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诊

 dbgbyl德邻 2019-01-07
一,面侯五脏
《素问·刺热篇》中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中说:“天庭面首,阙上喉咽,阙中印堂,候肺之原。山根候心,年寿候肝,两傍候胆,脾胃鼻端。颊肾腰脐,颧下大肠,颧内小府,面王子膀。”若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可将整个面部分为五个部分:鼻——明堂,主脾;眉间——阙,主肺;额——颜,主咽喉;颊侧——藩,主大肠;耳门——蔽,主肾。
1,心理压力区 
反射区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
如果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此处与面部颜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大。 如果此处长斑,说明心脏可能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可能先天不足。 
2,心脏区 
反射区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
如果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说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或血液黏稠。 如果此处出现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3,头面区 
反射区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
如果此处出现很深的竖纹,并且部分发红的话,说明此人可能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有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好、心悸、烦躁等症。
4,肺区 
反射区在两眉端连线的中点
若此处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发青或有斑,说明此人肺部可能有疾病或呼吸不畅。 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说明此人可能有咽喉炎、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
5,胸乳区 
反射区在目内眦稍上方
如果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可能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有胸膜炎;如果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可能有乳腺增生。
6, 肝区 
反射区在外耳道与鼻中线交叉处
如果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的话,说明此人肝火旺。 如果此处有痣,且眼球发黄,面色非常黄,说明此人可能患有乙肝。
7,胆区
反射区在肝区的外侧 ,肝区的两侧,鼻的边缘处就是。 
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可能有了轻微炎症。 如果此处有一对明显的斑或有痣、痦子,可能是胆结石。
8,肾区
肾区 反射区在颊部,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的垂直线交叉处,从太阳穴处垂直向下,与两耳垂之间连线交叉点就是。
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斑,说明此人可能肾虚,容易怠懒,会有腰背及腿部酸疼。 如果这一部位有很深且很大的斑,极可能是肾结石。
 9,膀胱区
 反射区在鼻下人中处的鼻根部位,将人中与鼻根部位三等分,上面的部分就是。
如果这一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疮等,且伴有小便赤黄、尿频、尿急等症,说明可能有膀胱炎。 如果此处发红,但尿不频不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说明可能有鼻炎。
 10,脾区
 反射区在鼻头,肝区下方的鼻头处就是。 诊断 如果此处发红或有酒糟鼻或鼻头肿大,说明可能脾虚或脾大,一般会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 如果此处发黄,也是脾虚,会有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症状。 
11,胃区 
反射区在鼻翼,脾区的两侧,两鼻翼处就是。
如果此处发红,可能是胃火过盛,易饥饿、口臭。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 如果鼻翼部青瘪,一般是以前有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胃癌的可能性较大。
12,小肠区 
反射区在颧骨内侧,肝胆区的水平线上,颧骨内侧,眼睛下方就是。 
如果这一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说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可表现为大便溏稀或一天两次大便。 
13,大肠区 
反射区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在两外耳道口之间画线,沿目外眦位置垂直向下画线,交叉点就是。 
