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婚不恶心一下前妻,对得起男人的风度吗?

 小兔几VS小凶许 2019-01-09

本       文       约       3400       字


阅       读       需       要


8 min

这两天,女强人张雨绮因为婚姻问题,又一次登上热搜头条。她和前夫从分到合,再到现在前夫一次次地把她放到台面上撕,完全印证了江湖传言的那句:我爱你时,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爱你时,你说你是什么?

说起来,近些年明星离婚的事件,基本都被处理得很难看,不仅当事人两个人闹,两个家庭闹,甚至搞得全网皆知,仿佛要键盘上的局外人用舆论来评评理。比如当年姚晨和凌潇肃、黄奕和黄毅清、马蓉和王宝强,以及现在的张雨绮和袁巴元,这接二连三、起伏反转的瓜,让观众们在大冬天燃起了八卦的热血,也让我这种完全不关心娱乐新闻的人,都跟着看得好饱。

关于张雨绮离婚的事,骚客文艺的董太师写了一篇及时评论,强悍如张雨绮,也逃不开撕逼互怼的中国式离婚 | 董啸作为兄弟号的搜历史,当然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给大家八一八,古代那些离婚都是怎么样的。

离婚后一定要闹得一地鸡毛吗?中国历史上那些打过离婚官司,或离婚后再见的夫妻,都是什么样的态度?

1

最著名的,就是当年同样上过头条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多个“放妻书”。

先看第一对夫妻的离婚协议。最开始,讲述了一下两个陌生男女之所以结为夫妻的缘由,后面无奈俩人大概性格不合,不能白头偕老,便大度地给了妻子best wishes: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这属于“再拜陈三愿”的男人版。

第一拜,希望妻子离婚以后,可以重新对镜点妆,美美地打扮起来,把最窈窕的样子绽放出来,然后再被一位高官良人聘娶,过上夫妻和睦的幸福生活;第二拜,俩人在一起生活的这许多年,磕磕碰碰不少,希望此后彼此都可以释怀解怨,不要憎恨对方,毕竟情虽不在,犹有旧谊,离别以后,但望各自找到各自的欢喜和逍遥;第三拜,希望她千秋万岁!

这段真情告别,别说当事人,就连一千年后的我们看到都忍不住掬一把同情泪,明明是离婚,却写得像“爱而不得”的情书一样,温柔、哀伤。

第二对的内容和第一对几乎是一个模板的再改写,大约这是唐朝离婚和离书的官方写法:

相隔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解怨舍结,更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双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第三对,也是温柔地祝愿:

自别以后,愿妻再嫁,富贵得高,夫主不再侵凌论理。一似如鱼得水,任自波游;马如捋纲,任山丘。愿君不信前者,山河为誓,日月证明。

第四对,大概吵得有点凶,于是“放妻书”也没那么温柔,但好歹是一刀斩干净:

近再会两家亲眷,不要谤地怨天,莫道八卦无合,五行相克,盖是前因不遂,今世相逢,覆水难收,干沙不合。妻不论三年柴飰,夫休说六载衣粮。

总而言之一句话,咱们是没缘,谁也不欠谁,谁也别说对不起谁,各自再寻逍遥吧!


当然,历史上的离婚,也不都是这样的温柔版。两个陌生人结合,有着他人完全get不到的妙不可言,走到离婚这一步,也经历了细碎生活里的种种无可奈何。像噼里啪啦的炮仗,燃烧完了之后,只剩下满地碎屑。

春秋时期的一出强行离婚案,就闹成了尴尬局面。

2

春秋带头大哥的晋国有不少上卿,其中郤氏一族同时期就占了三个名额,分别是郤至、郤犨、郤锜。作为国际盟主,晋国的卿大夫经常要去同盟的小弟中出差访问,骗吃骗喝的同时,顺便蹲点看看哪儿有漂亮姑娘。在一次去鲁国开会期间,郤犨看上了一个姑娘,可惜的是,姑娘早已名花有主。郤犨在晋国一向是横着走的,在小小鲁国也不存在需要行什么宾客之礼,当时就决定把姑娘抢过来。

怎么抢?当然不是去找姑娘的老公单挑,郤犨打算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方式,去找姑娘的哥哥子叔声伯做主。子叔声伯在鲁国称得上一号人物,但在晋国人面前,只有乖乖认怂,赶紧把妹妹和妹夫施孝叔拉来,给郤犨进行当面交割。

妹妹根本不想嫁,向施孝叔求救,问他:“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

本以为丈夫要冲怒为红颜,结果,施孝叔只是低头说:“我……我不想死,也不想因为这事逃亡国外。”

妹妹很绝望,哥哥不疼,老公不保,只能三步一洒泪,跟着郤犨走了,在晋国又生了两个孩子。

命运的帆总是飘忽不定,没多久,晋国发生内乱,三郤家族被灭,人道主义的晋国人并没有为难鲁国来的姑娘和郤犨的孩子,而是把他们集体打包送还给了施孝叔。

晋国灭三郤连环画

施孝叔怎么想?当初就是被迫离婚,施孝叔自然没嫌弃前妻,赶紧跑到黄河边等她归来。结果,下了船以后,发现老婆是学王一拖三,于是,施孝叔一边拉着老婆聊天,一边派人秘密地把郤犨的两个小孩丢到了黄河里。等老婆发现,孩子早飘远了。

