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黑黑的梅子。乌梅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乌梅果脯就是一种小零食。乌梅的别名酸梅、干枝梅。乌梅为蔷薇科,五月中旬果实还未成熟的时候,将青梅采摘回家,用杉木炭灰拌匀后,炭火烤干即成乌梅。 乌梅真的是非常实用,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药,夏天较热,又不想买饮料喝,怕防腐剂、添加剂,就可以用乌梅做一些酸梅汤,既解渴健康又对身体有益。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多数人家会买乌梅来自行熬制。乌梅汤健胃消食、醒酒护肝、生津止渴、解油腻。比冰箱里面的冰凉饮料健康多了。但是便秘的人还是不太适合,因为乌梅有收涩的作用。 乌梅汤的做法很简单:用乌梅、桂花或山楂、甘草这三味药的比例为3:2:1乌梅在做酸梅汤之前要提前泡几个小时,可以去掉乌梅的烟熏味。如果觉得酸可以加一些冰糖。 在炎热的夏天常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喉咙疼痛,但并没有感受风寒的情况,直接上来就是嗓子疼。,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外感。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夏天天气过于炎热,我们身体里的津液不足了。素来体内有热,或津液不足的人就会因天气过于炎热、出汗过多,更加缺少津液,这个时候,外邪会趁虚而入,最容易进入的地方,就是鼻腔和咽喉。咽喉这个时候就会疼痛了。 这个时候乌梅就派上了用场。 每天用五个大乌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个),白糖两调羹,熬水,把乌梅熬烂。制作成乌梅汤。 放温,服用乌梅汤,当做饮料来喝。 服用后,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后体温下降退烧,则为对症。 为什么这个汤有作用呢?因为酸甘化阴。乌梅白糖汤,正好是酸甘在一起,所以自然可以促进身体滋生阴津,让人的津液得以补充,这个乌梅白糖汤,在疾病初起控制病情效果很好,但是如果严重了发烧了,要配合药物用乌梅白糖汤辅助治疗,效果更好。 不仅仅是在生津液方面,乌梅还有消息肉的作用,曾经在一本医书上看到,一位老中医单用一味乌梅消皮肤赘肉,把乌梅泡在水里,泡胀开后,然后把乌梅肉切下来,贴敷在皮肤赘肉上,可以用胶布粘住。贴敷几次,那些多余的小赘肉一周内就会消掉。乌梅的这种功效叫祛死肌除恶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乌梅的作用与五味子略同,但止痢、止血的效力胜于五味子。 刘涓子鬼遗方里面记载,乌梅烧成灰,打粉敷,治疗一切恶肉、疮痍。 乌梅还能够涩肠止泻,在古代有这样的一个方子,叫做乌梅丸,就是用来治疗久泻久痢的,这里面的主药就是乌梅。 乌梅的其它作用还有,治肝症,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 乌梅治疗蛔虫腹痛 治疗鸡眼中医验方汇选记载,一妇人长了鸡眼,在医院治好了又复发,后来用乌梅肉加醋捣烂,同盐水调成软膏,洗干净脚后,用小刀把鸡眼表皮割去,贴上这膏药,外敷纱布,贴三次就好了。 乌梅虽然作用很多,但也有使用禁忌: 要注意的是,在购买乌梅干时,我们要查看乌梅干的外形是否干燥,果实是否厚实。正宗的乌梅干煮后水里的颜色呈黑色,口感偏酸,还带一点淡淡的烟熏似的气味。 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 乌梅不宜多食、忌猪肉,有实邪者忌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