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关于医圣张仲景的历史之谜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1-06

    昨天是不是很冷?


    是真滴,很冷,很冷!


    一出门,你是不是这样滴:


    一回家,你是不是这样滴:


  

    不过,你要是看到一个场景,就不会冷了


    在梅溪沙生活书店,由市社科联主办的中原大讲堂上


    这么冷的天,居然来了这么多人!


 

     嗬,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氛围!


      这里为啥这么“热”哩?


    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在这儿开讲哩!题目就是《医圣张仲景从东汉走向历史画卷》


  

     题目听着有点高大上是不是?不过内容那是相当地有吸引力!


      听了之后你会恍然:噢,原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听了之后你会跟着馆长一起吆喝:汉代史书忘了《张仲景传》,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欠中华民族一个情!(是不是还得加一句再摇臂高呼:欠南阳人民一个情!哈哈,陈寿范晔两位老先生该不安了)


     言归正传,馆长究竟讲了啥,咱还是一起认真听听吧。


   

评议过曹阿瞒的名士何颙,原来也评议过医圣张仲景


    何颙是谁?东汉末年名士也。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此人在书中第一回目便随着主角之一的曹操出场过:“南阳何颙见操,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厉害不?曹阿瞒还未出道哩,他倒已经预见到其光明远大的未来了,此预见竟如此精准!


    所以,听闻何颙也评议过张仲景,不由让人好奇他这次的预见准不准。刘海燕说,张仲景12岁随父亲拜访天下名士何颙,何颙很赏识张仲景的才智和特长,对仲景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不亏为当时的天下名士,何颙的确不简单,对张仲景未来的预见那叫一个准!不过,话说回来,这何颙咋恁好评议别人哩?曹阿瞒和张仲景的父亲为啥又恁想让他来评议哩?


    刘海燕说,东汉末年是一个讲究名气的时代。要想聚集起大名气就需要靠某一特定的介质来传播,(是哩,那时候没微信没头条没抖音,想成网红不容易),而这一介质就是清议,即社会地位高或影响力大的名士对时人进行的品藻、识鉴活动。为此当时社会就盛行起评议,流行品评人和事。特别是想出仕为官的儒人如果能受到大官或者名流的推崇,哪怕是几字或十余字的点评一下,就能有一个好名气,瞬间聚集到人气,顿时拥有一大票忠实的粉丝,就是步入仕途的敲门砖或是升官发财的垫脚石。年少的仲景和曹操自然希望能得到名家的品评。


    噢,原来如此。不过,张仲景凭啥能让何颙评议哩?曹操的出身自不必说(不过,写到这儿我想起陈琳说曹操“赘阉遗丑”,呵呵,我觉得三国人物都特擅长骂人,骂得那是精准狠,比如刘备被骂“织屦小儿”“大耳贼”,吕布被骂“三姓家奴”等等),张仲景,出身如何?刘海燕说,张仲景的出身是南阳郡士族书香门第。张仲景的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南阳郡地方做官,家庭出身是士族。张仲景家族建安前二百余人,这么多人口的家族在当时绝对是个大家族,不是名门,就是望府。东汉末年,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士族和寒门两个阶层。士族家庭占据社会主要地位,州郡推荐孝廉多出自士族,士族之间相互依附,名人名士互相交往,只有出身士族的人才有读书和做官的机会。“仲景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十岁即拜南阳郡地方名医张伯祖。十二岁便随父亲拜访天下名士何颙,让何颙来评议张仲景未来前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让曹丕“驴鸣送葬”的大才子王粲,是张仲景的贵人


   王粲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死后曹丕“驴鸣送葬”以及张仲景曾预言他患病而死的事儿,但刘海燕说,王粲是张仲景的贵人。


