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效快:FCC方案治疗重型再障

 压下影响力基本 2019-01-08

FCC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环孢素」


重型再障(SAA)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



病情危急的患者单用雄激素治疗基本无效,而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法ALG/ATG(通常合并使用常规剂量甲泼尼龙)加环孢素A加雄激素,或ALG/ATG加环孢素A加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存在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疗程较长、成本较高等缺点。


国内血液病专家分析并评估了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环孢素方案治疗SAA的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杂志上。


研究人员纳入了8例SAA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5.5岁。给药方案为静脉注射氟达拉滨50 mg/d,持续5天。静脉注射环磷酰胺10 mg/kg·d,持续4天,治疗结束后继续静注10 mg/kg·w,共2~7次,患者出现毒性反应时终止给药。口服环孢素,每8小时给药一次,维持药物的血清浓度200~400 ng/mL,至患者出现急性毒性反应或脱离输血后停药。



治疗期间,给患者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维持血红蛋白水平>50 g/L,血小板计数>20x10^9/L,随访中位时间为12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中性性粒细胞计数超过 0.5x10^9/L 的中位时间为20.5天,而血小板计数超过20x10^9/L的中位时间为35天。至随访结束,患者血红蛋白中位水平为124 g/L,中性粒细胞中位计数为1.79x10^9/L,血小板中位计数为140x10^9/L,其中2例患者血液学指标达到正常。



研究人员总结道,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环孢素方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良好,疗效改善迅速,且毒副作用较少。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