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建筑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1-07

1、仪礼有序的祠堂建筑

2、书香怡人的家塾

3、形制统一的居住建筑

4、祈福迎祥的庙宇建筑

5、古色古香的古巷


1、仪礼有序的祠堂建筑

“松塘八景”中即包括了优美的山水环境、也包含了众多的祠堂书墅, 如果说山水环境是区氏族人血缘相依的物质载体,那么这林立的宗祠、书塾建筑 就是区氏族人的精神家园。我们有太多的理由要去关注这些祠堂书墅建筑.......

松塘宗祠、书塾、社学等类型建筑林立的景观现象,形成于明,鼎盛于清,经历了南海经济发展、文教兴盛、名儒辈出的年代,见证了南海特别是西樵历史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佛山历史上曾有“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之美誉。明朝,珠三角地区科举趋于兴盛,南海及其周边科甲鼎盛、人才辈出,涌现众多名官大吏。清代较明朝更甚,就全省范围来看,自明代起,珠江三角洲的粤中地区经济崛起,科举人才多集中于该地区,占全省的49%,其中又以南海最为突出,谓“广郡科第之盛甲于粤中,南海科第之盛甲于广郡”。南海一地曾涌现进士148人,举人563人。另外,顺德有进士99人,举人257人;番禺有进士86人,举人405人。三地进士举人总数分别占全省38%和14%,称为南番顺“人才之乡”。明清南海文人士大夫阶层崛起,主张推动地方宗族组织建设,发展宗族经济,以及宗族文教事业。宗祠建筑、书院、书塾、社学等地方文教建筑开始大量出现。可以说,文人士大夫的涌现是与整个南海地区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

  “南粤名山数二樵”,上金瓯区村之南的西樵山,乃人文荟萃之所。明正德至嘉靖年间,由湛若水创立的大科书院和云谷书院,方献夫创立的石泉书院,霍韬创立的四峰书院,即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成为南粤重要的理学传播基地。湛若水、方献夫、霍韬等人在此传学布道,声名显赫,在岭南学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地位。众多官宦名儒慕名而来,一时间文人云集,“理学名山”西樵山闻名天下,四大书院更是由学术教育机构,发展为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万历以后四书院渐渐衰落,西樵山由“理学名山”向“文翰樵山”转变,成为广东文人士大夫的重要吟咏游览之地,众多文人墨客在此创作了大量诗歌文赋,清代刘子秀以游记与山志相结合形式撰写的《西樵游览记》,对此有具体呈现。西樵山长期作为区域性的文化胜地,对于南海乃至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深刻促进了人文风气在南海民间的普及。

在松塘村,据可查的宗族史料显示,自明代区次颜考取功名开始,松塘科举日渐繁荣,这一阶段恰恰也对应了西樵山成为文化名山的历史过程。松塘文人,也必然融入并参与南海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内部交流。据区大原之子回忆,区大原在北京翰林院供职时,居住生活于米市胡同的南海会馆的一处小院内,当年的南海籍文人官宦,曾聚集于此,共商国是,吟诗作对。而在家乡南海的西樵山,白云洞景区有一处悬挂石刻横匾的门楼,上书“通德”两字,落歀是“光绪丁未,区大原书”。正是大原公入值翰林院后四年(1907年),留在西樵山上的翰墨。

松塘村祖祠家庙众多,其分布特点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松塘村11座祠堂分别分布在桂香坊、桂阳坊、塘西坊、圣堂坊和舟华坊,其中7座祠堂集中布置在月池北岸的桂香坊。

松塘村祠堂多为一路两进三开间格局,系广府地区常见的典型祠堂建筑形式。另外,现存祠堂中桂香坊区氏宗祠为一路三进三开间,沿中轴线依次布置头门、中堂、寝堂三进空间。祠堂多为单层砖木结构,青砖砌筑,头门多为敞楹式(也称门堂式),部分有塾台塾间。头门前额枋梁架均为石虾弓梁。祠堂正脊多为博古,垂脊采用直带博古或镬耳博古。建筑梁架形式有沉式瓜柱梁架、驼峰斗拱梁架、博古梁架三种。

在村中,祠堂主要集中于村心池塘北岸,沿池塘由东到西,依次为:存石祖祠(原址已新建建筑,所嵌“存石祖祠”石匾为原祠堂旧物)、世大夫家庙、东山祖祠、见五大夫祠、季房宗祏、六世祖祠、区氏宗祠、大夫家塾。另有樵侣祖祠位于桂阳坊池畔,季房六世祖祠位于塘西坊池畔。桂香坊区氏宗祠奉祀松塘里始祖世来公,舟华坊、圣堂坊分别建造有奉祀两坊开基始祖泰来公、世从公的区氏宗祠两座。

随着区姓后裔的发展壮大,村落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今可见到的松塘祠堂建筑,除三座“区氏宗祠”外,其余皆为松塘里始祖世来公下传五世祖所出孟、仲、季三房后人所建祠堂。孟房的大夫家塾,养正书舍,汇川家塾;仲房的彝圃家塾,培元书舍;以及松圃书室等书舍,分布于池畔的村落前排,也兼具类似祠堂的功能。诚如前文所叙,祠堂分布位于民居建筑群前排,统领聚落空间结构,同时也是村中最高等级的建筑。这些祠堂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崇宗敬祖、团结族众


