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湿

 南山之下1 2019-01-08
湿有5大治法,燥湿、利湿、化湿、胜湿以及发汗排湿。湿分内外,湿在外,主要用解表发汗药,微汗令湿气得以除,建议辛温、辛凉同用,湿为阴邪,但其性质黏滞会阻滞气机从而生热。因此,需要一些凉药辅助,但不能太多,温药也需要用少量敛汗药辅助,以免发汗太过。解表药再配合祛湿药即可排湿,湿气日久可以考虑加少量活血化淤药以及行气药,同时不能忽略正气虚的情况。如麻黄、五味子、石膏、苍术、黄芪、当归配伍。引经药也需要注意,四肢加佛手、桂枝,头面部加菊花、川芎,手指加上丝瓜络,腿部加上牛膝,背部加上葛根等。在此强烈推荐羌活、独活,它们都是祛风寒湿类药,既可以用来解表又可以用来祛湿,比较严重的湿病都需要用到这类药,在上用羌活,在下用独活,可以同用。关节处用麻黄,在下加上薏米、防己都是很不错的。分清楚风、寒、湿的比例,因为他们常常一起来,寒很重加乌头类,注意用蜂蜜、甘草、干姜解毒,剂量宜少量慢慢加。骨中湿可以用附子以及防风,防风是唯一一个胜湿药,擅长祛小角落之湿气。外湿还要注意很特殊的暑湿,它需要用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药以及解暑药相配伍如白扁豆。注意补脾肺之气,肾之阳以助祛邪。内湿则较为麻烦,多为脾虚引起的,但湿必须通,不通则难除,要除湿必用气,气机郁闭则阻阳气宣通,固会有四肢麻木、发冷之况,因为脾胃中焦为湿所困,脾胃难以消化则气血生化减少,至此气血两虚,再进一步则是脾阳虚,手足不温则是脾阳虚之表现,可用干姜、制附子、肉桂补之。脾血虚可见手脚麻木,可用大枣、龙眼肉、当归补之。脾气虚则食后腹胀,出现便溏,用党参、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之。至于脾阴虚可能在脾阳虚后发生,常见于大便难下,因为缺乏濡润,白芍、山药、黄精都是可以补脾阴的。脾气虚后,湿气内生,因为气虚,难以转运物资,水液、血、水谷精微、糟粕都可能停滞,脾不升则胃不降,糟粕去不完可导致肠鸣且臭,口中也会有臭秽之气,经络不通畅容易生内热,可以考虑用少量大黄、芒硝以及少量消食药、行气药辅助,如厚朴、槟郎、鸡内金、焦三仙。腹胀严重则加木香、枳实、枳壳、厚朴等行气开滞药,可以少佐清气分热但不太寒凉伤胃之品,如知母,腹痛则加白芍。脾胃之湿热宜用燥湿之法,陈皮、白术、黄连都是可以的,但是黄连过于苦寒,不宜久服,只在湿热重时使用,还可以配少量姜以免苦寒伤胃。如果胃口不太好,可用化湿之法,与暑湿差不多,但可以加上白扁豆、陈皮来辅助。有痰则用法或清半夏,寒白痰加橘红,泡沫痰加上细辛、干姜、五味子,咳嗽厉害可加麻黄根,黄粘痰加浙贝母、瓜蒌,重者加葶苈子,葶苈子需配合敛肺药如五味子以免泄肺太过,肺为娇脏。有水饮加桂枝、茯苓,病位在下加肉桂,小便黄加车前子、泽泻。血瘀加活血化瘀药,如川牛膝、泽兰、益母草,利水活血,少佐清血热药,如丹皮、生地黄。祛湿关键是温通,别的辅助,但不应过急,因此药物偏温但不能太过燥热,以免伤气阴,伤正影响祛邪,扶正是祛内湿的关键,但经络一定保持通畅,两者比例需要自己拿捏。利小便千万不要太过,不然伤肾气甚至肾阳,肾阳虚水肿就更难治疗了,需要用真武汤等附子系列了。个人认为疏肝虽有利于通畅气机,但一定要少量,肝乘脾,脾是治湿的关键。发汗也只能微微发汗以免伤正,宣通肺气利水倒是要注意,可以用桔梗宣肺,薄荷、黄芪升肺气,杏仁、旋复花降气,宣肺药量也不需要很大,毕竟还是辅助,补脾肺之气倒是很关键,生黄芪、党参起码10g,可用至30g。更大剂量也可以,但是要注意黄芪还是性温之品,党参过多也难消化,药量也不可过大,缓而补之。一般来说,黄芪10-15g用于利水、升阳,20-30用于补气,30g以上则是用于重症。注意生姜、大枣配合来顾护脾胃,炙甘草可以解毒缓和药效,但长期吃不宜太大剂量,一般5-10g就够了。此外如气陷脱肛,要注意使用升阳之法,大量黄芪配合3-6g的葛根、柴胡、升麻来升阳固脱,可以加上红参来固摄元气,元气不足则先补脾肾,再补别的脏腑,五脏安才元气足,因此千万不能晚睡,影响全部脏腑休息。运动也是发汗、升阳的好方法,尤其是白天。饮食要注意清淡。