   刘海燕说,王粲17岁投靠刘表,21岁时受到刘表器重,3年时间协助刘表攻下长沙。25岁时他推荐仲景任长沙太守,仲景到55岁挂冠辞职,隐居岭南著书《伤寒杂病论》。原来,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是因为王粲的举荐。
   不过,王粲与张仲景的交集并不限于举荐和被举荐。刘海燕说,王粲20岁时遇到48岁的张仲景,仲景预言王粲患病(麻风病),需要服用五石汤(五石散),“那时王粲才20岁出头,张仲景对他说:‘你身有疾病,不到40岁时眉毛会脱落,之后半年就将死亡。但如果你从现在起服用五石汤,便可以避免一死。’王粲听了这样不顺耳的话,当然心中不快,虽然接受了张仲景开的药方却没有真的服药。过了3天,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汤药服了吗?’王粲回答:‘已经服过了。’仲景说:‘看你的神情、面色好像并没有服药,你为何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王粲本不相信仲景所言,就避而不答。20年后,王粲果然眉毛脱落,在眉落后187天死去,证实了张仲景的预言。”


   在病人的症状还未发作之前,就能够提前预知,仲景医圣之名真不是虚名!真算得上是神医了。记得小时候学过课文,讲的是神医扁鹊预言蔡桓公病症的故事,由此可见,讳疾忌医真的会闹人命。


   还羡慕魏晋风流吗?原来他们“扪虱而谈”跟臭美有关


   魏晋人物,似乎不少人提起他们常羡慕其风流雅态、卓然于世之魅力。我翻《世说新语》时就常常慨叹他们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感觉他们真是不一般。不过,真没想到魏晋风流人物,还跟张仲景的“五石散”有关联哩。


   刘海燕说,五石散,基本成分为紫石英、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赤石脂,非惟一剂猛药,更是一剂毒药。不过,魏晋名流们对五石散趋之若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晋名士们坚信五石散具有“奇异”功效,“美容美体、增强性能力、延年益寿”。拿第一个功效来举例,魏晋是一个美容美体很兴盛的时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爱美人士大多是男性。从中药学角度来看,五石散的五种主要成分中除了紫石英外均有壮阳的功效,同时服用五石散,会“渴利”,不会变胖,可玉树临风。另一方面,玉本为石,且是石之精华,名士们坚信服食五石散可以达到令皮肤粉白细腻,而且呈现透明状态的效果,其实是这一剂热药造成皮肤爆裂的外在表现。五石散带给魏晋名士们的是姿容的改变、审美的愉悦、精神的满足,同时也有躯体的痛苦,因为“是药三分毒”而且五石散本身就是一剂“险药”。


   刘海燕说,服食五石散还造就了“绿色环保低碳”的社会风尚,诸如魏晋名士服食五石散后,喜欢散步,并给这种运动起了专业名称,叫“行散”;还喜欢穿没有浆洗的宽大旧衣、喜欢穿木屐、喜欢边聊天边伸手捉旧衣服里的虱子,即“扪虱而谈”;魏晋名士在生活中穿薄衣,吃冷食,洗凉水澡,即“寒衣、寒饮、寒食、寒卧”,于是五石散又有另外一个名字“寒食散”。事实上,为了臭美,玉树临风和风流时尚,为了美容美体、延年益寿,文人雅士竞相使用五石散,不敢洗澡,只好“扪虱而谈”。“服食五石散之后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以石入药,药性较热,吃煎炒烹炸热气腾腾的大餐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只能吃点凉菜喝点冷饮。同时一热,精神就亢奋,不但头脑发热,皮肤也热到要爆裂,因而他们不得不舍弃显示体型的紧身衣和显示富贵的新衣。皮肤要爆裂,虽然看起来又白又嫩,可是洗起澡来却很痛苦,所以魏晋白嫩的小白脸们往往是‘只可远观’,因为太臭,很久不洗澡,虱子们也就‘择木而栖’了,于是边聊天边捉虱子,‘扪虱而谈’也就成了最时尚的聊天方式。”


   咦,原来如此,不知道医圣若知道他用来治病的五石散被魏晋名流如此用会怎么想,反正我听闻刘馆长这么一讲不由笑了,魏晋名流的风花雪月、放达不羁,且留在那个历史时代吧。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名人寿命大比拼,仲景算是高寿了


   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寿命因各种原因并不长,人到七十古来稀嘛。尤其在三国时,人均寿命只有26岁。那么学医的仲景呢?