  桂香、圣堂、舟华三坊的区氏宗祠,分别纪念三坊开基始祖。世来公之后的孟、仲、季三房建设的祠堂多为各房祭祀开房祖及近代先人的支祠。

作为宗族制度和宗族文化发展的产物,祠堂是开展宗族活动的空间场所,这也是其最主要的功能。通过在祠堂举行祖先崇拜仪式、喜事设筵、节日庆典等宗族性活动,不断强化着族人的根脉、孝悌意识,增强了族内子孙的血缘认同感和内聚力。于松塘区氏而言,祠堂文化的影响并不限于本村九坊,还达于周边乃至本省的区姓族亲。如今在每年的正月初四,区氏宗祠内外,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来自西乡,南乡,吉赞,渡滘,仙来,石龙,平沙,茅岗及三水的新生,高明的阮涌,高要廪溪,四会地豆,江门潮连等各地的宗亲均来此拜年,共聚一堂,庆祝新春佳节。

歌颂功名、倡导儒学


村落宗族制度中,以族田或者学田支持族内子弟的接受教育,参加科举考试的传统由来已久。有的村落还将祠堂同时作为族内的书塾学堂。在科举盛行的年代,功名成为宗祠所歌颂标榜的对象。如孟房的大夫家塾、见五大夫祠、世大夫家庙,就使用功名为祠堂命名,以旌表家风。尤其是“家庙”的称谓,非寻常百姓可用,是古代贵族身份的等级象征。

五房区氏大宗祠堂内曾有长联,精炼扼要概述了区村科举时代获取功名的史实:

“祖若宗,自宋而元而明而国朝,数百年科甲蝉联,四游东观,六捷南宫,继起尚无穷,岂惟乔梓双魁,棣华一榜。

孙与子,由粤官滇官黔官闽海,二千石政声鹊噪,入名宦祠,登循良传,门闾应更大,不仅参戎军幕,令尹公堂。”

松塘各宗祠前的广场上多排列有功名石碑。石碑原为旗杆石,镌刻有朝代、登科级别、及第人名、年份、名次和官衔,成为松塘族裔在科举时代屡创佳绩的见证。


彰显财富、显示地位

清中晚期珠三角地区农村经济繁荣,民间对财富、身份的标榜成为祠堂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广东省而言,这一时期祠堂的建设发展臻于鼎盛,一方面是各种大宗祠、合族祠的修建,金瓯区姓五房联合修建了区氏大宗祠“五桂祠”,并参与建设了位于广州的全省区姓合族祠“林石家塾”。另一方面,“私伙太公”现象出现,宗祠呈现小型化的趋势,富裕家庭兴建书塾,实现了对财富的纪念。松塘的培元书舍、汇川家塾、养正书舍、彝圃家塾等,并不住人,既是家族子弟的教育场所,同时也兼具祠堂功能,显示家庭财富和地位。民间传说的区百万,本名猷修,以小本经营起家,累积“百万”家财,曾创造了一日之内十三间大屋同时上梁的传奇,并创建了培元书舍,其形制建造考究,与村中其他祠堂相似。

松塘的祠堂、书塾建筑集中反映了明清以来村落建设的成就,建筑风貌统一,传递着历史文化的风韵:


区氏大宗祠五桂祠

区氏大宗祠,又名五桂祠,指五房族人,即南海金瓯东乡、南乡、西乡、松塘、圣堂区氏宗亲共建的大祠堂,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左侧为伟仪书院,惜已毁于1977年。族谱载曰,桂林公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始建祠宇奉祀,名曰敬爱堂,又在宗祠左侧建有书院。据《区氏五房大宗祠图》反映,大宗祠为三进,左有两进“书院”,右有两进“东乡祠”(据村中区振作老人回忆,幼时启蒙入读,此处以作为学校使用。其中“伟仪书院”实为三进,东乡祠堂后堂相隔一花园,还有附属建筑,曾一度用作五、六年级教室,也曾用作在校学生宿舍,其后面曾有高楼一座),前有开阔禾坪、池塘,远处有“竹基”,密植竹林。大宗祠的选址位于现上金瓯村委会所在地,主祀上金瓯区氏始祖桂林公。每年清明节,各房支区姓宗亲首先来此祭拜,然后才返回各乡祠堂祭祖。


(桂香坊)区氏宗祠

松塘村现存祠堂建筑中,规模最为庞大,装饰造型最为精美的,当属主祀松塘始祖区世来的区氏宗祠,该祠堂位于桂香坊,始建于明朝万历辛亥、壬子(公元1611-1612)年间,约三年建成。曾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重新修葺维护,重修后维持至今,未有太大变更。

  区氏宗祠的平面格局是一路三进三开间,建筑面积约500m²,通面阔12.0m,通进深36.7m。心间4.6m,次间3.6m。

  区氏宗祠头门采用二塾台二塾间的敞楹式,前深2.4m,内深3.6m。中堂深9.8m,中堂屏门由两后金柱相夹,门开六扇,平素关闭,家族举行大型活动时才会开启。寝堂深8.3m,为祭祀祖先之处。后院西面侧廊有一侧门通往厨房(后来加建),一般在集会、宴请宾客时使用。后院侧廊与寝堂之间有扇面墙相连,墙间开有门洞。祠堂头门、中堂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垂脊皆为直带博古。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头门前檐梁架为驼峰斗拱梁架。头门前后檐各2根麻石方柱,中堂及寝堂皆有4根圆木柱,石质柱础。

