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课研究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书写自我 2019-01-06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郑燕珍,来自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是朱乐平名师工作站“一课研究”团队第6小组的成员,很高兴与您再次相遇。

本期内容有哪些

听一听:《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课前思考

读一读:《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看一看:小数的发展史

轻轻松松听听书

《小数初步认识》的课前思考 来自一课研究 04:30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课前思考

谢谢聆听

坚持阅读8分钟

教学目标

1.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理解以元、米为单位的小数实际含义。

2.会正确地读写小数,并感受小数是整数的延伸。

3.对小数意义的后继认识做一个铺垫,初步感受十分之一的分数写出小数就是0.1。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小数意义,学会认、读、写简单的 小数。

难点:1.小数的读法。        

2.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小数

1.猜一猜,引出小数

师:(PPT出示个人资料)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是我的个人资料。

师:观察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后面三个数中有一个点

生2:37,44是整数,1.56,16.8,0.5是小数。

师:对,(出示PPT)像1.56,16.80,0.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关系,使教师尽快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教师,所以设置了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引出整数、小数。对数系的扩充达到水到渠成。)

2.质疑提问。

师:对于小数,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想知道小数的来源。

生2:怎么读小数?

生3: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4:小数是怎么组成的?

师: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小数的世界吧!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不仅是数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过程。)

二、自主学习,建构新知

1.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师:这3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有一个点。

生2:点的左边有整数。

师:(PPT出示)这个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由几部分组成?哪些部分?

(生回答板书再次巩固: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法

师:这些小数,你会读吗?谁来读一读第一个(板书:1.56)。

生1:一点五十六

生2:一点五六

师:他们的读法怎么不一样呢?到底谁读得正确呢?生:我认为一点五六正确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PPT示范正确的读法:音频+文字)

同学们,读小数时,首先要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我们以前读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照读电话号码的方式,顺次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读一读后面这两个小数(16.80和0.5)。

生:十六点八零、零点五(PPT出示读法)

(读数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试读、互评、互纠,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明确小数的读法要领。)

3.探究小数的意义

师:小数我们会读了,那16.80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板书:16.80元)让我们拿出导学单,进入主题探究一。

(导学单)

主题探究一: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元角分表示。(小对子展示)

(1)独立完成表格

(2)交流反馈

师: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元角分怎么表示?哪组小对子愿意展示?

生1:16.80元表示16元8角0分;3.15元……

师:通过转换,谁能说一说在小数里哪些部分表示元、哪些部分表示角、哪些部分表示分?

生2:通过转换,我发现整数部分表示元……

师: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角,小数部分第二位表示分,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小数的意义。(板书:元、角、分)

(3)对比各数位的意义——教师质疑

师:3.15元与0.50元中的“5”意义一样吗?(板书3.15元,0.50元)

生:一个表示5分,一个表示5角。

主题探究一是将物品的单价转换元、角、分表示,通过学生独立作业和小对子之间的交流,自然发现了原来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

主题探究二:以元角分为单位转化成元做单位的小数(小组展示)

师:小数会读了,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你能正确写出小数吗?进入主题探究二。

1)PPT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合作,每人从学具币中最多取出一张纸币,然后放在一起;

(2)写一写,取出一共是几元几角几分,转换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3)每小组取3次。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后汇报。

(1)收集三类作品:最普通的,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中间带0的小数(板书后面两类的小数)

(2)交流反馈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作品,我们请这些小组说一下。先看5.43元,请你们组来介绍一下。   

师:0.35 元是哪一组表示出来的?先请这组的同学来到前面来。你先不要讲,听听其他同学有想要问的问题吗?

生:0表示多少?0可以不写吗?……

生:0表示0元。0不写不行

师:大家同意吗?也就是说不够1元,整数部分要写0——占位,这个0就表示0元。

师:我们再来看这组同学的(板书2.05元),写成2.5行吗?(板书:2.5)

生:不行。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说——PPT出示:2.05元和2.5元的意义

师:0角,所以0在小数部分第一位上占位写0。(点击PPT)

师:那在2.5后面填上一个0行吗?变成2.50

生:行,它还是表示2元5角。

师:原来写小数还有这么多学问,小数的中间的0一定要写,小数的末尾0可写可不写。

主题探究二是通过小组合作拿取纸币的游戏,创造了一个个不同的小数,在主题探究一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完全有能力正确地将元、角、分的价钱,用小数“元”表示出来。斯肯普曾说,概念有两种区分,第一种是基本概念,这种概念直接从感觉和活动经验中得来;第二种是高级概念,它是从其他概念中抽象出来的。显然,我们的小数在此属于第一种概念。因此,在学习小数意义,创设了探究二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创造了一个个小数,并在比较联系中找出了内在规律。0在小数的不同位置,它所表示的作用意义是不同的,明白0的占位功能,0在中间是不能省略,末尾的0可以省略。虽然这些内容是不在初步认识的要求之列,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不求学生的深刻认识,但求他们不会因遇见0.5元和0.50元是否价格相同在迷茫着,见到1.02元和1.2元,难明白大小不一而困惑着。)


三、应用成果,巩固提升

1.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今天我们交上了“小数”这个新朋友,其实它就藏在我们身边,现在谁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

     预设学生的说法:

(1)商品标价。出示语文、数学的标价,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意思。

(2)身高、体重、体温等

(3)眼睛的视力。

     (出示PPT让学生读一读小数)

2.写一写,读一读。

3.想一想,点一点。

    1 5 0 元             6 0 0元                    5 8 0 0元

4.想一想,标一标( 拓展提升)

(1)想一想,写出小数。


(2)用一条数轴表示1米,那么下图1格表示多少米?

(练习部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根据前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练习巩固,让学生感受小数就在我们身边,找找生活中的小数,并读一读,写一写。第二层次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去感知小数的十进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为后续米制系统下的小数学习埋下伏笔。)

四、触类旁通,总结课堂

师:同学们,学到这,我们知道小数不仅与元角分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什么有着相同的关系?(米,分米,厘米)

微课:小结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并且触类旁通之米、分米、厘米与小数的关系。

(总结延伸,激发兴趣,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其产生学习的欲望。达到课虽完,意未尽的效果。)

谢谢阅读

你知道吗?

小数的发展史

小数的名称是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最先提出的。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为表示小数,就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如2.15就摆成这样:

  到了16世纪,欧洲人就这样记小数,如:

      3.1415记作3ϴ1①4②1③5④

  瑞士数学家对小数的表示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用一个“。”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例如3。1415

 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代替了“。”,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我们现在看见的样子:3.1415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一课研究

                审核人:陈丹阳   徐    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