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仪的文化水平放到现在,至少是大学文凭

 松竹同音 2019-01-08

X调查处

文/嘴哥


1959年溥仪被特赦后成为了共和国普通一公民。在他上户口时却闹了一个小笑话。


在填写“学历”一栏的时候溥仪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填什么,因为他没上过学啊,于是随便填写了一个“中学”。不过这并不是溥仪的真实水平。



溥仪虽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上学、拿毕业证,但教他的老师可全是牛人,所以溥仪的文化水平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


东京大审判时,溥仪作为证人出席,他讲话的那段视频现在网上还能看到。溥仪讲的有条有理,有水平,绝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要知道,溥仪三岁就开始学习了,汉文、满文、英文三门功课。



而当时给溥仪授课的都是学识非常渊博的人,这些人要么是前清的状元,要么就是前清的翰林院大学士。


很多有学识的人是争先恐后想去当溥仪的老师。虽然清朝灭亡了,但是皇室仍然是存在。在中国人心里,皇帝的份量依然很重的,能给皇帝当老师,这可是莫大的荣誉!


比如陈宝琛、袁励准、陆润庠等人都教过溥仪,还有英文老师庄士敦。甚至后来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也做过溥仪的老师!


帝师陈宝琛


溥仪和英文老师庄士敦


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毕业于牛津大学,曾经还是英国政府的外交官。溥仪的英语非常的流利,跟庄士敦的教导离不开。


在庄士敦的教导下,溥仪对西方现代化知识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能说学贯中西,起码也比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知识渊博一些。



就溥仪的这些师资配备来说,堪称豪华,当时代北大、清华的学生恐怕也比不上吧。所以,溥仪的文化水平至少应该是民国大学生的水平,持大学毕业证!


但也有人认为,溥仪虽然师资配备豪华,但他不好学,文化水平并不高。原因是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在出版前,由副总理陈毅元帅指定“群众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李文达帮助润色、修订。如果溥仪水平很高,何以靠别人来润色、修订?



还有,他的《我的前半生》中有大量“拿来主义”,直接取材于他的老师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这一个把柄似乎也说明了溥仪文化水平不高。


但嘴哥认为,这两点都不足以说明溥仪的文化水平。


靠别人润色、修订,很大原因是出于“敏感审核”,什么能发表,什么不能发表,需要把关。



而取材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这是由于当年发生那些事时,溥仪年纪还小,很多事记不清,对事情的判断也不明。庄士敦作为一个外国人在讲述历史事件时,还是比较客观的,得到了我国的认可。所以取材《紫禁城的黄昏》是一种“保险”的做法。


本号发文时间为每天上午11点11分

感谢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