祠堂头门题有楹联:“华山乔木千章秀,春水支流万派同” ;“日月旋天柱,鱼龙变泮池” 中堂立柱上题有楹联:“仕宦溯桂赣,滇黔簪笏久传家,正宜继长增高,南海衣冠推望族;科名备阁部,编检文章足华国,从此承先启后,西樵灵秀萃吾门”。 在中堂屏门之上悬挂“保滋堂”牌匾,中堂还悬挂有慈禧太后赐给区谔良的“福”字匾(现为复制的牌匾),在中堂两侧墙上还挂有内阁中书区湛森,御前侍卫区英彪的文武二匾。此前祠内“文魁”之类挂匾甚多。寝堂悬挂楹联:“溯脉本珠玑而来,松岭茅溪,卜世定知兰桂茂;继美从大夫之后,凤雏龙种,登堂共识子孙贤。”


六世祖祠(仲房)

  松塘村六世祖祠主祀仲房六世祖进长公,位于桂香坊,西侧紧邻区氏宗祠。祖祠最早改建于嘉庆年间,道光乙巳年(1845)扩建后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楼被拆,砖石用于砌筑岗田供水渡槽。

  六世祖祠的平面格局是一路二进三开间,建筑面积约270m²,通面阔10.2m,通进深26.4m,心间4.6m,次间2.8m。头门采用二塾台无塾间的敞楹式,头门前深2.4m,内深5m,寝堂深10.8m。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垂脊皆为直带博古。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头门前檐梁架为驼峰斗拱梁架,寝堂前檐梁架为沉式瓜柱,天井侧廊为博古梁架。头门挂有楹联:“江山呈锦绣,云日焕文章。” 寝堂悬挂“济美堂”牌匾,后金柱上题有楹联:“簪花翰苑射策南宫仕宦官显黄堂一代书香延世泽,燕冀诒谋凤毛济美人才多俊彦千秋功业仗时贤。”


另附史料文献《松塘村济美堂后楼落成祝文》:

松塘村济美堂后楼落成祝文

伏以云蒸霞蔚,发祥固籍其人文;峰耀星光,供护实凭乎神力。我区村松塘之相宅也;乾亥为来龙之次,艮丑乃立祠之方。配局既峙乎四维,催官更须乎六秀。爰于巽位,用建文峰。鸠工则不日而成,雁塔遂凌云而起。供奉三圣,高踞雄楼。科第既卜其连登,富庶更微其乐育。文章分日月之光,圭璋特达,遇合值风云之会,钟鼎铭勋。牵车牛者,悃载万千;梦熊羆者,数盈亿兆。凡兹祉福,共仰神庥。爰择良辰,敬将昭告。都哉,尚飨。


世大夫家庙

世大夫家庙为孟房六世祖祠,家庙位于桂香坊,祀奉孟房开房祖区杰及后列祖区邦翰(孟房十世)、区次颜(孟房十一世)、区庆云(孟房十二世)。邦翰、次颜、庆云爷孙三人皆为“奉政大夫”。奉祀的祠堂能称家庙,且冠以“世大夫”者,皆缘于此:“世”即“累世”之意;由于区庆云是郡马爷,有皇族姻亲关系,因此该祠堂可以家庙命名。

家庙的平面格局是一路二进三开间,头门采用两塾台无塾间的敞楹式。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垂脊皆为镬耳博古。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头门及寝堂前檐梁架均为博古梁架,其厅堂及侧廊梁架均为沉式瓜柱梁架。头门前后檐各2根麻石方柱,寝堂有4根圆木柱,石质柱础。光绪乙亥年(1875)年曾增建后楼,取名“奎楼”,“远无隔翳,高欲凌云”,“俯仰怡情,莫若斯楼”,形成松塘古八景之“奎楼挹秀”。

因该楼已无存在,我们只能根据历史的记载来复原和进行推测:“奎楼”的命名,应与“魁楼”同音同义。“魁”由“奎”转化而来,奎星亦或称为魁星,即北斗星,象征民间所信奉的主宰文运的神,魁星信仰经久不衰,历来为封建社会读书人所信奉。早在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已有“奎主文章”之说,乃因“奎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划”。民间兴起建设奎星阁、奎楼之风,而且很多地方将其建在文庙之旁,以表崇祀,期望改善村落“文运”。

头门门联“岁颁天子朔,春满大夫门”,寄寓后裔能够春风得意,科甲蝉联。家庙堂号“天昌堂”。后楼建成之后,“天昌堂”房裔承“乔梓双魁”之先,启“棣华一榜”之后。大典、大原光绪廿九年(1903)同榜进士,双点翰林,分别官封翰林院编修,检讨之职。大球(大原兄长)与族中兄弟赞森、若瑶于光绪廿九年同科中举,成一时盛事。


见五大夫祠

  见五大夫祠是为纪念孟房十二世祖区庆云所建祠堂,位于桂香坊。祠堂平面格局为一路二进三开间,头门为无塾台无塾间的敞楹式,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垂脊皆为镬耳博古。其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头门及寝堂前檐梁架、侧廊梁架均为博古梁架。头门前后檐各2根麻石方柱,寝堂有4根圆木柱,石质柱础。

祠堂题匾者乃黄荣熙,同治元年进士,工部主事,广东新宁白沙人。区庆云,十一世祖次颜长子,字子卿,号庆云,别号月溪山农,明万历三十四(公元1606年)年丙午科第四名经元,官至云南顺宁府同知,历署五府二州七厅,诰授奉政大夫(五品官衔)。祠堂门联:“滇黔名宦传乔梓,编检同科有棣华。”


