儿

 贫僧法号尼姑 2019-01-04

“冬养秋虫” 是立冬时节的古老民俗。 冬养秋虫曾是老北京人的最爱, 秋虫主要是养蝈蝈儿、 蟋蟀、 油葫芦、 金钟儿、 秋蝉以及蝴蝶等, 这里说说冬养蝈蝈儿、 蟋蟀之俗。 养蝈蝈儿和养蟋蟀曾是我少年时的爱好,那时玩虫及听蝈蝈儿、蟋蟀鸣唱是人们的闲趣享受。


养蝈蝈儿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最早的诗集《尔雅》、《诗经》里就有蝈蝈的记载。 而玩赏蝈蝈儿, 据《武林旧事》 记载, 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明人写的《帝京景物略》 载, 因其声聒聒, 故又名“聒聒”, 又因其双翅上的纹理纵横, 故又称“络纬”。 


蝈蝈儿的正名叫“蝼”, 北方人叫它“蝈蝈儿”, 而南方人称它为“叫哥哥”,“叫蚰子”。 蝈蝈由于生长环境不同, 有“绿哥”、“翠哥”、“三青蝈蝈儿”、“草白蝈蝈儿” 等不同体色的品种。 按季节说, 立秋前的为夏蝈蝈儿, 声音低弱 ; 秋后的为秋蝈蝈儿,叫声洪亮 ; 在晚秋后养至隆冬的称为“冬虫”、“冬哥”, 其鸣叫声较柔弱。


明清时的北京盛行养蝈蝈儿, 当时皇宫的容器有用草棍或高粱秸编成的笼子, 讲究的要用葫芦。 皇室贵族的葫芦多是用象牙、 楠木或景德镇的名瓷御制而成。 而民间的葫芦制作也很精细, 老北京时专有种葫芦和加工雕刻、 经营葫芦的手艺人。 


其制法是 : 将已长成的葫芦先晾干一年使其质坚,然后将葫芦入油锅温炸或用茶叶煮,待其色变微黄取出晾干,再以丝绸、核桃油等摩挲使其光润。 


葫芦谐音“福禄”, 旧京时特别受人喜爱, 葫芦再经手艺人雕刻上吉祥图案和词语, 如葫芦两面刻上“寿”、“喜” 两字,这样就具有“福寿禄喜” 吉祥之意。 有些葫芦上除刻有“子孙万代”、“龙凤呈祥”、“鹤鹿同春” 吉祥语外, 还刻有吉祥图案, 这些字与图要在初结成葫芦时就在上面雕刻好使其永不变形。 


葫芦的盖口同样很讲究, 用红木作盖, 名贵的用象牙、 翡翠、 虬角作口, 其盖上也雕刻有“五福捧寿”、“鱼跃龙门”、“吉羊”(古时羊通祥字) 以及鹤鸽花鸟等图案, 这样加工后的葫芦价格当然是很贵的。 蝈蝈儿、 蛐蛐儿等鸣虫装进葫芦, 它一叫唤会震动那盖上的铜丝弹簧, 葫芦上的图字也自然动起来, 这吉祥玩物拿在手中赏玩令人心驰神往。


清代皇宫内曾专有孵育蝈蝈儿、 蟋蟀的暖室, 育养好的秋虫装入锦囊或精致的葫芦中供皇帝们把玩,还常放在宫宴中边吃边听美妙音响以助兴。康熙帝曾有首题为《络纬养至暮春》 的五律 :“秋深厌聒耳, 今得锦囊盛。经腊鸣香阁, 逢春接玉笙。 物微宜护惜, 事渺亦均平。 造化虽流转, 安然比养生。” 


据《清宫词选》 载 : 清宫内的宫女都养蝈蝈儿, 有一次一个宫女正侍候慈禧沐浴, 宫女揣在怀中的蝈蝈儿忽然大叫起来, 宫女当时吓了个半死儿, 可没想到慈禧却没生气, 反倒高兴地嘻嘻笑了起来。 老北京人将秋虫养至冬日, 有延年益寿之意。 


民间繁殖蝈蝈多用砖砌的火炕, 把埋着蝈蝈儿卵的沙土盆放在暖炕上, 同时要用羊肚沫沫和黄豆沫沫来喂养,待幼虫脱壳后将虫个个隔开放入小罐中殖养。 冬蝈蝈儿长大不能放蝈笼里了, 而要装进带棉套的葫芦里, 揣在怀里或放在离火近的地方养, 在这样保温的条件下, 蝈蝈儿可以活到次年的二三月。《帝京岁时纪胜》 载 :“蝈蝈能度三冬, 以雕作葫芦、 银镶牙嵌、 贮而怀之……清韵自胸前突出。”


旧京时要买冬蝈蝈儿, 则需到丰台养花的暖房, 此时的冬蝈蝈儿价钱当然是最贵的。 玩养蝈蝈儿的有四合院里少儿们, 也有住在杂院里的五行八作的平民, 如人力三轮车夫等。 而殖养冬蝈蝈儿者大多是府宅贵人、 梨园名伶或文人墨客们, 名净金少山, 画家齐白石、 王雪涛等名人都喜爱养蝈蝈儿, 有些人冬日将蝈蝈儿葫芦揣进棉袍内的特制背心里, 外出边办事边欣赏蝈蝈儿的鸣叫。 

记得大画家齐白石还曾画有一幅《白菜与蝈蝈》 的著名国画呢! 如今画价可观, 不知被何人收藏着呢!


