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颈论坛]晨读病例第8期: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昵称74274318 2021-03-18

病史

病理结果

内翻性乳头状瘤

一、影像表现

MRI:左侧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呈长T1略长T2信号影,侵入上颌窦,增强后病变呈典型的“栅栏状”外观,上颌窦腔内为潴留液。

二、概述

内翻性乳头状瘤为一种来源于Schneiderian膜的乳头状瘤,该肿瘤向上皮下间质内呈嵌入性生长,本病在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其实属于交界性,局部侵袭性,可以恶变或与癌并存,最常见为鳞癌。

1、病理与病因

病因学:目前不清楚,炎症、肿瘤两种学说。

流行病学:鼻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鼻腔肿瘤的0.5-4.0%。

2、大体病理与手术所见

乳头状、坚硬的息肉样肿块,表面有较深裂隙,表面粘膜完整。

3、显微镜下特征

上皮组织高度增生并呈管状、指状或分支状伸入下方间质内,基底膜完整。

4、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鼻塞、鼻涕、鼻出血、失嗅及头痛,恶变者常出现疼痛和面部麻木,侵犯眼眶者可出现突眼。

疾病人群分布:年龄,15-96岁,平均56岁,50-70岁最多见,占3/4;性别,男性>女性,病例约4:1。

5、治疗

通常鼻内镜手术切除,恶变者可行扩大切除,预后较好,易复发,复发率高达60%。

三、影像学表现

概述:最佳诊断依据,MRT2WI或增强T1WI上显示典型的栅栏状或卷曲脑回状表现。

部位:常发生于鼻腔外壁近中鼻道处,鼻窦少见。

大小:大小不等,从数毫米到数厘米。

形态学:分叶状。

CT表现

平扫: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少数伴钙化,邻近骨质受压变薄,局部有侵蚀破坏;肿瘤基底部骨质多有硬化,据此可判断起源部位,常伴阻塞性鼻窦炎,可蔓延到鼻咽部、眼眶、颅内等邻近区域。

增强:多呈均匀中度强化。

MR表现

T1WI多呈等信号,少数呈低信号。

T2WI:多呈等信号,少数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内部结构多呈较规则的“栅栏状”。

增强T1WI:多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内部结构多呈“栅栏状”或“卷曲脑回状”,易区分肿瘤与伴发的阻塞性炎症, 能准确显示肿瘤向鼻外蔓延的范围,尤其对伴发恶变的患者,价值更大。

推荐影像学检查。

最佳检查方法:MR平扫+增强

备忘建议:参考CT所示骨质改变更有助与诊断;CT也是术后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四、鉴别诊断

1.鼻息肉:常两侧发病,单侧少见,绝大多数为水肿型,CT表现为低密度,边缘黏膜强化,MR T2WI多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后周边黏膜明显强化。

2. 真菌球:常发生于上颌窦,病灶内常有点、条状钙化,MR T2WI上呈明显低信号,增强后内部无强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精要

鼻腔外侧壁近中鼻道区分叶状肿块,MRIT2WI 或增强T1WI上显示典型栅栏状或,卷曲脑回状改变,要考虑IP。 

【脑回征】的形成:肿瘤有上皮和间质,上皮:血供差,强化不明显。间质:血管丰富,强化明显。两者并行排列就形成了“脑回征”。

编辑:杨海、于小明

审核:中国头颈部医学影像论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