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智渊:谈教育与人生

 阅读与探究 2019-01-09

 苏氏认为,校长要做教师的教师,这是最重要的,但校长同时也要做学生的老师,不是偶尔与学生呆在一起,而是在共同生活中长期做孩子们的朋友。有校长说太忙了,哪有时间?那么必得问自己:我的教师与孩子,是不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否重要,表现在你花了多少时间。

 

爱、信任之类,都既是姿态又是能力,不可混淆。也因此,爱和信任,都需要无止境的学习。这种学习,既是为学,即要有爱或信任之知识或能力,又是为道,既要不断地澄明自身以避免遮蔽。因此,爱或信任,都是需要终生予以持守和发展。“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许多时候,急切地希望别人说“我爱【信任】你”,乃是源于我们内心之恐惧。渴求外部肯定,源于对自我力量的不信任,而忘记了根本之肯定乃是自我肯定。敢于失去,才能真正得到;能承受孤独,始有真正的朋友;那些没有恨过的人,永远不会懂得爱;无原则讲究宽容的人,不要和他接近。

 

这些年,亲历或见闻了一些议事决策组织悖离初衷,将民主决策变成了单纯的投票,最终造成了一些荒谬的结果甚至使自身遭遇解体。所以网师议事会,实际上是在这些教训的基础上的继续探索。我认为关键不是投票,投票只是最终结果的体现。那么,网师议事会如何避免蹈覆辙?关键在哪里?

 

人必须为自身树立一绝对神圣之物,它超越我们的心灵,但又被放置入我们的心灵之中。这神圣之物可能是:上帝、道德律令、某种理想、显现于共同体中的某种崇高精神……因为神圣之物的树立或曰存在,人必须谦卑。人以自己的言行将神圣召回自身或显现出来,神圣者乃是神圣本身,人的意义即寓于此召回中,此即“人能弘道,道亦弘人”。

 

有人不断地言说神圣,企图借神圣的言辞来使渺小之自己变得高大,甚至变成“神圣者”,这是一种僭越。这种欲望一日不根除,神圣便一日不在场。努力地让自己变成倾听者,倾听神圣,并让神圣径由自己的言行,将真理一次次地说出。

 

《大话西游》的真正价值在于其语言风格:寓庄于谐,通过消解崇高、爱情、义气来显现崇高、爱情、义气;语言的反讽构成张力,与当代大陆话语的二重性相对应【有CCTV,就会有对CCTV的消解】;与现代人心理的二重性异质同构。

 

消费者姿态代替了学习者姿态,是目前学习的一大特征。前者要求知识服务和取悦于己并有当下实用之效果,催生了大量速成图书以及“大师”讲座满天飞的现象。后者要求以虔诚律己之态度挑战经典和谋求知识与存在之不同层次的深刻打通,因其难而从者寥寥。网师学习应属后者,但大不易。

 

你是否是学习者姿态?请自问:1、每年是否有三两本经典,各啃读过三五遍?2、啃读过后,书上是否留下学习的痕迹,满满地勾划与批注?3、啃读时,是否经常与自己的存在体验【从深层的存在之思,到各种职业实践】共鸣、联想、生发?4、是否自觉地运用重点啃读过的经典中的语言?

 

偶读到陈宁在《风格练习》中说:“飘泊的行旅生活其一好处,是让旅人明白,许多物事始终只是身外物,犯不着囤积成包袱。试过几趟越洋搬家,当能体会每次打包行囊的痛苦,到最后自会迫得人轻盈上路。”深以为然。甚至,连书也是负担,更多的东西,包括住房,哪有“非有不可”的道理?

 

我们都是普通人,是无权者,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们可以转播,转播,不断地转播……或许,微弱的力量,也有可能汇成强大的洪流,从而让死者稍感安息,让生者稍感安全。

 

我真正的烦恼是什么?如果说人在江湖,我最烦恼的是,作为一个闯荡江湖的人,我的剑远远不够快。不是别人说你快你就快,而是要自己真正地感觉到快,尤其是在交锋时。每次阅读一本艰难的书,或涉足一个领域,就是一次有一定长度的交锋。此时,自恋是没用的,关键是你的剑是否足够迅捷精确。

 

在当今,只要你拥有足够的资源,完全可以邀请最著名的那些教育演讲家、名师等等,迅速组装一场精致的培训或研修班。并且,形式上可以有无穷的革新:互动、体验、生成……这种培训在精巧的设计安排下,完全可能有震撼性的效果,让参与培训的人觉得受益无穷。只是,还少了点什么呢?