东山祖祠

  东山祖祠是仲房第八世的祠堂,奉祀仲房七世祖区壁(介石)公之季子区东山,位于桂香坊。

祠堂平面形制为一路二进三开间,头门采用两塾台无塾间一挡中的敞楹式,挡中为木质。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垂脊皆为镬耳博古。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头门及寝堂前檐梁架均为博古梁架,其厅堂及侧廊梁架均为沉式瓜柱梁架。头门前后檐各2根麻石方柱,寝堂有4根圆木柱,石质柱础。

头门挂有楹联“推尊八世,享祀万年”,寝堂梁上悬挂有“报本堂”牌匾,堂联题有:“堂构喜重新美奂美轮百代衣冠昌祖德,宗枝欣永继允文允武千秋功业厥孙谋”。堂内神龛题有对联:“世代源流远,宗枝奕叶长”。


樵侣祖祠

  樵侣祖祠为奉祀仲房八世樵侣的祠堂,位于桂阳坊。东山、樵侣二人为亲兄弟。

  樵侣祖祠的平面形制为松塘村唯一的三路两进三开间,头门采用无塾台无塾间的敞楹式。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垂脊皆为镬耳博古。其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头门前檐梁架均为博古梁架,寝堂前檐梁架及侧廊梁架均为沉式瓜柱梁架。头门前后檐各2根麻石方柱,寝堂有4根圆木柱,石质柱础。

祖祠门联:“家声乘五马,朝旨锡双鸾”。寝堂内挂有“启祐堂”牌匾,堂联:“自古公卿多白屋,我家仕宦有黄堂”。道出房裔的功名事迹,所指湛森与维瀚各领文武三品衔,可谓“双鸾”并驾。2010年夏,房裔捐资构筑维新祠前池塘石坝。

季房宗拓

  季房宗拓为季房六世开房祖凯公及后列祖奉祀之所,位于桂香坊。本世纪初,应村道硬底化建设之需,原祠前端凸出于路面的正面祠身被拆除。经整修后,房裔港胞开锡曾出资将其墙面饰以灰色面砖。2013年曾修缮一次。

祠堂头门采用平门式,头门正脊为博古,垂脊为镬耳博古。祠联有曰:“宗祏垂荣崇百代,荆花吐蘖灼三枝”。


(季房)六世祖祠

季房六世祖祠与季房宗拓同为祭祀季房六世祖区凯的祠堂,位于塘西坊,始建于清光绪年二十年左右。祠堂平面形制为一路两进三开间,头门采用无塾台无塾间的敞楹式。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垂脊皆为镬耳博古。其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前檐梁架为博古梁架。头门挂有楹联:“天兴大汉,春满中原”。另有石柱联:户外山光排?翠,塘西草色入簾青。寝堂内挂有“乔荫堂”牌匾。堂柱联:“乔木苍松承雨润,荫?丹桂乐春融”。


(舟华坊)区氏宗祠

  舟华坊区氏宗祠为解放后重建,祭祀祖先为在舟华坊开基定居的区泰来。

  祠堂平面形制为两路两进三开间,头门采用无塾台无塾间的敞楹式。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鳌鱼,垂脊皆为直带。其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金花狮子,头门前檐梁架为沉式瓜柱梁架。祠堂挂有门联:“百代勋名彰祖德,千秋剑气振雄风”。


(圣堂坊)区氏宗祠

圣堂区氏宗祠奉祀开基圣堂的区世从及其派下子孙,位于圣堂坊。祠堂平面形制为一路两进三开间,头门采用无塾台的敞楹式,头门垂脊采用直带博古,正脊为平脊。前檐枋梁架为石质虾弓梁。祠堂楹联为:“圣思春浩荡,民治日光华”。


2、书香怡人的家塾

彝圃家塾

  仲房八世祖樵吕祖衍至十一世有巽峰祖,彝圃公为巽峰祖十八世裔孙,亦是定祺的祖父。定祺少时曾从游翰林公大原(大原曾居乡设馆教书),热心家乡文化,退休后居广州收集资料编整了《松塘村族谱简编》。家塾位于桂香坊,曾于20世纪90年代重修,用红砖筑成,为平门式单开间双坡建筑。定祺亲撰门联:

   地脉钟灵俯瞰华岭月池松涛水镜

   书林毓秀秘探石渠天禄墨雨文澜


大夫家塾

  大夫家塾为孟房十一世祖区次颜所建,位于桂香坊。区次颜,孟房十一世祖,官至广西养利州(即今广西大新县属)知州。退仕还乡后,次颜在家乡兴建书塾,凡孟房子弟,皆可入读。后来大夫家塾便成为奉祀次颜的场所。文革时期,家塾被拆,原址改建为集体工副业厂房,现有“大夫家塾”牌匾一幅,悬挂于大门之上。

  关于大夫家塾还有一段传说:

十一世祖次颜,广西养利知州(今广西大新县属)任满后走水路回乡,遭一山寨王打劫,但公的家眷及行李皆无值钱之物。贼首被眼前的知州大人折服,临别时,送公四根大木头。公返乡后将四根木头作栋,建成了大夫家塾。原来这四根大木竟是奇材,秋冬天气干燥,却满身油润光亮;春天阴雨潮湿,却干爽异常。村人无人知晓木名,故美其名曰“拗春天”。