这下,子叔声伯的妹子终于忍不住发怒了,给了施孝叔一段狠狠的批判:“作为一个男人,你保护不了自己的老婆,让她被迫离开跟别人生了猴子,现在你又不能接受别人留下来的孤儿,你这种人渣,还想有老婆?”说完甩着袖子就走了。

这一骂,被《左传》收录下来,默不作声地给了施孝叔几千年的严厉谴责。

3

汉代最著名、流传最广的离婚莫过于朱买臣和妻子。

朱买臣大器晚成,到了四十多岁还是个无产阶级,只能靠砍柴卖柴填饱点肚子。虽然穷,但朱买臣很好学,一边挑着柴草走路,一边还要朗诵书里的话,颇像现在手机一族。老婆很自然地要反对朱买臣,你一个砍柴的,就好好安分过日子,经常低着头走路也不怕掉沟里,于是经常制止朱买臣边走边读的行为,朱买臣完全不搭理,反而扯开嗓子读得更大声。老婆很郁闷,跟一个没出息的穷光蛋也就算了,这男人还不靠谱,不肯脚踏实地当老农民,于是借故提出离婚。

吴县至今为朱买臣读书纪念地立碑

听到老婆要走,朱买臣赶紧赔笑:“你别急嘛,我五十岁就要发达,现在已经四十多,没几年咱俩就要脱贫致富了,苦日子都熬了那么久,留下来一起过小康生活呀。”

老婆觉得朱买臣一向说话不靠谱,对他的预言讽刺了一顿:“我呸,就你这样的,将来只有饿死的命,而且还是边走路边低头,掉到沟壑里饿死!”

朱买臣负薪读书

留不住老婆,朱买臣只有让她走了。离婚没多久,老婆又找到了一个男人搭伙,偶尔看见朱买臣依然在做低头一族,又饿又落魄,夫妻俩还招待他到家里吃吃喝喝过。

后来,朱买臣果然如自己预料的,当了会稽郡太守。2000年前的官风很顺溜,会稽郡底下吴县县令听说新太守要到任,即将路过他们县,赶紧召集民工去清扫街道,准备迎接太守,恰好,朱买臣前妻和现任丈夫也在当中扫大街。

于是,离婚后的夫妻就这样又一次重逢——朱买臣坐着豪车刚进入吴县境内,就看见前妻和她现任拿着扫把在一道一道地划动,赶紧停下车,让后面跟随的车子把他们夫妻俩带上车,并给他们发了太守府的暂住证,衣食住行全包。本来,这是一出离婚后难得的皆大欢喜结局,像一灯大师、周伯通和瑛姑三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一起隐居在湖北。

三人行,必有一失

但,过了一个月,前妻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如果她还是朱买臣的老婆,在太守府可以住得心安理得,现在,算是以什么身份三个人不尴不尬地在一起呢?前妻又悔恨又羞愧,越想越钻牛角尖,最后找了根绳子,偷偷吊死了。

朱买臣深感“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给了她现任一笔安葬费,把前妻厚葬了。也算是离婚后的“释怀”。

有阴暗者说,朱买臣这样做完全是羞辱前妻,但《史记》里对朱买臣的为人又作了说明:“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曾经给过他好处的,他都进行了报答,怎么会故意来羞辱曾经陪他一起吃苦,离婚后还照顾过他的前妻呢?只是因为朱买臣富贵后做得太不计较,太君子之风,才导致千秋羞愤交加,自己寻了末路。

4

除了史书上的记录,另有一首乐府诗《上山采蘼芜》,也让大家见证了一场离婚后充满矛盾的再相逢。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诗里的姑娘被休了,一个人到山上采蘼芜,结果下山路上居然狭路相逢,遇到了前夫哥。撞都撞见了,虽然尴尬,也总要交流几句,何况,姑娘很想知道,他是为了怎么样一个人抛弃自己的,就算是败了,也总想知道是败给了谁。于是,前妻开口问:“新人复何如?”

跪问前夫

来看看前夫是怎么回答的:新人虽然说不错吧,但还是没有你好。长相上是差不多的,但是做起事来,手脚没有你利索。新人织的东西也不如你好,她织一匹的速度,你都可以织出五丈多了!要是拿娟素相比,她还是不如你。

好吧,合着他们家不是娶媳妇儿,是在招聘劳工呢。

不过,前夫的回答有两个方向,一是他真的就是个彻彻底底的人渣,娶了新的,怀念旧的,像谁说过的,人性总是贪得无厌?一是为了安慰前妻,让她心里不那么难受,于是得出“新不如故”的结论。这样来看,这男人还算没有泯灭良心,给对方留了颜面。

夫妻离婚,本应像岁月一样老练平和,即使如情感博主白居易说的一样,“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真的走入相看两厌的胡同里,撑死了也就是老死不相往来,何至于在公众面前,揭露对方那些“不为人知”的秘事?毕竟,曾经那或许是他们“不足为外人道”的甜蜜互动啊。

在这个搞臭一个女人,只需要说她随意一项缺陷就足以被人津津乐道个没完没了的时代,实在是应该像敦煌“放妻书”说的一样,不要谤地怨天。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