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允为什么拒绝西凉军归降?

 思明居士 2019-01-08

司徒王允的能力和智力都属于一般水平,并且他还有一点刚愎自用。说的好听点,就是原则性很强。所以他的这种性格人,其实最适合去司法机关(法院)工作。然而汉末乱世,他却阴差阳错的就当上了东汉王朝的掌舵者。但是他的能力和实力,与他面临的困难完全不成比例。

再加上汉末乱世,时势变了。而王允的思路过于僵化,没有跟上时代变化。于是,王允便死在了他过于刚愎自用这个缺点上。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王允的背景,用六个字可以形容——运气好的出奇!

王允出身太原王氏,是典型的士族出身。在汉末魏晋时期,太原王氏是当时的望族,并不比汝南袁氏差多少。

在那个注重出身的时代,王允的出身就是他踏入官场的垫脚石。

王允十九岁时,有个宫里小太监在乡里祸害百姓。郡里的官员不敢管,而王允却天不怕地不怕,居然把小太监给杀了。宫里的大宦官见自己的马仔被人杀了,便趁机向皇帝告黑状。汉桓帝听说后大怒。然后他并没有抓王允,而是把太守刘瓆抓回京师,关到监狱里给弄死了。

可以说,太守刘瓆做了王允的替罪羊。而王允屁没有。

王允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刘瓆替他背了大黑锅,他不能不报恩。于是,王允替刘瓆办了后事,并为他守丧三年。

三年后,王允出仕为官。结果刚刚出仕,王允又惹了一个大麻烦。

当时有一个叫路佛的人,没有品行,而没有品行的人,在当时是不能当官的。但是王允的上级,太守王球却让路佛当了官。这一下激怒了王允,他犯颜强谏,把小报告打到了并州刺史那里。并州刺史听说了王允的名声后,认为王允是个人才,就把他把辟为州驾从事,连提了好几级。

后来,王允的事迹传到了京城。经京城的三公争相聘用王允,王允可以自个挑选去哪个。最终王允做了司徒府的侍御史,也是管监察的工作。其实这个监察工作,最适合他这种人。

其后,王允一路扶摇之上,坐到了豫州刺史的位置。期间他好几次得罪了宦官,但是每次都是不了了之,运气是出奇的好!

所以,王允为什么后来会固执的决绝西凉军的归降?因为他运气好啊!并且他还特别特别的固执。只要他认定的事,不问缘由,只在乎是非。不对的就要反对,有时候还会为了反对而反对。简而言之,这人没有吃过苦头,磨砺还不够,城府还不够深。



公元189 年,天下形势大变。

当年汉灵帝去世,王允前往京师奔丧。当时的大将军何进正在谋划诛杀宦官,召王允一起谋划。随后王允投靠何进,担任了从事中郎和河南尹两个职务

后来,何进被宦官诛杀。袁绍、袁术打着为何进报仇的借口,大杀宦官。接着又引董卓进入京城,搞得天下大乱。

董卓进京后的第三天,他废了汉少帝,扶立汉献帝即位。当时的王允得到了董卓的重用,被任命为尚书令。

说到尚书令,这个一定要强调一下。尚书令这个职务,是典型的职低权重。虽然这个职务的级别不高(千石级别),但是东汉帝国的决策权、发号施令权、皇帝诏令的草拟权,都由尚书令负责。并且官吏的任命,尚书令也可以过问。因此东汉的政务实际上均归尚书台,而尚书台的主官尚书令,他是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相当于后来明朝的内阁首辅一样。

董卓任命王允为尚书令,让他掌管这样一个重要的职务,说明董卓对王允信任。同时也说明王允的城府之深、权谋无双,是个能把董卓都给糊弄过去的老狐狸。

当然了,我们知道。王允依附于董卓,只是为了接近他,并消灭他。

初平二年(191 年),王允和士孙瑞、杨瓒等人谋划刺杀董卓。他们暗地里结交三姓家奴吕布,让吕布作内应。当时吕布与董卓有点小矛盾(为了一个女人),于是就帮助王允刺杀了董卓。

董卓死后,王允控制了汉献帝。他变成了东汉帝国的实际掌舵人。

当时,他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董卓死后的遗留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董卓的凉州部队的善后问题。

