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老人被讹事件”反转:扶不起的不过是人心

 洪澜 2019-01-08

就能第一时间看文



这是杂志之旅推送的第226篇文章



 冰心在《咱们的五个孩子》中写到:“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助人为乐,顾名思义,指帮助别人就会感到快乐。但在我们的“新社会”中,“热心”反而让人心越来越冷了。



01


“小伙撞人却不承认



近日,在山东济南经十路与阳光新路交界口东南角附近,一位骑自行车老人倒地,骑摩托车路过的张先生称,看到老人倒地后,他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等到老人清醒后,却称是张先生将他撞倒,老人家属也称男子是肇事者,并否认是在讹人。


当事人张先生对记者称,12月26日早7时30分许,他骑摩托车在路上正常行驶,路过事发路段时,通过后视镜看到人群有些散乱,回头才看到有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倒地,于是他停下车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张先生拍下了当时的现场视频,视频中,有一位女士对张先生称,“我给你证明,我看见他,是他自己歪倒的。”


张先生称,当时有交警到现场处理,检查了他的车辆,正当他要离开时,老人突然说是张先生将他撞倒的,于是他也把驾驶证和其他信息留给了交警,他的车辆也暂扣配合调查。


在张先生拍摄的另一段视频中,家属方面则称老人还在医院中,要和张先生一起到医院看看老人说的是不是他。


家属称他们都是合格的公民和守法的公民,否认他们在讹张先生,“谁讹,怎么还讹你,那别人怎么不好心呢。”



事情发展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认为这一定又是一起“讹人”事件。


就在大家纷纷为张先生鸣不平,指责老人的时候,警方的通报却让事件峰回路转,来了一个180度的大反转。


济南交警方面通报称,经公安交警部门调查取证、对两车痕迹检验鉴定,初步查明是摩托车从自行车右侧超越时,摩托车左侧车把与自行车右侧车把刮擦,导致自行车摔倒,老人受伤。


事后,张先生表示接受警方的鉴定结果,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工作,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为给对方家庭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希望能减少对对方的影响。



02


“扶还是不扶,这是拷问”



其实这件事本来是可以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的。


首先张先生下车扶老人,于情于理都达到了一个公民基本的道德准范,如果张先生当时就承认是自己撞到了老人并道个歉,把事处理一下,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了。


但他为什么在听到“自己撞人”后矢口否认呢?因为害怕,害怕被“讹”。


“讹”这个曾经被用在欺诈之中的手段,如今却沦为了“善良”的泥沼。


泽西相信张先生扶人一定是出于好心的,但他否认真相也许是真的害怕。


“碰瓷”事件频发,而结果给人的带来的教训使得每个人在面临“道德”二字时常常犹豫不决。


去年10月7日上午,芜湖市三山区也上演了一起“扶不扶”事件:一名小伙驾车途中发现一位骑电动车的老人摔倒,遂停车将老人扶起,谁知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伙子将他撞倒的。幸好路口有监控,最终还了小伙一个清白。


遇到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这种本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近些年来却仿佛掺杂进了很多“复杂”的因素。


扶起老人,收获一声“谢谢”,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在现实中,确实有少数老人,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被扶起后却称帮助的人是肇事者,这也难怪会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恐惧。



03


“有了规范才扶得起人心



因为有前车之鉴,很多人就都说“不扶了”,也有些人因噎废食,结果导致人心“扶不起”。


但如果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让这类事情发生后有据可依,那么这一情况尚可得到改善。


无论是主观恶意还是客观无意,类似“是他撞了我”的指认重复出现,总能说明一些问题。比如,“乱指认”的成本是否太低?


我们可以从过往的案例中看到,不少事件在真相大白之后,“被害者”受到的处罚只是批评教育,如蜻蜓点水般带过。长此以往,便在大家心里产生了“先指认了再说,就算不是也没啥损失”这样的念头,那么事件发生率自然也就逐步上升了。


因此,如果在处理类似事件时能够有严格的措施和手段,那么这样的规范就能大大提高“乱指认”的成本,事件发生率也会随之降低了。


相关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让恶意讹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站在扶人者的立场制定相应政策,让见义勇为者“有法可扶”。


此外,还要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10月3日,来自浙江衢州吴浩哲、徐超、王福昌相约去河里抓螃蟹,结果在路边发现一位老太太摔倒在路边,满脸是血。


三名少年机智地做出选择,留下一人在旁录像留下证据以证清白,其余两人迅速上前扶起老人。



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帮助他人,这样的行为也值得我们效仿。



04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道德不能落下



“扶人难辩”是压在我们“善意”之上的一块大石,但面对危机,我们不能因此而袖手旁观,要站在道德的一边,去正视这个社会的弱点,害怕只会让事态愈演愈烈。


择其善者而从之。追求正义的过程总是坎坷的,但只要明辨是非,固守本心,并用恰当的方式去处理,正义迟早会到来。


洞察事件本身,人心的崩坍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瓦解。只有重新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才能打破“施害者”与“被施害者”之间长久的敌对关系,大众才可以拨开迷雾看到事情的本质,人心自然也就“扶”起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