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甚至逆转胃癌前病变

 昵称31421004 2019-01-05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随着胃镜检查日益普遍,萎缩性胃炎的检出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看到检查报告单上萎缩性胃炎,或肠化、上皮内瘤变等诊断,不知所措。到网上一查,胃癌前病变!非常紧张、恐慌。

萎缩性胃炎真的会癌变吗?胃癌前病变能治好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松坡教授将为我们解开这些困惑。

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吗


萎缩: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可以进一步分为单纯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前者是指胃黏膜原来的正常腺体数量的绝对减少,比方说原来应该有10个腺体,现在只剩下6、7个了,这就是萎缩了。后者是指胃固有腺体发生了改变,腺体数量还是10个,但其中可能有若干个变成了肠化腺体,腺体总数没有减少,但正常功能的胃腺体减少了,这就是化生性萎缩,也是萎缩的一种。

肠化:通俗地说就是本来的胃黏膜,现在变得象肠黏膜了,也就是说本来在肠黏膜腺体中才应该有的细胞成分,出现在胃黏膜腺体了,胃腺体向肠腺体发生了转化,它往往是由于胃内环境的改变使得胃腺体发生的适应性改变。

上皮内瘤变:以前也称“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腺体或细胞在形态和机能上出现了异型性表现,这是一种跟正常组织不同的病变组织,更接近于向胃癌转变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从上面的发病模式中可以看出,萎缩是肠型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跟正常的胃黏膜组织相比,萎缩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因此萎缩性胃炎也被称为胃癌前疾病之一,表明它是一个比正常有更高癌变风险的疾病。”王主任如是说,“萎缩性胃炎经常会伴发肠化生和/或上皮内瘤变,这种病理学改变,我们通常称之为‘胃癌前期病变’,表明它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在病理组织学上与胃癌的距离更近了。如果发展到了中、重度异型增生,就是真正的癌前期病变了,癌变率更高。”

判断萎缩性胃炎发生癌变几率的高低,涉及很多因素,需要综合分析。比如萎缩的范围和程度、肠化生的类型和程度、Hp(幽门螺杆菌)是否持续感染、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如嗜好腌制食物、常吃不新鲜食物、熬夜等)、年龄、性别、胃手术史及胃癌家族史等,都可能影响萎缩性胃炎癌变的几率。

很多人一听说“癌前病变”就非常担忧,王主任表示,大可不必!萎缩性胃炎确实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率并不高,萎缩性胃炎远远没有达到和癌直接相关的地步,即便是发生癌变,也还有一段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王主任强调 :“一旦发现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需要引起重视,但没有必要过度担心。积极进行有效的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者阻断,甚至逆转其发展。”

治疗有三个基本目标


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治疗比较棘手,要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有三个层次的目标。

第一,去除病因

胃癌前病变的病因非常复杂,从正常的胃黏膜到胃黏膜萎缩、肠化和上皮内瘤变,并非一蹴而就,往往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经过很长时间持续作用而逐渐形成。

王主任介绍说:“与萎缩性胃炎发病相关的因素有不良饮食生活方式、Hp感染、长期持续胆汁反流、长期服用对胃有影响的刺激性药物以及其他一些损害胃黏膜的疾病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单一或复合因素作用于人体,使胃黏膜逐渐发生萎缩等改变。我们要尽可能找出这些可能的原因,然后尽量摒除,或者通过其他干预方式来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

虽然不能肯定地说,通过这些因素的改变就一定能改善萎缩等病理变化,但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这些促发和加重因素对萎缩性胃炎的影响。

目前,对于病因治疗比较明确的一点是抗Hp治疗。如果萎缩性胃炎伴有Hp感染,不管有无症状,一律主张抗Hp治疗。已有研究表明,根除Hp可以改善胃的炎症病变,可以延缓炎症向萎缩、肠化以及上皮内瘤变的进程,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发生的几率。但是,我们也发现,现在的四联疗法,从临床来看,至少有四分之一患者经过一次乃至两次以上的治疗仍然无法根除Hp。

这种情况下,王主任推荐尝试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有一定的直接抑杀Hp作用,另外,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改善人体整体状况,改善胃内微环境,有助于抑杀Hp。”临床证明,中药配合西药可以提高Hp根除率。如果通过常规治疗不能根除Hp,推荐服用中药。在胃环境得到改善后再采用四联疗法,或者在四联疗法的同时服用中药,相当于“五联疗法”,均有助于提高抗Hp治疗的成功率,这对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预后很有帮助。



第三,改善胃黏膜病理异常

王主任坦言,对于胃黏膜炎症、肠化、上皮内瘤变等的改善,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有效药物。有人主张补充叶酸,也有人主张补充β-胡萝卜素,还有人主张补充微量元素硒、非甾体类药物等等,或许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延缓其病程进展,但是缺乏大规模的数据支持,并且不同实验的结果并不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中医药在慢性胃病的治疗领域探索上千年了。”王主任指出,“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医药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前病变的治疗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说,我们科室已故的老主任,首届‘国医大师’张镜人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调气活血法’为主治疗萎缩性胃炎,相关成果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医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甚至逆转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我们目前有参芍胃安颗粒、山竭胃安颗粒、复方蛇舌草颗粒等院内经验制剂,可以用于萎缩、肠化等患者。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不论上述中成药还是针对性的辨证论治汤药治疗,确实能改善甚至逆转部分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所以中医中药也是我们推荐给大家的一个重要选择。”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