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痛病的那些事儿 | 工作要突出,能力要突出,腰椎间盘不能突出!

 草容生 2019-01-08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各种过劳损伤,椎间盘在不断的退变老化,一般中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出。

也有人做了CT检查之后,结果显示椎间盘突出,但是又没有任何的症状,那到底是不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腰椎间盘突出 和 腰椎间盘突出症

傻傻分不清楚…

其实,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症”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表现,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

椎间盘突出,不一定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表现?如何治疗和预防?

为啥有的人没有疼痛症状,而有的人却苦不堪言!

且听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疼痛科王涛主治医师详解…

一、
腰椎间盘为啥会突出

一般来讲,腰椎间盘突出原因有四种:

1、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的坚韧程度比较差,髓核含水量越来越少,这是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不可逆转的病理过程。

2、积累性的损伤:久坐、弯腰负重等一些小的动作,慢慢地会加重腰椎间盘损伤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

4、诱发因素: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等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

二、

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坐着的时候更为明显。

2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屈曲受限,弯腰弯不下去。

3、下肢放射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打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时疼痛会加重,多见一侧臀部、大腿及小腿后外侧,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疼痛区域的麻木,并且伴有肌力的减退。

4、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困难,行走一段距离后会产生腰腿疼痛,休息后能缓解,严重时大小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

三、
影像检查与诊断

1、腰椎X线平片: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

2、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

3、CT检查: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等受压移位的情况,特别是明确突出是否钙化优于磁共振检查。

4、诊断:对典型病例的诊断,可结合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如仅有CT、MRI影像表现而无临床症状,不应诊断本病。

四、
如何治疗

(1)非手术治疗: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过非手术方式治疗缓解,一般有以下四种:

1、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三周,期间可以在床上翻身、活动胳膊腿,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药物治疗:用一些神经妥乐平、迈之灵等减轻神经水肿、促进神经血供的药物,来促进神经的恢复。

3、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硬膜外或神经根注射在超声引导下,把药物直接注射到神经根周围,促进神经的恢复,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局部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少。

(2)手术方式: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难以行动和入眠,神经压迫明显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合并椎管狭窄者,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以微创手术为主,其中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镜下突出的间盘摘除术)为首要选择,它是在影像学引导下,定位突出椎间盘,经皮穿刺到达椎间盘突出处,摘除突出物,解除压迫。

此微创治疗方式,优势在于:手术切口小(仅几毫米);局麻下的完成手术;出血量少,一般出血量在20毫升以内。

五、
如何预防

比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

1、要有良好的坐姿:正确坐姿应该是保持脊椎直立不驼背,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需要调整合适桌、椅高度,同时上身挺直,胸离开书桌10厘米,使胸背肌张力均衡,两腿平行自然放下,脚掌自然放置。

2、尽量避免长期、反复弯腰负重工作:搬重物时,应采用蹲下去屈髋 屈膝来搬东西,而不是直接用腰部的发力。

3、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背部肌肉加强,对脊柱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平时可多游泳、做平板支撑、“飞燕式”锻炼等。

最后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并不表示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需专科医生结合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来做出,并给出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
合理的工作、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