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这个方法,成功克服被困扰3年的焦虑症

 飞逝的雄鹰 2019-01-09

用这个方法,成功克服被困扰3年的焦虑症

焦虑一度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算算应该有3年,直到近半年才慢慢找到方法解开。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周围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却不知如何甩开它。

都说聊八卦容易打破尴聊困局,拉近聊天双方的距离,现在你找个人聊聊焦虑,十有八九都能找到共同话题。

焦虑感从何而来?

现在已经记不起当年焦虑感是怎么产生,怎么从无到有的了。只记得在2015年那个时间节点,我生完孩子休完产假重回职场,职位、同事、工作内容都没变,我的心态却变了。

我开始变得迷茫,开始在想这份工作我是不是就这样干一辈子,越想越乱却不曾得出个结果。

后来我回想找原因,那个时候刚生完孩子开销大,保姆奶粉尿片一个月开销固定5000块逃不掉的,快抵上当时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了,因此我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一个地方:收入。

因此在2016年跳槽到新单位,升职加薪,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进行,可是我的焦虑感不但没有减缓,反而越来越严重。

直到今年我开始意识到,焦虑感可能跟收入无关,因此把关注重点从外部世界转向自我,期间也接触了一些相关书籍和资料,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幸福哲学课》,以及我追随很久的投资理财大V三公子,她这一年来在心理学知识方面做了很多分享。

从三公子的文章里学到了一套进行自我剖析的方法,将问题具像化,采用剥洋葱式的自我发问,尽量把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找到,再寻求解决的办法。

用这个方法,成功克服被困扰3年的焦虑症

第一层发问:

自己眼中的焦虑到底是什么?

我自己认为是拿如今有限的实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对抗的结果。

这个有限的实力包括目前的财力、工作平台及生活环境造就的眼界、及以往30年来形成的思维方式。但是未来是什么,其实谁也不知道,不确定性就是未来最大的特点。

我其实算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面对很多事情都力求完美,做最好的准备,和最坏的打算。在工作和生活中习惯事无巨细,在拟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同时,也习惯把能想到的风险都罗列出来。

所以做一件事情,我经常看的不是正向的收益,而是考虑负向的坏结果是否超出最大承受值。如果风险能够承受,就行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投资理财上,我自己本身在银行工作,平时接触的风险案例比行外人要多,所以风险控制会是一直坚持和贯彻下去的准则。

可如果将这种方法准则拿来应对人生和未来就有点痛苦了。我硬要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可掌控的确定性,这似乎是个伪命题。所以分析到这里,我对焦虑的具像化分析得出两个结论:

1、未来是不确定的,无论此刻或未来的你有多厉害,都无法把所有已知的未知的风险全部解决掉,比如疾病、意外。

人生总有事情在你的掌控之外,与实力无关,某种程度讲,与运气有关。

2、未来无法100%掌控,不代表努力没有意义。通过提高自己的实力,把对未来的掌控力,从原来较低的程度提升到相对理想的状态,这是我自己能够接受的结果,实现的可能性也较高。

第二层发问:

理想状态下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以下引用三公子文章提到的方法:把未来10年自己所渴望的生活模样描绘出来,越详细越好,涉及的领域越多越好,当畅想的未来以非常生动形象的姿态呈现在眼前,你才能有一个期待感。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它把我原来想问题的模式,从负面的风险考量,扭转成正向的目标认知,至此焦虑感才能发挥它的正向作用,从对目标达成的渴望激发内心的动力,而不是花时间内耗。

具体的描绘我不展开多说,只是当我将这些渴望的生活模样一一描绘出来后,原来觉得很迷茫的未来一下子就清晰了,并且发现理想状态下的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当中有几项其实已经提前现实了,只是不自知。

当然它们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要找出理想状态与现实差距的地方在哪里,这当中是否隐藏着真正焦虑的根源。

第三层发问: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找到真正焦虑的原因了吗?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说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发现:

除了已实现的选项,和未实现的选项,还有第三类选项,那就是现阶段的某些愿望list,并未出现在自己的未来10年愿景图里。

也就是说,在真正梳理之前,我把一些世俗认为的理想未来应具备的标配,误当成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我把这种称之为虚荣,而不是目标。

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情,对整个人生,有多么的重要。

而仔细审视自己的未来10年愿景图,在“我想做的事情”这一列,始终无法具象,我列了很多项目最后都被我一一否定了,直到几个月前找广州的高中同学吃饭叙旧,他当时说的一段话点醒了我,那时才意识到:

目前职业与终身事业的错位,以及现阶段对于终身事业认知的缺位,才是我真正焦虑的根源。

他当时是这样说的:

我们这代人在应试教育体制和爸妈的极度呵护下成长,其实大多数人最后都在爸妈当初所设想的道路上安稳的走着,却未曾想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知道你自己真正要想的是什么吗?你回想一下学生时代,当年自己的梦想和现在从事的职业,一致了吗?

那一刻,我有点失落,因为当年的我好像真的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有什么梦想,也确实像他说的那样,按照爸妈的意愿考上了大学,一切按部就班进行。

目前银行从业者是我的职业,而不是我的事业。一直以来我都不认为自己会在银行长久呆下去,可是未来方向在哪里,我没有答案。

但至此,我也明白了,没有答案不是结局,是时候要去寻找了,找到那个为之奋斗的“终身事业”。

虽然目前为止我还没真正找到,可是我有点思路了。想通了这个,焦虑的问题就解决掉大部分。

用这个方法,成功克服被困扰3年的焦虑症

写在最后

焦虑其实是无法彻底戒除的,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有要求,对未来有期望,总能够找到理想状态与现实的差距,但这不是坏事情,它会驱使你把事情做得更好,把自己变得更好。

学会与焦虑共处,在它跳出来的时候,知道用什么方法把它击退,就足够了。

如果你有同样困扰,希望文章对你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