汇川家塾

  汇川家塾建于清光绪三年,原为福源家族培育本族子弟的学堂,由广东大圃堡兴贤乡吴日升(光绪三年翰林)题匾,位于桂香坊。家塾平面形制为一路两进单开间,头门采用凹肚式。头门及寝堂正脊皆为博古,头门垂脊为直带博古,寝堂垂脊为镬耳博古。

汇川家塾与“奉政第”,皆为乡人福源祖辈所建。奉政第已于七十年代拆毁,材料用来建集体猪舍,现榕树基台凳巨石多由此移来,后奉政第处建为“松塘联队文化室”,2013年重修作游客服务中心。


养正书舍

区翰辉家族书舍位于华宁坊,由翰林公区大原题匾。书舍形制为非对称式,入口开在侧边,书舍建筑面积和体型都很小,且在女儿墙上饰以琉璃花窗,给人以简洁明快的美感。原书舍落成时,区大原曾撰书贺联:“庆既令居享于祖考,蒙以养正诒厥孙谋”。


培元书舍

  培元书舍位于松塘村忠心坊,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族人区猷修兴建。区氏一族,蒙以养正,以育人为本,培养纯和之生命力,故书舍取名“培元”。

培元书舍为松塘村现存的书舍建筑中规模最大者,其形制与其他祠堂类似。书舍的平面格局为一路二进三开间,头门采用无塾台的敞楹式,头门正脊为博古,垂脊为镬耳博古。头门前檐梁架为驼峰斗拱梁架,头门前檐枋梁架为石虾弓梁金花驮墩,是松塘村祠堂梁架装饰的孤例。建筑多处饰以砖雕、石雕、木雕、灰塑,造型精美。


林石家塾

与松塘区姓有关的祠堂书院还有一例,就是位于广州的一处广东省区姓合族祠,称为“林石家塾”,虽名为家塾,却也俗称“区家祠”,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与著名的广东陈姓合族祠陈氏书院(陈家祠)的性质类似。据《区氏林石公祖祠谱》所载林石家塾分房就读的地名及布局图显示,该祠堂三进三路格局。正门石匾上的“林石”,指的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的弟子区册。吴新雷所作的文章《揭密广州“区家祠”》称:

  “《区氏林石公祖祠谱》是专门为区氏祠堂纂修的祠谱,清德宗光绪十七年(1891年)刻本。这个祠谱以区恺提督公为一世祖,区信德庵公为二世祖,区册林石公则是六世祖。但因为区册的德行和学识突出,在族人中威望最高,所以芳草街的祠堂就被命名为“林石公祖祠”,并利用祠堂的厅堂房舍开办了‘林石家塾’。”

林石家塾内原奉祀的诸远祖所属的地名、村名之中,南海的松塘、舟华、圣堂、西乡、东乡、南乡名列其中。

广州城内的合族祠清初已开始出现,以同姓关系为基础,兼具祠堂和书院的特点。来自全省各地的宗族联合,共同出资建造,资金的股份一般以祠堂中神主牌位数量、位置来体现。与乡间的祠堂类似,合族祠会在春秋两祭期间举行祭祖仪式。将事实上的合族祠称为“家塾”或是“书院”,主要是为了通过当时官府的许可,以顺利完成建设。

就建造时间来看,林石家塾的修建年代比久负盛名的陈家祠也即陈氏书院还要早十年左右。参与林石家塾建设的区姓,来自省内各地,各“房”之间并无明确的直接血缘联系,因此在林石家塾平面图上所标示的内部房间分配情况,是直接以地点命名,以指代传统宗族关系血缘意义上的“房支”,这也是多数合族祠中通行的做法。图中清晰可见潮连、小塘、区村等地名,划归“区村”的两房间位于头进天井的右侧。

地缘性的社会联系、经济联系是推动合族祠建设的主要动力,各村各房之先贤得以进入祠堂获得奉祀,证明了本族在超越本村地域范围之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地位,林石家塾“区村”所扮演的角色,充分反映了晚清时期南海上金瓯区姓的宗族实力以及其强大的基于血缘关系的维系所构建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3、形制统一的居住建筑

松塘村民居建筑大多数是三间两廊式,为广府地区最常见的平面形式,系由三开间主座建筑、两廊及天井组成的三合天井式住宅。入口大门一般有两种方式:正面入口和两侧入口,视总体布局和道路系统而定,大门一般凹入30-50cm,为凹肚门形式。厅堂前两廊分别作厨房或杂物间,厅堂居中,前为天井。一层设置神位,厅堂中部“九尊”神楼上方局部留空,用以排烟。厅堂两侧均为卧室,卧室后半部分上面置阁楼,以木楼梯联系上下。厅堂、卧室后墙均不开窗,只在卧室两侧的山墙高处开小窗,用于采光通风。组合屋顶的坡面面向内天井,取“财水内流”之意。

松塘村民居建筑有夯土及青砖两种建材构造,以青砖材料的居多,夯土建造的民居仍有遗存,零星分布。此外,村内还有多处民居同时使用了青砖和夯土两种形式,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建造工艺和特征。