若这一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便干燥、便秘或两天大便一次。 如果这一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说明此人患有便秘或痔疮。
14, 生殖系统区 
反射区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嘴唇周围就是。 
如果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比较光洁的话,说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易酸痛。 如果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且肾反射区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且肾的反射区也不好,一般都说明此人性冷淡。
二,面部反射区
1,《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把人体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2,八卦分区
用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或代表它们的八卦来命名。即额为天(乾)、内呲为水(坎)、山(艮)、雷(震)、风(巽)、外呲为火(离)、下颏肖地(坤)、人中为泽(兑)。
三,眼
1,眼与脏腑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可以说目为肝之官,心之使,阴阳之所会,宗脉之所聚,营卫魂魄之所常营,神气之所生,气之清明者也。总之,目与五脏六腑、经络筋骨、精神气血,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眼睛探察五脏六腑的变化,对某些病症的诊断,具有见微知著的意义。
2,眼为筋骨血气肌肉之部 
《灵枢·大惑论》认为,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此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筋骨肌肉气血,又分属于五脏,后世医家据此发展为五轮学说,《秘传眼科龙木论》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并以此检测相应脏腑的病变。
3,眼为五脏六腑之部
 据《黄帝内经》所述,因肝属风主筋,所以黑睛被称为“风轮”,属肝与胆;心主血脉,故内外眦的血络被称为“血轮”,属心与小肠;因脾主肌肉,所以眼睑被称为“肉轮”,属脾与胃;肺主气,其色白,故白睛被称为“气轮”,属肺与大肠;因肾属水,主骨生髓,所以瞳被称为“水轮”,属肾与膀胱。另有八廓①之说,以八卦方位分别对应脏腑。
4,眼为经络阴阳之部 据
《黄帝内经》记载,直接与眼有联系的经脉::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手太阳、手少阳、手少阴,足厥阴,任脉、督脉、阴阳跷脉。经筋则有:足太阳、足阳明、足少阳,手太阳、手少阳,且太阳为上睑,阳明为下睑,少阳结于目眦为外维。据《灵枢·论疾诊尺篇》载,赤脉从上向下者,属太阳病②;从下向上者,属阳明病;从外向内者,属少阳病。又据《灵枢·热病篇》载,目赤从内眦始者,属阴病。《灵枢·大惑论》认为,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眼睑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外眦为阳,内眦为阴。
5,脏腑在眼的分布
四,鼻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可见,鼻与脏腑中的肺相对应。但从全息论①的角度来看,鼻与人体各脏腑器官都有联系。 中医学认为,鼻是体表的一个器官,与肺、脾、胆、肾、心等脏腑都有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所以,望面诊病时,观察鼻部周围颜色的变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要想诊断准确,首先必须明确鼻部不同穴位与身体的对应关系。 肺分布于两眉内侧端连线之中点。肺主鼻,鼻为肺之窍、肺之官;肺气上接气道通于鼻,构成肺系,肺气充满则能与鼻共司呼吸,助发音,知香臭;肺系是否有病可以在鼻上反映出来,鼻部的变化也可用以判断肺系是否健康。
鼻是体表的一个器官,与肺、脾、胆、肾、心等脏腑都有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所以,望面诊病时,观察鼻部周围颜色的变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要想诊断准确,首先必须明确鼻部不同穴位与身体的对应关系。
1,肺分布于两眉内侧端连线之中点。肺主鼻,鼻为肺之窍、肺之官;肺气上接气道通于鼻,构成肺系,肺气充满则能与鼻共司呼吸,助发音,知香臭;肺系是否有病可以在鼻上反映出来,鼻部的变化也可用以判断肺系是否健康。
2,脾分布于鼻准头上缘正中线上。鼻为血脉聚集之处,而脾脏具有统率血、化生血的功能,脾的统血、生血功能可以影响鼻的生理功能,其完成需靠脾气升清的功能协助;脾经有病,则头面诸窍,包括鼻在内的“九窍②”均失去正常生理的功能,脾不健康便“九窍”不利。
3,胆分布于目内眦之下,肝穴外侧。胆经之气上通于脑,下通于鼻,胆热移脑则可影响鼻,发生鼻渊③。
4,i肾分布在两外耳道口连线与鼻中线的交叉点处。鼻司呼吸,依靠肾气协助,其中肺主呼出,而肾主纳入。肾不纳气则引发哮喘;肾气不足或肾阳虚弱,则鼻易为风寒所袭,可表现为多嚏。
5,心分布于两目内眦连线之中点。鼻主嗅觉,需要心经的功能协助参与,所以也可以说心主嗅。心主脉,鼻为血脉聚集之处,心的健康与否可以影响和导致鼻病。
6,肝分布于鼻梁最高点之下方,两颧连线与鼻正中线交叉点,心穴与脾穴连线之中点。如果肝出现问题,会在这一位置有所反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