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对症祛湿,越祛越湿。湿气分几种?学会这几招,对症祛湿。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01-08

湿气,被称为是“万恶之邪”,遇寒变成了寒湿,遇热则变成湿热,遇风则变成风湿。这几种“湿”侵入身体,就会导致脾胃虚弱,厌食,宫寒痛经、神疲乏力等多种疾病。

【湿气是从何而来呢?】

寒湿

多因贪凉饮冷,过量食用生冷瓜果,导致寒湿停于中焦。淋雨,居住潮湿,遂使寒湿内侵。也有内湿素盛,中阳被困,以致寒湿内生所致。

湿热

多因湿热之邪,饮食不节制,过量饮酒,导致湿热,脾胃虚弱。

【湿气重会发出哪些信号呢?】

1、寒湿重者

脘腹闷胀,不想吃饭,想吐,口淡不渴,腹痛大便稀,头痛如裹,身体虚胖,苔白腻,脉濡缓。

2、湿热重者

脘腹痞闷,恶心厌食,口苦口黏,口渴不欲饮,尿赤,或面目肌肤发黄,或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苔黄腻,脉濡数。

【很多人祛湿,越祛越湿就是因为没有对症祛湿,那么面对寒湿、湿热等问题,应该如何对症祛湿呢?】

寒湿——温中化湿

湿热——清热化湿

1、美味食疗法——调理寒湿

【山药枸杞养生粥】

材料:

山药(2根细条)、小米(2小把)、枸杞少量

做法:

所有材料洗净,山药去皮切小块(戴手套切山药,避免手痒),小米提前一天晚上泡好,山药块也用清水泡着备用

所有食材倒入砂锅,清水没过食材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40-50分钟左右。待米煮开、粥较浓稠后,加入少量枸杞再煮约10分钟即可。

小技巧:山药越细越好,煮粥时避免糊锅,用勺子搅动。

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 山药煮粥,对身体差、肠炎、肾亏等慢性病均有疗效。

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2、泡脚祛湿法——逼走寒湿

【生姜泡脚】

做法:

生姜洗净,切片,亦可拍碎用布袋装好,放入盆中,加点盐。倒入开水,待水温45度左右,泡脚

功效:

生姜性温和,入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趋势散寒的

经常用生姜泡脚,生姜中的姜油酮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

3、中药贴剂——湿气“杀手”

明代中医世家明氏流传下的祛湿名方——恬香 清湿 贴。精选丁香、茯苓、藿香、薏

苡仁等名贵中药,熬制而成。只需每天贴一剂于肚脐,通过神阙穴(即肚脐眼)经脉吸收,先作用于胃和小肠,再通过脏腑的气化到达全身处,是目前公认的有口界碑的外用祛湿贴剂。

功效:

具有健脾和胃、温肾散寒、散结痛滞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重的人群。

4、绿豆粥——清热化湿

食材:

小米、绿豆、冰糖,清水

做法:

绿豆洗净泡发、小米洗净、锅中加水烧开,加入小米、绿豆、中火烧至水开,转小火,熬煮半小时左右后,再次加入清水,再熬约20分钟,至粥浓稠后起锅。

功效: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

5、按摩穴位——祛除湿热

承山穴

位置:

位于人体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按摩方法:

拇指翘立,用力点按此穴,坚持不放松,直至肌肉痉挛,缓解为止。

功效:

《黄帝内经》认为,承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膀胱经是人体阳气最旺的经脉,所以通过刺激承山穴,可以激起经络的阳气,快速排除体内的湿气。

阳陵泉穴

位置:

仰卧或正坐时,胫骨内侧髁后下方45度凹陷处

按摩方法:

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

功效:

该穴属于脾经上上健脾利湿,消肿利尿的穴位,常按之,可以清泻湿热。

委中穴

位置:

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健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按摩方法:

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功效:

该穴是足太阳经脉从腰背下来的支脉,主治腰痛、中暑、湿热偏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的作用。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