养蟋蟀也是旧京时人们消闲逸趣的一个乐事, 不仅少儿们常拿着捕捉的工具结伴到郊外草丛坟地里去捉捕, 养蟋蟀、 斗蟋蟀更是一些成人们的嗜好。 蟋蟀俗称蛐蛐儿, 又名促织, 旧京时有“促织鸣, 懒妇惊” 的俗语,有提醒主妇们在听见蛐蛐儿鸣叫时天气已渐凉,该准备过冬的衣裳了之意。


蛐蛐儿这鸣虫自古就受人喜爱, 《诗经》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唐代杜甫、 白居易等诗人都写有蟋蟀的诗句, 蟋蟀这种昆虫在全国均可见到, 而以山东、 浙江等地的品种最著名, 而北京人玩的蛐蛐儿是产自山东德州的“墨牙黄”、宁阳的“铁头青背” 和“黑牙青麻头”,也有北京苏家坨的“伏地蛐蛐儿”、 黑龙潭的“虾头青”和石景山福寿岭的“青洪头”。 


山东的宁阳县清代时曾向皇宫进贡蟋蟀, 如今该地成为捉虫养殖交易的著名市场, 已形成宁阳古城的一项经商产业, 县城的年收入已达上亿元, 虫贩的一只蟋蟀,价可顶一头牛或可售几千元,有的好斗的一只雄蟋蟀,虫贩竟叫价 10 万元。


斗蟋蟀源于唐代,兴于赵宋。 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丞相酷爱斗蟋蟀,在蒙古军队围困襄阳、 军情十分紧急的情况下, 他把前线送来的战报丢在一边, 在家里和妻妾们观斗蟋蟀, 误国误民遭人唾骂, 被人称为蟋蟀宰相。


明代的宣德皇帝亦最好玩斗蟋蟀, 曾是“酷好促织之戏” 的大玩主, 民间曾有“蟋蟀瞿瞿叫,宣德皇帝要”的俗语。 清代时慈禧也喜欢听蛐蛐儿鸣叫,还曾将宫内养的蛐蛐儿赏赐给喜养蛐蛐儿的京剧名家谭鑫培、 杨小楼等。每年的秋分后是捉蛐蛐儿、 养蛐蛐儿、 斗蛐蛐儿的最佳时期, 旧京时曾有“勇战三秋” 之说。 


由于清代时官府曾参与斗蛐蛐儿, 所以各地名虫常云集京城。 老北京时街市里常有很多卖蛐蛐儿罐和蛐蛐儿的蛐蛐儿店和地摊。 有的虫贩来自外地, 也有的蛐蛐儿是北京产的, 旧京时在永定门外有个叫胡村的村庄, 那儿有不少废庙、 坟地、 草丛, 该村就盛产好斗的“铁弹子”、“白牙青飞翅” 等有名的蛐蛐儿。


旧京时以逮蛐蛐儿、 养蛐蛐儿、 斗蛐蛐儿为业的蛐蛐儿把式和一些遗老遗少是真正玩家, 他们视好斗的优品蛐蛐儿为古董为赌博工具。 蛐蛐儿的品种众多, 养蛐蛐儿以头大项阔、 牙长腿长、 腰背厚实的为优, 即虫形要方厚, 项要宽老, 翅要薄尖, 牙齿锋利坚硬, 腿要长圆, 尾要尖糯的,这样的蛐蛐儿斗胜的几率最高。 


另外有“未养蟋蟀先蓄雌” 之说, 即斗之前雄蟋蟀要先贴铃(配雌), 贴铃后其斗性会十足。 斗蛐蛐儿时由监局将两只蟋蟀放进一个透明的斗罐或盘中, 用探子拨蟋蟀的须子, 双方张开大牙后打开中间的闸板, 蟋蟀会掐咬在一起斗起来。 搏斗得胜的蛐蛐儿会振翅鸣唱, 使主人脸上有光, 赌赢获得的点心水果大家分食而乐之。 

蛐蛐儿中秋后交配甩子两月即能孳雏, 孵养幼虫方法同殖养蝈蝈之法。 今天则可用电热器、 空调散热殖养, 成形后置入蛐蛐儿罐或葫芦内育养, 保养好的蛐蛐儿可度冬逢春, 成为人们隆冬过大年的娱乐玩物。 


冬养秋虫曾是老北京人的冬趣乐事, 也是件有益的休闲活动。 蟋蟀、 蝈蝈儿素有“田园歌手”之美誉, 既可听其鸣声, 还可观其打斗, 养蟋蟀、 蝈蝈儿, 能悦人情趣,消人怠倦, 是能为人们增添无穷乐趣的活动。寒冬时节养秋虫曾是老北京人的冬趣乐事, 小小的蝈蝈儿、 蛐蛐儿为老北京四合院里带来无限的温馨和欢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