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永明|针灸界对“浅筋膜”的误译、误读和误解

 全科医师LHG 2019-01-04

作者简介:

李永明,博士,中西医师。受过系统中医、西医、生命科学教育,在三方面均有独立工作经验和学术成果。现于美国新泽西州行医,从事皮肤病理诊断和中医针灸。曾兼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基金评委并获NIHMerit奖,曾任美国东岸最大的中医学会会长和理事长十余年,著有《美国针灸热传奇》。

摘  要

浅筋膜在针灸领域经常被解释为皮肤下的“筋膜样结构”,推测针灸的刺激可能改变其生理或病理状态,治疗多种病症。而事实是,浅筋膜的准确表达应该是指皮下脂肪和网状纤维软组织,并没有“筋”也没有“膜”的含义或结构。本文试图澄清对浅筋膜的误译、误读及误解,指出浅针刺的主要靶点可能是皮下软组织网中的内含,而不仅是软组织本身。

近年来,“浅筋膜”一词在针灸穴位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常被认为是针刺的穴位靶点和用来解释针刺的作用机制。一种推理的假设是,针灸可以改变筋膜的结构,而结构的改变可以使疾病治愈。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针灸界在某些情况下对“浅筋膜”的使用和理解是基于临床的观察和假设,混淆了中医虚拟的功能概念和现代医学的实体组织解剖学概念,使“浅筋膜”变成了一个不中不西的名词[1]。除了现代医学的外科、整形科及皮肤科以外,“筋膜”一词在西方的整骨师、整脊师和按摩师中也被广泛使用,其定义和解剖实质尚存争议。最近的观点认为,筋膜并非膜样的结构,而是多型的泡状结缔组织[2]。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大量患者的皮肤组织学活检和病理学观察,试澄清有关浅筋膜问题如下。


1

 误译:浅筋膜的定义

现代解剖学中的“筋膜”一词译自英文fascia,原意是指包在肌肉或脏器外面的纤维膜状组织,故最初译成“筋膜”有一定道理,应该是指“筋的膜”或“脏器的膜”,但并不十分准确。而后来西方解剖学界将fascia一词扩大了含义,分为深筋膜指传统的筋膜,及浅筋膜指真皮下脂肪和纤维结缔组织[3]。Fascia概念的扩大,使原本不十分准确的中文翻译“筋膜”变得更加失准,甚至误导。在中医词汇中,筋是指肌腱,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素问·痿论》中说:“肝主身之筋膜”[4]。可见,中医所说的筋膜是西医的深筋膜的一部分,中医并无浅筋膜的概念。


浅筋膜是位于真皮和深筋膜之间的一层脂肪网状性结构,在无深筋膜的区域 (如颜面的中轴部分等) ,浅筋膜则位于真皮和骨膜之间。有时浅筋膜也称为皮下脂肪,或皮下软组织[5]。


误读:浅筋膜不是“筋”,也没有“膜”

“浅筋膜”一词中文误译的最大问题是导致中文含意的误读。中文的字面意思是浅表的“筋的膜”,或浅表的“筋和膜”,而在原英文解剖词意中,既无中文“筋”的含义,也无“膜”的意思。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出,所谓“筋膜”实际上是一些网状纤维和脂肪组织。见图1。

图1 人体皮肤组织活检切片 (HE染色) 

注:A:成人肩部皮肤及针灸针示意图;B:成人颞部皮肤全层 (×20);C:成人肩部皮下软组织/浅筋膜 (×40);D:成人肩部皮下软组织/浅筋膜 (×200) 。

“浅筋膜”一词在皮肤病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中很少单独使用,也没有“浅筋膜肿瘤”的组织学诊断。可见,浅筋膜并不是独立的单一细胞组织。需说明的是,将皮下软组织归为浅筋膜在西方医学解剖界也存在很大分歧。早期的国际解剖学名词标准 (NA1983) 曾列有“浅筋膜”一词,而这个分类名词在后来的新版解剖学名词标准 (TA 1997) 中又被取消[6]。


误解:浅筋膜的针刺反应

“浅筋膜”一词的误译和误读,对如何理解腧穴的组织学基础,探索针刺的靶细胞,解释浅针刺的机制和效果有很大影响,还有可能造成误导。皮下脂肪 (主要是脂肪细胞) 和纤维组织 (主要是非细胞) 形成一个松散的囊泡样网状结构,有储藏、支持和缓冲外力等作用,并无字面上的“筋”和“膜”的结构和功能。由于脂肪和纤维的生物活性 (如分泌功能、表面受体、信号传导、再生功能等) 可能有限,所以这些结构不大可能是针灸刺激的最重要靶点或针刺“反应器”。也就是说针扎入脂肪细胞不大可能诱发“得气”和“针感”等效应,刺入或牵拉纤维组织得到的也只是间接效应,针刺浅筋膜的反应主要是由皮下软组织中的其他结构、细胞和成分引发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刺到了“筋”或筋的“膜”。


假说:皮下软组织的“内含”

是针灸靶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浅筋膜”应译为“皮下脂肪纤维组织网”或“皮下软组织网”比较准确。针灸教材中要清楚地表述这个结构的组织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特征和功能。到目前为止,有关针刺浅层“皮下软组织网”所能产生的生理或病理反应的研究,尤其是是否能导致内脏和系统反应的实验研究,还不是很多,需要积累证据才能支持临床观察中的“猜想”。


而过去几十年的针刺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证据,证明针灸刺激人体“皮下软组织网”中的许多其他“内含”,的确会产生广泛的局部或系统反应。这些“内含”包括但不限于神经及受体、血管、淋巴、皮肤附属结构,及肥大细胞和多种其他可移动细胞 (皮肤组织、血液、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内分泌、郎格罕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细胞) 等结构[7]。这些结构很可能是针灸刺激的主要靶点或“反应器”。见图2。

图2 针刺皮肤组织示意图

注:针灸针刺入皮肤可以遇到固定的皮肤组织 (右) 及可移动细胞 (左) 两种结构。


小结

浅筋膜不是筋也不是膜,是皮下脂肪和纤维网状结缔组织。浅针刺刺激的主要靶点可能是皮下软组织网中的“内含”,而不仅是软组织本身。


参考文献


[1]张作鹏,邵湘宁.关于针刀治疗靶点的文献研究与初步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4,20 (9) :50-53.

[2]BRDONI B,MARELLI F,MORABITO B,et al.The indeterminable resilience of the fascial system[J].J Integr Med,2017,15 (5) :337-343.

[3]MARIEB E N,HOEHN K.Human Anatomy&Physiology[M].USA:Pearson Education,2007:133.

[4]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等.中医大辞典[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HEDLEY G.The Integral Anatomy Series Vol.1:Skin and Superficial Fascia[M].USA:Ramex Ars Medica Inc,2005.

[6]Fasc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scia#Superficial_fascia.

[7]李永明.关于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的“宋氏理论”及研究方向[J].中国针灸,2016,36 (10) :1063-1068.


本文原载于《针刺研究》2018年5月第43卷第5期,版权归作者所有。

排版:李丹萍

审阅:耿飞,张晦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