山墙几乎均采用镬耳墙形式,富裕人家屋脊高大且有华丽装饰。脊顶两端有翘起成龙船状的,也有博古形式。镬耳墙又名锅耳墙,后又称为“鳌头墙”,有“独占鳌头”的寓意。有关镬耳山墙的形态说法,不外乎两种,其一,取其形似官帽之意,谓取得功名者方有资格营建此形制房屋。所谓“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寓意家庭富贵。其二,因其状若镬耳,且一般为殷富人家拥有,故后人增添出“手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得炒,衣食丰足无牵挂”的涵义。可见,镬耳山墙在松塘乡间的普及,不仅是当时人们充裕财力的反映,也体现了人们丰衣足食和读书入仕的双重愿望。临广场的首排建筑除祠堂、书塾外,还有多处称为“街前大厅”的建筑,正面开门,如“司马第”、“太史第”。“太史第”的“街前大厅”与厅后房屋相连,形成“前厅后屋”格局。


家宅“五神”


松塘民间信奉并于家宅空间设置的“五神”,包括门官、天官、灶神、门口土地神和地主神。三间两廊的小型庭院一般容纳一个小型家庭独立生活,民居内外的民间神明崇拜系统界定出了一个家庭的空间范围。门官设于入口大门一侧,灶神位于“两廊”之一的厨房灶台处,在天井围墙正对厅堂的中部位置,设天官神位,正厅后墙中部地面设福德土地“地主”神位,而后墙之上还设神龛,供奉着由“神”与“祖”组合而成的“九尊”,分别为住居土地、财帛星君、文昌、北帝、观音、天后、关帝、金花,以及家宅主人的历代先祖,合称“九尊”。这一系列的设置,不仅“护佑”一个家庭的饮食起居,同时在重要建筑部位,标志性地界定出居住空间的界限。

现当代新建的楼房,多数已非“三间两廊”三开间对称式格局,但是 这一套空间系统依然存在,并通过变通处理延续下来。由于建筑空间格局异于传统民居,所以在就近原则的基础上变通。首先,就位置来看,大部分新民居建筑内部已无“天井”,因此天官神位设于院墙之上正对入户大门的位置;若无庭院,住宅大门直接临街,便将天官设于街道对面的围墙;条件更为受限者,则直接将天官设置于自家大门的门框。“九尊”神龛一般设于客厅正面,因此家中的家私需要进行对应设计,预留相应位置,同时兼顾新式生活方式,考虑摆放电视、储藏等功能。其次,就形式而言,传统的木雕、砖雕形式的神位造型,被新的形式符号予以替代。在多数情况下,已经被简化为红色贴纸书写文字的形式。民俗的符号化,表明其作为一种传统习惯在民间得以延续。


区梦觉故居

 现代女革命家区梦觉故居隐于致和巷尾,为典型的三间两廊,镬耳山墙,入口为凹肚门。两侧卧室设阁楼,木楼梯,共3层。


翘秀园—区谔良故居

与普通的三间两廊式民居不同,翘秀园是松塘村内一处较为独特的花园式宅院。翘秀园原名“寄闲轩”,由松洲公(谔良祖父)始建于清道光年初,谔良登瀛后,易名“太史第”,1926年秋二次重修,次年三月初六落成,更名“翘秀园”。根据“重修翘秀园大厅记”所记载,此次重修重点,将原并列五间厅堂朝向统一改为北向,即横厅、地主厅(即二厅)、中厅、谷仓(即正厅)、书馆五厅,改建大厅朝向。缘由在于,其一,“原日坐向不一,至有参差,”其二,厅前为人家屋角遮蔽,似于风水不甚相宜,其三,谷仓地点,亦可作为厅用。这一改建兼顾实用、美观、“风水”考虑,将建筑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对于承载家族历史的重要见证物,予以保留:“惟原日之寄闲轩石匾,系本厅之古物,自当敬谨保存”,故“将其镶于天井墙上,以留纪念”。

  此外,“重修记”详细记载园内“正厅书馆家私”、“中厅二厅横厅花园家私”名录及数量,包括酸枝太师椅、酸枝茶几、木黑漆八仙台等床几台凳室内家具,以及青石金鱼池、石台石凳、各式花草、果木盆栽等等庭园配置,还有若干楹联牌匾、茶具、灯具等配置,共计一百八十余件(套)。包括慈溪太后御笔亲书赠赐区谔良的“御赐福字匾额”,也明确记录在册。可见虽然民国已经替代清朝,但对于科举功名带来的荣耀,区家子弟仍然倍加推崇。

该次重修由桥之牵头,“各宅昆仲”共同商议、筹资完成,工程耗费工料费合计时银贰仟叁百叁拾玖元,原计划修建的“园丁住屋”、“加筑六角兰亭”,“横厅瓦面改换平天台”等项目,因资金问题,未予实施,“当留诸异日建筑以壮观瞻”。翘秀园原本选址天然:“地当村心,门临大塘,榕荫庇护,荷风送香”。重修之后,更是成为一处别致的花园式宅院。壁灯、挂灯,以及屋顶改换为平天台的计划,显示近代生活方式已经悄然影响松塘古村。

