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服中药加中药熏蒸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例临床观察

 金坛区 2019-01-09

作者 / 刘建东 唐莉莉 

辽宁省阜新市中医院全国中医泌尿系统结石病医疗中心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病因复杂,症状杂多,病程迁延难愈,容易复发。我们对本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口服中药加中药熏蒸坐浴,对36例病人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6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28~65岁之间,其中20~30岁5例,31~42岁13例,45~55岁12例。55~65岁6例。病程1~15年。其中1~4年10例,5~10岁11例。11年以上15例。


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检、前列腺液检查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其中症状阳性,直肠指检阳性,前列腺液检查阳性10例。症状阳性,直肠指检阴性,前列腺液检查阳性16例。症状阳性、直肠指检阳性,前列腺液检查阴性10例。合并慢性精囊炎1例,阳痿2例,后尿道炎5例,关节炎5例。


诊断标准


排尿方面: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夜尿,有的病人于大小便前后经尿道口滴出稀薄、清亮或乳白色液体。


疼痛方面:腰骶部和会阴部酸胀疼痛或耻骨上区不适,腹股沟、阴茎等处隐痛。


性功能方能:早泄、遗精、性欲减退或阳痿,部分病人有射精痛和血精。


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健忘、头晕、忧虑、乏力或记忆力减退。


转移症状:如关节炎、神经炎。


直肠指检:前列腺大小不等,表面不规则,部分腺体变硬或有小的硬结。大多有轻度压痛。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脓细胞10/HP以上。


治疗方法


湿热型: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或灼热感、睾丸坠胀、尿末有白色或浑浊分泌物滴出。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疗清热解毒、导湿渗浊。用八正散加减:车前子10克,萹蓄15克,大黄10克,甘草梢15克,滑石15克,萆薢15克,金银花15克,黄柏15克,土茯苓10克。


熏洗方:黄柏20克,野菊花20克,败酱草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


瘀滞型:以会阴部胀痛,小腹或阴囊部疼痛为主。腰酸乏力,血尿或血精。小便涩痛。直肠指检:前列腺质地较硬或有结节。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导滞通络。用活血散瘀汤加减:丹参15克,泽兰10克,赤芍15克,蒲公英10克,川楝子10克,桃仁15克,王不留行15克,败酱草10克。


熏洗方:赤芍20克,桃仁15克,大黄15克,土茯苓20克,丹参20克。


肾虚型: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早泄为主。偏阴虚: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偏阳虚: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直肠指检:前列腺手感松弛或小。偏阴虚,治以滋肾养阴,固摄下元,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克,黄柏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山药10克,熟地10克,山茱萸15克,芡实15克,覆盆子10克。偏阳虚:治以益肾温阳,固摄填精。用附桂八味丸加减: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山药15克,熟地10克,肉苁蓉20克,当归15克。


熏洗方:肉苁蓉20克,肉桂10克,杜仲10克,川断10克,山萸肉20克,仙灵脾20克,怀山药20克,石苇20克,熟地20克,桑寄生15克,车前子15克。


中药口服法:上述药物一剂水煎取汁300ml早晚两次分服。每日一剂。


中药熏洗法:上述药物水煎液约1500~2000ml,先熏然后坐浴半小时,每日2次。


临床加减运用:若前列腺硬者加三棱、莪术。腰痛者加杜仲、元胡、狗脊。性功能减退者加仙灵脾、阳起石、仙茅、补骨脂。血精者加知母、黄柏。另外禁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合理性生活。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直肠指诊:前列腺恢复正常,前列腺液镜检连续3次(间隔2周),符合正常标准(白细胞<6个/HP,红细胞消失,卵磷脂小体75%以上)。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直肠指诊:前列腺无明显肿痛。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白细胞<20个/HP,红细胞消失,卵磷脂小体50%以上)。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直肠指诊:前列腺较治疗前好转。前列腺液镜检结果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白细胞>20个/HP,红细胞<5个/HP,卵磷脂小体25%以上)。


无效:自觉症状、直肠指诊以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较治疗前均无改善。


治疗结果


治愈:9例。显效20例。无效7例。显效率:55.6%。总有效率:80.6%。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淋浊”、“肾虚”范畴。其病位以肾、膀胱、下焦为主。属实证者以湿热、瘀阻为多,呈虚象者以阴虚或阳虚也多见。其症候演变规律大多是湿热下注,气滞瘀阻、肾阳虚或阴损及阳。在临床中笔者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上述三型,根据不同证型辩证施治。因此,采用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瘀、补肾填精三法。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存在,局部腺体纤维化,药物吸收差,故口服中药同时采用中药水煎熏蒸坐浴,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旨在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