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战派:小龙虾养殖之潜江虾稻共作模式

 水产日记 2019-01-05

作为稻渔共作模式的新秀养殖品种,小龙虾正在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大家都知道,随着稻虾连作模式在全国大面积的推进,全国的养殖小龙虾面积正逐年递增,小龙虾养殖进入4月中下旬后,商品虾大量上市。因为缺少精养和稻虾共作水面,市场上往往进入7月份后便出现一虾难求之景象。而受当前养殖技术发展的制约,小龙虾精养殖模式技术仍不成熟,所以稻虾共作模式相对于小龙虾精简而言具有养殖风险系数低,投资回报比高等优点,适合稻田前面经过稻虾连作后的继续养殖。


稻虾共作田出的小龙虾


小龙虾可以摄食田间的昆虫等生物,减少了稻田内的虫害,直接减少了田间的药物喷洒,有利于食品安全,同时小龙虾摄食后的排便,也可作为水稻的优质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稻米的品质。所以稻虾工作模式的推广利于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也增加了我们广大农民朋友们的生产效益。

经过2018年对湖北潜江地区虾稻共作模式的研究与观察,一季共作虾能达到约200斤的亩产水平,平均为120斤的亩产。因为进入七八月份的小龙虾价格的高企,养殖效益相当可观。以下笔者就当前的养殖技术点作相关介绍:

一、 池塘选择与改造


1. 稻田环境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电、路三通,保水性能好的稻田。稻田的面积不宜过大,以10~50亩为宜,以便于管理。

2.稻田改造

A、 挖沟。在一个养殖单元内开挖一条环形沟,环形沟距离田埂2米处开挖,沟宽3~5米,沟深1~1.5米。外埂高2米,坡比为1∶(2~2.5)。 

B、 筑内埂。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沿环沟在田面边沿处筑一条宽0.4米、高0.3米的内埂。

C、 防逃设施。稻田四周的防逃围栏,一般高出田埂0.5米,地下埋入30厘米,每隔1.5米用竹片支撑固定,网布上做好薄膜防逃设施。  

D、 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高处,进水口用60~8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二、 水稻栽培


1. 水稻品种选择

养虾稻田一般只种一季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品种。   

2. 施足基肥

对于养虾一年以上的稻田,田内肥力较足,一般不需施肥。而对于第一年养虾稻田,可以在插秧前的10~15天,施用相应肥料以提高田内土壤肥力。    

3. 秧苗移植

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移植,养虾稻田宜提早10天左右,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用人工插秧法。插秧时田面上水约5厘米,同时每插秧宽度达8~10米时,留出2~3米的行道,以供以后渔船通行方便管理。

三、 苗种投放

6月下旬,即水稻进入分蘖期时,此时将田面水位逐渐提升至20厘米,就近选择附肢齐全、无损伤、无病害、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的虾苗投放,当年经过一轮连作的池塘,稻田环沟内仍有一定的龙虾,只需额外补充些苗种,每亩约30~40斤。若稻田内虾苗存塘量少,则需多补充。虾苗以自繁为佳,以保证养殖成功率。

虾苗投放前提前做好消毒、解毒和肥水培菌工作,保证虾苗肥水下塘,以提高存活率。虾苗投放当天和隔天,全池泼洒水产用维生素C以及免疫多糖等动保产品,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应激反应。


四、 日常管理

1.施药:由于甲壳类动物对许多农药非常敏感,种养过程中坚持“少用药、用药选高效低毒生物药”的原则,稻田施药后,及时对水体进行解毒工作,减少药物对小龙虾的刺激或毒副作用。

2.小龙虾对水质较为敏感,平时需做好水质的调控工作,定期使用底改产品和微生物制剂,保持良好水色并酌情换水。

3.高温期间,小龙虾的摄食欲望较低,每次投喂后需要做好饵料摄食的观察工作,可采取早晚投喂的方法,多次投料。

4.多年养殖的塘口,经过连作和共作模式的共同参与,水体营养因子往往消耗过大,需定期向水体补充相关元素,以防止动物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容易引发疾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