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第二个王羲之?

 摄影姥 2019-01-08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也谢谢你的提问。书法史上应该说有千千万万个王羲之,但是,这千千万万的王羲之,最终都要回首到晋代的王羲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溯本正源这千千万万个王羲之,还是晋代那个王羲之。而新书法最伟大的成就代表,就是王羲之。


为什么我们要回归王羲之?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是“新”的书法?

这里,我们用“书法的系统性”来说说一下,为什么书法历史上没有第二个王羲之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汉字经历了篆书、隶书、和楷书的演变过程。而所谓的行书、草书都是为隶书、楷书服务的辅助书法。

王羲之就处在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成熟期。


为什么汉字要不断演化?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书写方便性。

如果汉字书写方便了,那么熟悉速度自然就会提高。

为了书写方便快捷,王羲之之前的隶书系统也在探索书写的方便性。

但是,这些书写的方便性,要么不太好辨认,例如陆机的《平复贴》要么写得不太美,也不太快,例如一些魏碑书法。

王羲之一生致力于汉字的好辨认和方便书写,《兰亭序》就是他探索的最高成就。


这个《兰亭序》,第一个字,就是一个“楷书”,从这个楷书“永”字,我们就看得出来,第一,非常生动,第二,明显有一种书写的速度感。


如果我们把王羲之的书法与钟繇的书法比一下,就会清楚的看得出来,王羲之的书法有明显的书法美和速度感。

书法既要美,还要书写方便,只有王羲之做到了第一。


有人说,东晋时代,像王羲之一样厉害的书法家很多,这个我们并不否认。

但是,在众多书法家中,王羲之的多项指标,决定了他说那个时代的代表。

首先是文章人格。王羲之也是东晋的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个清流的社会上层人物,所以,容易被认为是大家的代表。

例如,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由他召集主持的一次兰亭修禊集会,居然四十多人参加,而且都是社会名流。如果没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是不会有那样大的感召力的。


其次,才是他的书法。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仅仅是书法好,那是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时代代表的。


所以,王羲之就能够成为那个时代最为大家欣赏的人物。

那么,中国的书法总体上也是按照书写方便性的方向发展的。

所以,到隋朝统一以后,中国的书法虽然还有“魏碑”的痕迹,但是总体上,楷书和行书都已经与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接近了。

唐代是中国真正统一汉字的时代

如果说中国汉字在唐代以前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么,唐代却是万宗归一的时代。


唐代由于唐太宗非常欣赏王羲之,于是,全国统一以王羲之书法为楷模,所以,形成了书法“大一统”的格局。

在唐代,主要的书写,只有楷书、行书和草书。其他书法,例如,隶书,篆书,基本退出实用系统。

而日常的书法不是楷书,也不是草书,而是行书。

王羲之最大的书法成就,也是行书。

行书是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法,即不像楷书那样慢,也不像草书那样不容易辨识,所以,行书,其实就是最方便的书法,而王羲之是行书的集大成者,他的《兰亭序》和唐代怀仁和尚的集字王羲之书法《圣教序》是唐代以来历朝历代读书人必须要学习的书法楷模。这样,历朝历代,也会产生千千万万个王羲之,假如我们即使没有直接学习王羲之,而是颜真卿、赵孟頫,那么,最终还是要重温一下王羲之的。所以,书法史上,只有一个王羲之,没有第二个。


这是因为,我们在王羲之这个书法体系之中,在写楷书、行书和草书。

假如我们写的是隶书和篆书,肯定没有王羲之了。

这就是书法的系统性。王羲之的书法,除了书法美,书写方便性,一定不能忽视。因为历史的发展要求,就是要解放一切束缚,比较而言,楷书、行书和草书是汉字从文字书写的束缚性解放出来,最成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的伟大代表,历史选择了王羲之。我们今天,仍然在使用王羲之的书法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