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女子十一大奇诗(二)|咬文嚼字,常识|景苑文化

 心归自然 2019-01-06

3、璇玑图

  《晋书》卷九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名蕙,字若兰,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玑图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841字本,是通行的版本,《回文类聚》首卷录之。

  “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古代女子十一大奇诗

璇玑图

4、盘鉴图

古代女子十一大奇诗

鞶鉴图

  鞶鉴图,又名八花转轮钩枝鉴铭,原创者为唐代南海奇女子,佚名。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云:郑伯之享玉也,王以后之鞶鉴与之。注云:鞶带而以鉴为饰也。说文训为大带,古人有书箴词于其上以为鉴者,故亦谓之鞶鉴。文心雕龙铭箴条下,有指事配位、鞶鉴可征等语。王勃《鎜鉴图》序 :“元二年岁次乙亥十有一月庚午朔七日丙子,余将之交趾,旅次南海,有好事者以转轮钩枝八花鉴铭示余云:当今之才妇人也。观其藻丽反覆;文字縈迴,句读屈曲;韵调高雅;有陈规起讽之意,可以做鉴前烈,辉映将来者也。昔孔诗十興,不遗卫姜,江篇擬古,无隔班媛。盖以超俊颖拔,同符君子者矣。呜呼!何勒非戒?何述非才?风律苟存,女士何算?聊抚镜以长想,遂援笔而作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