干国祥对话: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你内在结构的实质性成长,它们只可以引起、引发、点燃、熄灭,但它的向上转化,必然要靠时间来完成。只有持久地倾注于一个领域,只有持久地对某个领域某个问题保持着疑问和思索,那全新结构(也就是能解决问题系统)才能形成。【我知道我的这些简单的话,许多人也读不懂的。】

 

有一位向网师捐赠的学员发微信告诉我:“从领的第一份薪水开始,父亲就让我存百分之十做助人之用,这些年一直坚持。”之前,我只知道她不断地资助别人,周围的,网络中的。她也是教师,工薪族,前不久还为买房的补交款发愁。她居然默默而愉快地坚持许多年……

 

人不但依本能而活,而且依原则而活。有时德福难以双全,多数人便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明说原则,暗依本能。本能经常需要合理地满足,但给本能披上原则的外衣,是可耻的。本能者,名也,利也,福也;原则者,规则也,理想也,德也。

 

公事依规则,私事依亲疏。若无明确之原则,极容易公事依亲疏【包括诸种利害关系】以自利。久之,易生种种恩怨。恩怨积久,又以规则饰辩甚至于不自知,这是很常见的。依原则而行,每逢抉择,都是一次对原则的重新审视与理解,诚之敬之,一个人就立起来了,一份事业就立起来了。

 

如果我们要教育学生像数学家那样思考,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像化学家那样思考,像……,那么,我们自己就必须像教育家那样思考。能不能成为教育家,是造化,但是,是不是像教育家那样去思考,是姿态,是朝向。努力像教育家那样去思考,修炼有灵魂的技术!

 

有时,甚至经常地会处于愤怒与痛苦之中,愤怒较少而痛苦极多。愤怒,常源于他人之无知与狂妄,以及持续的品质低下,这是指他人与我息息相关的时候;痛苦,常源于不断地觉察到自身之无知与无力,以及持续的品质低下。年近不惑始多惑,那种始终站在起点处的感觉,是一种折磨。

 

人要学会很快地忘记自己的成绩或成就,否则,会妨碍不断地专注地投入新的游戏。何况,多数时候,我们的成绩或成就渺小得不值一提。

 

何谓向死而生?死,是存在中之否定因素,此因素显现,求生意志会激发生命的潜能,从而推动生命之更新调整以适应新的处境。无“死”之否定,生命便易麻木,从而远离仁。仁者,生机也。但是这种“向死而生”,乃是被动的。卓越者在安逸的环境中也会将“死”纳入自身以保持存在之生机或创造。 

 

为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道德”等名义抹平一切,才能避免自身平庸的难堪。所以王小波说:“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 ”“这种人士带给我们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在丰台二中,想得最多的是中学生的精神及思维塑造需要一种眼光,能提供一些让学生终生受益且难忘的课程:基于心理学的自我认识课程【解决自我认知及职业选择等】;民族及人类文学或文化经典的深入啃读以塑精神底子和深读能力;整合性课程以将破碎的知识纳入良好的更为根本广博的框架…… 

 

高中可选择的课程有:唐诗宋词课程;鲁迅课程;四大名著课程;自我认识课程或“理解生命”课程;普适价值课程或公民课程;儒道课程;文理整合性课程【例如借助《爱因斯坦的圣经》作为框架】;史政专题课程……选择哪些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有智力资源,但课程也将极大地促进专业发展。

 

人会犯错误,会走弯路,会经历失败,这是由人的有限性决定的【上帝不会犯错误】。从绝对意义上来说,因为死亡的限制,人必定失败。人的自由与尊严,是通过虽明知失败仍对抗失败而赢得的。但是,人的自由与尊严,只寄寓于深刻的失败中。充斥于生活中的大量的低级错误,对人生毫无意义。

 

一份真正伟大的事业,必定高于一切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必定会陷入无穷的东风西风的争斗。同样,每一个人都既是目的,又是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在某个时空中的具体实现,没有对大生命,对宇宙,对神性的敬畏与谦卑,必定滋生个人的狂妄。无法领悟这些,便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谦卑与意义。

 

对团队负责是与对自己的良心负责融合成一体的。在对团队不负责任的地方,人就听不到自己良心的呼唤,只听到自己的私欲披着道德的外衣发出的巧言。一个人在意识到个人责任感的同时,他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并体会团队对个人提出的规章和准则。【修改苏霍姆林斯基章句】

 

苏氏说:“实践证明,学校里进行的惩罚十有八九是不公平的。正因为绝大部分惩罚是不公平的,所以学生中就形成了一种看法,认为惩罚本身就是不公正的事情,学生不得不忍受罢了。”需要对惩罚本身进行持久的思考: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前后一致?是否基于学生的理解?是否避免随意?

 

在帕夫雷什中学,十年间,未教育好的孩子【主要是指德育方面不合标准,也有些存在学业问题】共有12人。【已经毕业或者中途辍学】苏霍姆林斯基将其中的9个人请到学校来进行坦率的谈话,并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在学校的教学车间教他们木工技能。这就是一个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

 

早年一些朋友已经成为名师,带着名课大江南北地做飞人;后来的一些朋友教室里做出点成绩,又飞来飞去“传播新教育”。沉下来,六年,为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太难了!没有两轮,很难成熟,但十二年太久,只争朝夕。因为张爱玲说过:“成名须趁早!”

 

许多人其实只有幻想而无梦想,喜欢幻想而恐惧梦想,但是,又时常将幻想称为梦想,并倾向于将别人的梦想称为幻想。

 

换个角度讲,一个大家更关注歌星而不是将军的社会,才是一个更健康的社会,才是将军们浴血奋战的目的。反之,则可能是一个军国主义社会或专制社会。其中的道理,想想是不是就明白了?

 

现在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语文教材,仍然是建立在旧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这导致了课程本身的少慢差费。近百年来认知研究的成果,并没有真正地转化为教材(或课程)编写中的生产力。建立在新心理学基础上的教材编写,至少目前仍然遥遥无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