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入心流,吝啬你的专注力,释放你的行动力

 昵称32901809 2019-01-09

进入心流,吝啬你的专注力,释放你的行动力


施主去庙里禅修,遇见了一位得道高僧,

问到:“大师,在您得道之前,都做过些什么?”

高僧说:“砍柴、烧水、做饭。”

“那您得道之后呢?”

“砍柴、烧水、做饭。“

“那您得道后,没有改变呀?”

高僧答:“改变了。

我得道之前,砍柴的时候想着烧水,烧水的时候想着做饭。

得道之后,我烧水的时候想着烧水,砍柴的时候想着砍柴,做饭的时候想着做饭。”

这个故事其实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在于他做的事情的大小,而在于他是否足够的专注。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进入心流,专注当下,释放能量。


进入心流,吝啬你的专注力,释放你的行动力


一、建立起仪式感,减少外在干扰

想要进入心流状态,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专注力仪式感,当你准备开始做一件事时,你在内心需要告诉自己,即将要进入这个状态,或者把自己幻想成某个角色。

例如:你健身时,就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彭于晏或张钧蜜,然后不断告诉自己,如果你是他们这点运动量就能达到效果了嘛?

这是一种角色抽离的仪式感。

同时你最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减少外在的干扰,这个空间就是能让你条件反射的在这个场景下,开始你的专注。

例如:你阅读就只在书房,每次当你踏入书房,你的身体就知道该进入专注的学习模式了。

而当你进入卧室,因为你从不把工作,学习带入其中,所以你进入到那个场景,身体本能的就知道该休息了。

其实专注力,就是竭尽全力的榨干自己当下时间的价值!

努力让当下的事,发挥最大的价值。


进入心流,吝啬你的专注力,释放你的行动力


二、匹配挑战难度,强化刻意练习

其次是在任务的选择上,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舒适区,人就会进入到自动驾驶的状态,会产生无聊空虚感,而过高的难度,又会让人产生焦虑和压迫感,前者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后者则让人始终想要逃避。

没有办法抛下焦虑的情绪,没有对目标的清晰追求都无法让我们进入心流。

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实际的能力,适当的挑战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刻意练习。

例如:你每次跑步只能完成3公里,然后就累的感觉自己无法完成更多了,其实这个时候是大脑在欺骗你,当你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行的时候,其实你还可以完成至少一半以上的任务。

只是大脑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让你误以为自己达到了极限,这个时候你不妨可以尝试下5公里,你会感受到多巴胺分泌后进入心流体验的快感,你不会感到难受,而是会有成就和喜悦。

不要为难自己,更不要低估自己。


进入心流,吝啬你的专注力,释放你的行动力


减少认知选择,投入全部精力

我们都知道自控力,意志力,精力,等等都像电池一样,是会不断消耗的。

乔布斯,扎克伯格,在穿着上都十分的朴素,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并不是关键的认知选择,他们不希望这类事情上消耗更多的精力以及选择认知。

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选择更少,选的更好呢?

1、每天早晨,将你一天的所有待办事项列出减少大脑的储存。

2、建立你的选择系统,作为你的行动原则,如:有楼梯,就不坐电梯,而不是去纠结选择。

3、找到你要做每件事的,关键最小步骤,如:减肥,关键最小步骤就是,控制热量、油、糖摄入。

4、把我们节省下来的认知能量,全部投入到我们最关键的问题上去,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玩过四驱车的人都知道,满格电的赛车风驰电挚,能量不足的电池只能闲庭信步。

同样是在一条赛道上,效率却相差太多。


进入心流,吝啬你的专注力,释放你的行动力


所以,稳定的情绪,清晰的目标,合适的难度,适当的技能,都是达到我们心流体验的关键类目。

想要始终获得心流,就要全方面的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冥想提高专注,OKR找到高度,刻意练习保持难度,来帮助自己持续精进。

吝啬你的专注力,才能释放你的行动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