   刘海燕说,曹操66岁,曹丕39岁,曹植40岁,曹冲12岁,曹叡35岁,曹纯41岁,郭嘉37岁,张辽54岁,司马懿72岁,司马师47岁,司马昭55岁,司马朗47岁,孙权71岁,孙登33岁,孙皓42岁,张昭81岁,周瑜36岁,鲁肃46岁,刘备63岁,关羽59岁,张飞56岁,刘禅64岁,法正46岁,诸葛亮53岁,马超47岁,黄忠75岁,华佗63岁,张仲景69岁……“在人均年龄26岁的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张仲景是那个时代的长寿之人”。(当然了,华佗63岁是被曹操杀死的,如果不被杀,或许还能活不少年。)


   由此可见,学中医之人是懂养生的。(我再啰嗦一句,司马懿寿命也很长,硬生生熬死了很多人,除了人家的性格外,据说也因为人家懂得养生,他就预言过诸葛亮不会活得长久,因为诸葛亮夙兴夜寐太忙太累,“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说到这里,难免会让人想到饺子。刘海燕说,饺子实是张仲景发明的治病良药,美味又养生,“南阳至今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童谣,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这是我昨天在现场拍的一张图,找到亮点没?啥感受?  


“人工呼吸”原来是仲景最早运用,难怪二月河说他“崇拜张仲景”


    咱们都知道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但里面具体内容,不学医估计不了解。刘海燕说,《伤寒杂病论》的所有处方:1味药的有15方,2味药的有40方,3味药的有45方,4味药的有30方,5味药的有28方,合起来有160余方,可以说五味药以下的处方占了整本书的一大半。“仲景方是一药一证,一方一证,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一药有一药的性情功效。经方家用药加减一味必有加减一味的道理。仲景方都是以一些小方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这些小方都有自己的主治范围。如桂枝甘草汤治心悸,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甘草干姜汤治吐涎沫,甘草麻黄汤治里水。其他各方则在小方的基础上根据证候变化加减组合而成,这些小方就是我们破解仲景医学的密码本。”


    刘海燕说,张仲景是东汉的医学家,他首创了“坐堂行医”的模式。《伤寒杂病论》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他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急救措施的具体使用,在书中提出在遇到自缢而又时间不长者,应该马上施行人工呼吸,并详细描述了其具体方法。直到1879年,拉波德才把人工呼吸法施于人体,用以急救某些濒于死亡的患者,这比张仲景晚了近16个世纪。


    说实话,此前,我以为《伤寒杂症论》就是治伤寒类病的,不知道诸位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刘海燕说,伤寒,《素部*热论》里有很明确的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发热的特征。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难经》又给它作了一个更具体的定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个定义说明了,这个具有发热特征的伤寒常见于五类疾病里,就是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这五类疾病。“伤寒是《伤寒杂病论》的经,但还有一个纬,这就是杂病。杂病与伤寒相比,它具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那么,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一个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天下所有疾病中,要么是发热的,要么是不发热的。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所以,一个伤寒,一个杂病,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这就是伤寒与杂症的真实涵义。弄清了上面这个涵义,可以解除我们许多的顾虑,过去我们常担心,光搞一门伤寒会不会太局限了?担心搞伤寒的只会治外感,不会治内伤;只会治伤寒,不会治温病;或者只会治内科,不会治其他各科的病。所以,读古书,对书名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感觉最后这句话就是说给我这种人不懂医的人听的,你有没有同感?)


    关于医圣张仲景,我们很崇拜,刚刚过逝的文学巨擘二月河也是如此。刘海燕说,二月河曾在仲景医药文化节上这样说过:“我不懂医学,我只是一个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作家,但是我很崇拜张仲景。他是中医临床的鼻祖,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为民众解除疾苦。孔子教人如何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张仲景教人如何强身健体,所以有医门之仲景与儒门之孔子并称之说法。张仲景总结应用中药的理论规律和治病经验,是为了解除人民的疾苦。尤其是他本人为官,官至长沙太守,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一边治理常规事务工作,一边为百姓出诊看病,体现了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孔子学说提倡仁义礼智信,讲求恻隐之心,为统治阶级服务,也利于为社会对每个人的安全保障服务。张仲景和孔子都是以人为本,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一致的……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作为民族之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思想也不应被忽略。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加以发掘。’张仲景及其医学带给人民的健康不仅仅属于南阳,而应属于中国,应造福于全世界、全人类。”


上一张图的截图。此人边听讲座边看书,我当时看到这一幕很感慨。无论身处何境,谁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