此外,村中还有区大原故居、区湛森故居、太史第(区大典故居)、司马第、区文亮故居等历史名人故居。


4、祈福迎祥的庙宇建筑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日臻繁荣,科举兴盛。在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潮也日趋繁盛。而在民间则出现了众多的封建迷信活动,其中以民间祭祀最为普遍。民间祭祀以信奉忠义守信的关帝、祈福平安的观音和登科夺魁的文昌居多,而由于岭南域内潮湿炎热,水系发达,内河航运繁忙。因此航运保护的水神崇拜比较普遍,如北帝、天后等。李凡、司徒尚纪将佛山民间神庙名称、供奉的主祀神进行数据统计,分列如下:释道型神祇25.93%,圣贤型神祇24.87%,自然型神祇19.05%,神话型神祇15.34%等。若按神祇所占的比例,则分别是关帝8.72%,观音8.20%,华光6.15%,北帝4.62%,天后3.95%。而松塘的情况基本也符合上述分类特征,庙宇祭祀点的分布,覆盖了村落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且位于各坊醒目、重要的位置,多与祠堂毗邻,位于民居建筑群的前排,而庙宇建筑的形制、规模要逊于祠堂。数百年来,区氏族人受传统教化的影响,对神明的信奉延续至今。这些庙宇建筑供奉着不同的神灵,为村落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思想信仰。

村东,即村口“松塘第一门”侧有关帝庙,村中心有孔圣庙,村西忠心坊有华光庙,村南舟华坊有玄天宫,村北松北坊有北帝庙,另有一处“明德社学”,供奉社稷神。村中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均有村落的“守护神”,成为宣示和象征松塘村村落及其里坊空间界限的标志,寓意守护着区氏后人的家园。各庙宇的辐射范围多限于本坊居民,唯孔圣庙、关帝庙、明德社学成为松塘全村居民共同奉祀的神庙。

孔圣庙、关帝庙两座庙宇,所处位置分别位于松塘村早期的开基位置和“松塘第一门”的村落入口,足见其地位的重要。北帝庙和玄天庙,所奉祀主神为司水的北帝,接受小范围的里坊居民祭祀。北帝庙选址于松北坊入口处大榕树下,显示出松北坊较为独立的空间界限,这与该坊族人的血缘身份相符。庙内为双开间,一大一小,现门头题有“镇龙庙”和“南海观音庙”字样。玄天宫,选址舟华坊村口,毗邻祠堂而立。同样显示出舟华坊较为独立的空间界限。华光庙为单开间,位于忠心坊内,选址并无独立,而是与民居建筑并排而列,占地约36.5平方米。

现在见到的村中庙宇建筑多为原址复建或是修缮而成,因此其形制为兼有现代工艺的仿古做法。松塘庙宇的建筑情况具体如下:

孔圣庙

  孔圣庙是村中的文庙,庙内供奉着文昌,孔子,魁星三位神圣。据本族史料的记载,孔圣庙原为文昌庙,清代屡有修缮,现在能够看到的孔圣庙是在2009年松塘村成功申报省历史文化名村之后,村中筹备成立翰林文化协会倡议重修的,于2010年9月份正式落成,同年10月4日,松塘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孔子诞辰庆典活动。复建后的孔圣庙之形制、规模和格局,反映了乡村孔庙的特点。庙前修葺的翰林门牌坊、青云路与之形成系列景观,是松塘重要景点。

关帝庙

  关帝庙座落于村口,紧邻松塘第一门,位于门楼的旁侧。关帝庙原为松塘之武庙,始建年代已无可考。族谱记载其最早重修年份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壬申三月。

1987年,1993年,松塘村先后集资对关帝庙进行修葺,始成为今日之状。庙宇单进,占地约47.8平方米,硬山屋顶,两侧山墙现为五花山墙形式,前有六角亭一座,类似于“拜亭”的功能,祭拜用品可在此陈列、整理。该亭原为“四角亭”,具体形制无文献可考,推测可能为歇山顶形式。亭内石柱原有翰林公大原撰书之联:“祀典并文宣,汉寿亭侯隆庙享;传经诵明圣,松塘坊众荷神庥。”

明德社学

中国古代的文教机构形式多样,地方府州县传统的文教机构主要有官学、书院、社学、义学等形式。清朝广东共有书院四百余所,且大多集中于广州附近的珠三角地区,此外广东还建有社学七百余所,也多集中于该地区。广东书院与社学以及府州县学相互补充,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以西樵山四大书院为代表的书院形式,名流汇集,其社会影响和学术地位显然超越社学、家塾。但也恰恰是大量分布于民间广大乡村里的社学、家塾,成为重要的基础教育形式。社学始于元代,在明、清相沿并获得发展,系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蒙学形式。较之于官学、书院,社学更利于文化普及和传统社会伦理的教育,是地方官学的必要补充和基础。社学设于乡里,虽为官方提倡,实由村民集资或官绅资助聘师办学。

清代南海的书院、社学遍立,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见微知著,明德社学作为松塘历史上一处重要的教育机构,见证了南海明清时期教育状况的发展情形。清代广东全省87个府县,80个设有社学,共计709处,其中仅南海一县,社学多达112处,古代佛山镇曾有有四社学:崇正、厚俗、蒙养和敦本,南海金瓯堡,历史上曾有“明德”与“新民”两处社学。

   西樵松塘的明德社学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仅存《乾隆四十六年重修碑记》文字记载可知其概况,这是有文字记录的最早重修年代,其后又于同治十二年与文武二庙一并重修。明德社学则由村内学堂变为奉祀“社稷之神”的场所。这一转变至迟在清代乾隆年间已经发生,因据重修碑记,已记述明德社学“向有坛亭,历事社稷”。岭南农村的社神崇拜较为常见,“社稷神”、“土地神”的神位,多见于村口处,成为“保护”一方土地和人民的地方神。社学由庙而塾,或由塾而庙的情形在一些地方也有记载。如佛山杏坛镇北水村,有一处“社学榕荫”的景致,社学后来成为了天后庙。