寒症较湿气好治疗,但是更需要马上解决,因为痛,对于生活的困扰更大更急切,但相对湿来说好治疗,除非寒湿,那又是一件麻烦事了。寒分虚实,寒主收敛,可以阻滞气机以生内热,因此常见寒热错杂,一定要分清楚寒重还是热重,寒热之虚实。真寒多在外,内寒多是阳虚引起的,五脏虚寒较为难治,经络之寒较为好驱,常用附子、乌头、天雄来祛寒,这三个是驱寒好手,但有毒性,需要慎用,一般附子用量3-15g,多用制附子,生品毒性大,重症救急时才使用,生附子还需要久煎,毒性大之品必须久煎且配合祛毒药,如姜、甘草、蜂蜜、绿豆或者黑豆便可以解乌头毒,乌头类中毒也是用它们急救。除了三大将军,麻黄、桂枝、生姜、干姜、炮姜、细辛、肉桂便是最常用的祛寒药,麻黄祛骨节之寒,桂枝祛经络肌肉之寒,生姜散皮表之寒,干姜散心、肺、脾、胃、肾寒,炮姜止血散寒多为里寒如肺寒,细辛散肺、肾之寒,肉桂散脾、胃、肾之寒。别的如吴茱萸散肝、胃之寒,小茴香散肝寒,附子散全身之寒,附子主要是看搭配,不同药物搭配,它可以去不同的部位,不加引导的话,多是散心脾胃肾之寒。散表寒用辛温解表药就可以了,风寒湿可以参考前面。重点是五脏虚寒,心阳虚用桂枝、炙甘草、红参、黄芪、肉桂补之,可加龙骨、龙眼肉、丹参、大枣、生地黄辅助。肺阳虚用干姜、细辛、北五味子,可以用麦冬、黄芪、党参、玉竹、百合辅助。肝阳虚用吴茱萸、小茴香,白芍、当归、柴胡、牡蛎辅助。脾阳虚用干姜、制附子、炒白术、肉桂补之,用黄芪、党参、人参、茯苓、陈皮辅助。胃阳虚用干姜、吴茱萸,麦冬、玉竹、石斛、焦三仙辅助。肾阳虚用鹿茸、鹿角胶、鹿角霜、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肉苁蓉等补之,辅以熟地黄、知母、黄柏、生地黄。命门火个人认为与肾阳类似,但是比肾阳级别更高一点,仙茅、肉桂、附子、阳起石、钟乳石是可以补命门火的,他们补火力度更大,但是燥性也更大,一定要注意药量,以免伤阴,需阴阳双补,阴阳两虚需要阴中求阳,熟地黄量一定要够多,30g起,60-120g乃至更多都是可以的,只不过要注意脾胃情况,脾胃不够好,药量宜少,水也不能太多,煎煮后尽量让水少一点,减轻负担,尤其是湿气重之人,水都不能喝太多,宜少量温服,多频率。不要憋尿,伤肾气,肾气虚容易影响肾阳。特别要说的是肾精,慢性病或者说虚证,一定要注意脾肾,脾气以及肾精就是其中的关键,肾精为一身之精华,可以用于反哺,命门火可以温补全身气血,但过多则伤精,补肾精可用枸杞、熟地黄、紫河车、黄精、肉苁蓉、巴戟天、龟板、淫羊藿、黄狗肾、蛤蚧、鹿茸、淫羊藿、菟丝子来补之,重症需要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茸等动物药。补精以养五脏,补火以温五脏,补脾以有所用,疏肝、宣肺以通经络、气机。温通肺寒、补肺气以通鼻窍以免外界寒从口入,鼻子能加热空气,可加白芷、细辛、鹅不食草、辛夷等通鼻窍,但注意肺气是关键,别的只是辅助,黄芪是补肺气的关键,补心气以及元气还是人参较好。现在家种人参药效较差,生晒参需用10-15g效果才比较好,红参也差不多。可考虑用党参代替人参,量是人参的两至三倍,常用10-30g,湿重则用10g。湿重时,炙甘草、大枣可以不用或者少用,先开气机,缓补,补中有泄,攻补比例差不多。
总的来说,泡脚、运动、艾灸是比较适合排寒湿的,但需要长期坚持,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禁服生冷、油腻、煎炸、腌制、辛辣、腐臭之品,注意饮食均衡,很难消化的也要少吃,如豆制品、年糕等粘滞品。吃饭不要过饱,减肥有利于排毒。久坐、久站、久视、久行都不好,思虑过度也会伤心脾,情绪管理也需要注意,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运动不要太过,微出汗或身体发热即可。虚证难治,因为养生难,要注意的地方太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