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之“有”“无”——后悔白练这么多年

 winriman 2019-01-07

      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太极拳的妙处就在于松柔、在于虚无,表现形式是通达、空
灵,要空空地找,不可以用手法去找。有形有象的功夫不是高手,无形无踪的功夫才是大家。“有”时松圆、浑沉,有形有象,“有”时动作很像人们印象中的太极拳的样子。“无”时轻灵、飘逸,“无”时无影无踪,但不好处是相当一部分门外人,甚至一部分不真懂太极的门内人也有可能认为“这不是太极拳”了。


      有从无而生,无从有而来,有与无互为其根。武术的本质之一是技击,技击的基础和灵魂是条件反射。太极技击的方式之一是借力打力,理论根据是阴阳互
生的太极图原理。对方推我,我必推对方,是互追互促过程,形成动态的“太极图'。从无入有,身心皆不可用力,这一点,只有自己松、空、无时才更容易做到。技击是有形的,技击高层次的条件反射则是无意的。世无极限,意可至极:世无绝法,练可至绝。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无心方见奇。“无拳从有拳练之,练之有拳用之无拳,出手即是拳;无法从有法练之,练之有法用之无法,无法即是法;无形从有形练之,练之有形用之无形,无形即有形;无意从有意练之,练之有意用之无意,无意即真意”。无拳、无法、无形、无意才是技击的高境界。


    空而灵,虚而妙。从太极拳的角度说,“无用”也是为了“有用”。与单纯靠速度、硬度和力量取胜的“有胜于无”的粗狂武术不同,太极拳是门精致的艺术是“无胜于有”的武术。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能给人以不知所以的神秘感。但明明是“有”,却“空”、却无',却抓不到,太极高人有使人摸不着深浅、探不出高低、如临万丈深渊的恐惧感。太极高手自身有轻飘飘的感觉,但对手却感觉身手极重。太极高手练到空灵境界时,看似是“有”,但对手如同抓一条大黑鱼,又如同攥着削了皮的山药”,滑溜溜、出溜溜,没有反作用力,使对方处处无从着力,丝毫用不上力,好像什么也没抓住,同时又似乎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没有一点反击办法,有种欲进不行、欲罢不甘的无奈感。大道至简,举重若轻,太极高手谈笑间就把对手轻松制服。这也是工作、学习、生活追求的目标。所以,李雅轩认为:“练刚劲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劲,练松劲不如练轻灵,练轻灵不如练虚无。”


      获取是聪明,放弃是智慧。练太极拳时不可憋气,用气则滞不可用力,用力则断:不可有法,有法即有尽。练太极拳要不执着不着相,将后天已形成习惯的拙力和用力意识等日渐丢弃,直至完全去除.甚至连“有”的欲望也要根除,做到全体透空、全身无滞.这样才能使拳术方臻神化。“无住生心",既不能着于有,也不能着于无。痴迷于某物,则不能跳出某圈。如被“五欲六尘"迷住眼睛,则难以“觉悟”。要把一切有形的物与形.一切无形的法与招.都要从思想中丢掉,最后,甚至“空灵”之类的想法也要从脑海中丢弃才能逐步达到从心所欲、自然随意的“神明”之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