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监控不是万能的

 汐钰文艺范 2019-01-09

  读到三则新闻。第一则:南方的深圳,一名男子看到老人摔倒,扶起老人,却遭老人反咬一口,向他索要二十万。警察称老人摔倒的地方没有监控,没法证明。最后男子只好自杀以证清白。可后来,这位老大爷却又反悔称是自己摔倒的,自己并没向男子索赔。第二则:北方一座城市,一位老人跌倒在雪地上,他一边挣扎,一边哀求路人扶他一下。可许多人宁可在旁边拍照报警,也没人伸手去拉他一把。第三则:网友爆料,一老太太在公交车站附近被电动车带倒,老太太自称是进站的公交车把她带倒的。该条微博被迅速转发,网友纷纷声讨老太太的讹诈行为。交管部门在调取路面监控后,认定确实是公交车在关门时,车前门碰到了老太太的手。驾驶员表示:“请不要冤了老太太,我的责任我承担、我负责。”

  看似毫无关联的三则新闻,却反映了许多人的“负面”心理。首先,在公共场合离老年人远点;老年人或者是坏人变老,或者是头脑糊涂,会冤枉好人,出了问题,准是他们不对。其次,老人摔倒,千万不能扶——你不扶,大不了说你不乐于助人;你如果扶了,却可能官司缠身,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最后,到哪里都得有监控。有监控,还得看看事发地在不在监控范围,若在监控范围内,可以“斗胆”上前表示一下关心;若在监控盲区,还是离远点儿好。如第三则新闻,在通过监控还原事实后,厘清了相关责任,一目了然。

  可奇怪的是,这位司机承认了过失,要求大家不要冤枉了老太太,却引来一片点赞。司机只是认了个错,做了他该做的事,却赢来这么多点赞,说明了我们的社会诚信和负责的态度是多么稀缺。

  第一则案例,让许多人义愤填膺,人们看似都在谴责那个老年人倚老卖老,蛮不讲理,认为这就是自己冷漠的理由。实际上,以愤怒和冷漠对待这类事件,整个社会只能走向道德滑坡,人们则越来越趋向自私冷漠。如此一来,仿佛走入一个死循环,互助型社会的构建似乎很难实现。

  所以,只靠监控探头以证清白,从而来维持公正,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没有监控探头的地方太多。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监控探头,而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让做好事、扶老人的人不再有后顾之忧;让那些信口雌黄、让人心寒的讹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以儆效尤的案件处理和相关法律的出台,某些自私到极点的人绝不会悔改。

  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法律——让被扶起的人不敢诬陷,让好人不再心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