当时,最好的方法是赦免,不与追究。而且王允最开始时,想的也是赦免。但是后来吕布跟他说这事时(吕布主张赦免),他就改变了注意。

因为王允一向看不起吕布,他只是把吕布当成武夫、剑客。吕布对他建议赦免所有的西凉军时,王允很怀疑吕布是别有用心。于是他对吕布说:你说西凉军无罪,是因为他们盲目的跟从了董卓。但是如果因此赦免他们的责任,会给其他一些有谋逆想法的人,一个钻法律漏洞的空子。毕竟朝廷只抓主谋,不追究从犯的责任。以后大家若是都钻这个空子,那该怎么办呢

于是,王允就代汉献帝,下发了一封斥责董卓和斥责西凉军的诏书。

然而王允对吕布说的理由,其实只是一种托词罢了。他不想赦免西凉军的真正理由是:

李傕、郭汜听说董卓被杀之后,就把军中的数百号并州人也给杀了(王允和吕布都是并州人士)。所以,王允他认为凉州集团不可靠,他是绝对不能跟凉州军和解的。并且他认为,袁绍、袁术的关东军才是自己人。关东军当年起兵讨伐董卓,是值得信任的盟友。如今董卓已被自己除掉,他要加紧与关东军的合作。

然而,关东军比西凉军还差劲。董卓还没死,关东军就自己内讧。王允把希望寄托在关东军身上,这本身是很扯的一个选择。

后来,王允准备遣散军队,有人建议让名将皇甫嵩领凉州军,增强朝廷的实力,但是王允表示不同意,因为他认为那样会使关东联军不安。结果,他错失了最后一个逆转局势的时机。

没过多久,民间流言四起,说朝廷准备诛杀所有的凉州人。凉州军怕的要死,在关中开始拥兵自守。他们说,蔡邕不过是和董公亲厚,就被王允给杀了,今天不赦免我们,想要解散军队,一旦解散军队,明天我们就变成任人宰割的鱼肉了。

后来,李傕、郭汜又碰到了贾诩,当时贾诩力劝李傕、郭汜杀入长安,为董卓报仇。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吕布抵挡不住,加上长安城里的蜀军做内应,城门被打开。吕布临走时,招呼王允一起走,可是王允拒绝了。最后他被诛杀,三个儿子和族人也全部遇害,只有哥哥的两个儿子逃脱。

总的来说,王允之所以拒绝西凉军投降。他固执的性格是一方面原因,但这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他真正不能接受西凉军投降的原因,是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士族才是值得他信任的势力,即便袁绍、袁术之流在本质上与董卓并无区别,但是王允骨子里仍然把士族当作自己的盟友。

至于西凉军,也就是所谓的边将,根本就不入王允的法眼。这些武夫没有执掌过东汉帝国的权柄,所以王允打心眼里瞧不起吕布之流的武夫,而像李傕、郭汜之流就更不入他的法眼。他以为只要朝廷一声令下,西凉军的那些武夫就会自动解散。

只不过,时代变了。而像王允这种旧式士族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发展,于是便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王允之所以会拒绝西凉诸将的投降,主要原因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实际上王允确实有这样自信的资本。

首先,当时的西凉军内部已经人心惶惶,除了李傕郭汜之外,其将领已经开始纷纷逃亡,李傕郭汜原本也打算逃亡。

其次,当时长安的兵力相比李郭二人实际掌控的兵力是占优势的,李郭二人直接控制的兵力不足五千,而长安此时王允和吕布直接指挥的兵力在两万八千人以上。

第三,王允是士族背景,而当时支撑东汉王朝的三大支柱中,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和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势力都完了,士族在朝廷内占据压倒性优势,也让王允更加自信。