明德社学于20世纪九十年代由港胞区继松捐资重建,现为红砖砌筑,建筑形制与三间两廊形制相仿,但前后敞开,为一处半开放的厅堂场所,内部设神祗牌位“社稷灵官保民大王”,另有社稷之神神位的石碑设于建筑后部室外的山坡。

另附史料文献《松塘村明德社学乾隆四十六年重修碑记》:

古者群天下之士于乡校,党庠遂序里塾之中。而乡老为之师,其教至详,有以自得。其惟萃处而习于仁义者,在而有焉。自党乡之教废,乃推广而为社学,虽非令甲所及,然亦以劝学兴士而详于为教,是犹不失先王之意也。考郡邑志,社学之在金瓯者二:一曰明德;一曰新民。而吾乡社学居其首,向有坛亭,历事社稷。而春秋祈报,乡俊髦以时习礼其间。惟神灵赫,既兴土殼,亦毓英豪。盖自宋数百年,文人接踵冠于乡郡,而社学历有修建。抵今辛丑,樑栋侵蠹,庙宇圮焉。乡人乃集知义者,簿署捐金。卜日经始,不崇朝告成。仍旧坛构,旧堂增廓,前翼峙壁为门,大为兴饬,使俎豆有严,于是前贤崇仰,风示之心,得以不废。观今日气象,庶几乎!父老子弟时岁伏腊,鸡豚报赛,晏然登明德之堂。进仁义,复古礼,追往昔乡校党庠遂序里塾之教,或此为之。藉乎于以志立社之有自,而乐吾乡之报兴也。用鐫于右,垂示永永。

清乾隆四十六(1781)年岁次辛丑八月吉日勒石


明清时期,南海各村、镇广泛开展了以祠堂和各类庙宇为重心的宗族活动、庙会活动,内容多样,这些风俗活动不仅表达精神寄托及丰收喜悦,也是本区社会经济生活水平提升,文化活动日趋丰富的生动反映。

由上可知,松塘的庙宇厅堂都具有很长久的历史,并在建成至今还孕育了种种动听的传说,传说为它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今天唯物主义意识形态下,虽不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为村民提供了心灵的寄托,作为这种淳朴信仰的载体而留存下来的建筑到今天仍然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5、古色古香的古巷


第一,展示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美轮廓。

“巷巷朝塘,百巷归源”,梳式布局的聚落中一条条纵向分布的巷道成为聚落空间的主要脉络。除前排建筑外,巷道内的民居山墙面是呈现建筑外观的主立面,民居均在巷道内的建筑侧立面开门,因此民居入口和山墙是建筑外观部分的重点装饰部位。巷道狭窄,视线距离受限制,入口装饰更适宜近处观看,多为精致的彩绘、灰塑门楣装饰。

松塘村传统建筑的山墙形式有镬耳山墙和垂带式山墙两种形式。高低起伏,整齐有序的山墙形成优美的天际线,在巷口看去,巷道幽深,颇具节奏韵律美感。而开敞的巷尾,视线所及,一般是屋后山岗密植的林木,形成为巷尾的视觉焦点,其中不乏传说典故:奉直巷巷尾岗麓曾有古榕一颗,老干虬根,枝繁叶茂,乡人称“马拴榕”,乃因庆云曾在此亲为岳母系马于树下而得名。

第二,巷道是多层次序列空间的主要节点。

在民居建筑群落,居住空间由外而内的空间层次序列为:村前广场---巷道----民居入口----两“廊”空间-----天井-----正厅----房间。在这一序列之中,巷道属于开放性的室外空间,但作为直接联系进入私密性空间住宅的过度空间,在空间属性上具有了一定的私密性。我们常可见村民在自家门口蹲坐休憩,或从事家务、手工。充满生活气息。特别是在气候炎热之时,巷道内空气流通,房屋遮挡而形成大面积阴影,成为“冷巷”,十分凉爽惬意。

对于这一半私密性空间领域的强调,人们还以匾额、楹联、“利是钱“的形式反映出来。巷道入口处,上方以石刻形式镶嵌匾额。逢春节,婚庆等重要节庆,居民还会在巷道入口左右两侧则张贴楹联,在墙体阳角转折部位贴”利是钱“。

第三,巷道题名传递名门家风。

松塘村内古迹风貌保存较好的几条巷道,包括首巷、汇源巷、奉直巷、甘井巷、居义巷和致和巷等。这些古巷左右两侧的民居大多保留传统风貌,传递历史风韵。

首巷:首巷是松塘始祖开基以来,族裔入村建居的初址,此后人丁繁衍,建筑群落逐渐东移,巷首前有“始祖地界”碑。巷联曰:“首推历数天开子,巷满春光月建寅”。

汇源巷:巷之左侧,祠宇林立,乃溯本探源之地,汇源因此得名。

奉直巷:松塘的深巷中,此巷当属宽阔者。巷内屋舍,旧属“奉直大夫”区次颜的后裔,巷首临街的“司马第”原主人官封“司马”,故得名。

甘井巷:巷口水井,井底石刻有“甘”字,为早期在此生活的“甘”姓村民挖筑,故名“甘井”(此地曾称“甘井坊”)。

居义巷:居义者,“居仁由义”也,巷门楼联为:“居士共敦仁厚俗,义门同庆太平春”。 巷左屋舍连续三间,为翰林公区大原兄弟故居。

致和巷:巷首为区大典故居,巷内有区梦觉故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