但不幸的是王司徒遇到了人如其名的“贾文和”,因为重修汉史而怜悯董卓,王允囚禁了蔡邕并最终致死。这严重伤害了所有与西凉兵有关联的人的安全感。

尤其是和蔡邕、西凉兵关系都不错的贾诩。

贾诩先是几句话就稳住了准备逃亡的李郭,而后又利用蔡邕事件迅速的组织起了一个拥兵十万的“反王允联盟”。

着一切完全超乎了文人出身的王允和庸才吕布的想象,这才有了西凉兵迅速拿下长安的事。

王允按照常规,预计西凉兵会在自己不接受投降的情况下弹尽粮绝,做鸟兽散。贾诩出现之前事情也正在向那个方向发展。

但贾诩的出现改变了历史。


司徒王允在对待凉州军的态度上走了一步臭棋,那是肯定的,派皇甫嵩去接管凉州军是最好的办法。至于王允不愿意接纳董卓的手下,从王允的立场也是正常。

董卓进京以后,废少帝立汉献帝以后放纵手下的凉州兵公报私仇随意抄没官员家产,奸淫妇女,严刑拷打百姓。趁着何太后下葬,抢掠帝陵中的珍宝,甚至奸乱公主。不少官宦人家的女子被赏赐凉州的将领、士兵,国家的纲常法纪荡然无存!离开洛阳迁都长安的时候,董卓

命令手下烧毁皇宫以及整个洛阳城,致使洛阳城两百里内无人烟。最令人发指的是凉州军捣毁汉室的帝陵和王公贵族的坟墓,抢夺里面的陪葬品。凉州军原本是在边境上对付羌人叛乱的,作战过程中大量的羌胡加入进来,史书记载李傕手下有羌胡数千人,并有羌胡大帅在内。这些骄兵悍将即使董卓也是放任他们抢劫,通过不断赏赐来笼络,最后没钱把秦始皇时期收天下兵器所铸的铜人都化了铸钱给手下发饷。凉州兵战斗力虽强,军纪极其败坏,在关西地区犯下的罪恶可以说罄竹难书,老百姓是恨之入骨,王允厌恶凉州军也是情有可原。加上手里有足够实力,趁着董卓已死,凉州军群龙无首,消灭他们。

王允手中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吕布的并州军团,吕布杀董卓,除了和董卓的小妾私通,并州军和凉州军两大军事集团的利益冲突才是关键。吕布收了董卓的好处背叛丁原,并被董卓认义子,出门都跟随左右,看着恩宠有加,但是以董卓多疑的性格,对军力比自己多的吕布和并州军一定有防范的。

董卓的亲信兵马其实并不很多,凉州边章、韩遂、马腾等叛乱,皇甫嵩和董卓各领两万人马进剿。董卓嫉妒皇甫嵩的战功,相互告状,汉灵帝升董卓为并州牧,把兵马交给皇甫嵩指挥。董卓带走五千兵马,上书说和士兵长久相处有感情要带到并州,驻留观望,等来了汉灵帝驾崩,何进请他进京。董卓只带领三千人马进京,靠着白天大摇大摆的入城,夜里出城,第二天再大摇大摆的进城,反复操作才忽悠住朝臣。另一个被何进请来的并州刺史丁原,可是带着五万并州军进京的,而且并州军的战斗力是不弱于凉州军的。董卓听从了李儒的建议重金买通吕布杀了丁原,控制了并州军和原来由外戚何苗掌握的禁卫军。董卓嫡系的凉州兵后来肯定是又调来不少,但肯定没有并州军和禁卫军的多,为了增加兵力董卓甚至请过去的对手韩遂、马腾带兵到长安共商国事。

兵力上的优势就是王允要除掉凉州军的底气,更何况王允还有关东诸侯的支持。原本一切都按王允的想法进行,董卓一死,凉州军群龙无首,自己已经乱了。吕布、李肃进攻董卓女婿牛辅,凉州军不战自溃,牛辅逃跑路上被自己人杀死。要不是贾诩,王允应该已经成功,贾诩找到董卓手下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将,向他们晓以利害说“听闻长安城内商议要杀光凉州人,诸位抛下部属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了。不如带兵向西,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失败再跑不迟。”人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听说朝廷要杀光凉州军人,这些人也知道一旦失败,凭他们在关西地区这些年犯下的罪过,怕没什么好果子吃。

王允在这个时候又犯了错,派同属凉州军的胡轸、徐荣来讨伐,结果不是出身凉州的徐荣战死,胡轸和李傕、郭汜一起反了。在长安城里的凉州兵接应下,很快攻入城防坚固的长安城。东汉最后的机会也失去了,王允不肯逃走殉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