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之四十三

 盟府秘阁 2019-01-09
      中国古典家具掠影

    一.桌案类:

   壹.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的器物。

       民俗之四十三

      (1)方桌:面呈正方形的桌子,规格有大、中、小之分,结构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
              图为红木镶云石方桌。

民俗之四十三

       (2)一腿三牙:明清家具工艺术语。是无束腰桌子的一种形式。在明式家具中,有一种卓桌子,其四条腿中的任何一条,都和三个牙子相接。三个牙子即两侧的两根长牙条和桌角的一块角牙。故名谓一腿三牙。

民俗之四十三

   一腿三牙结构图。

民俗之四十三

       (3)八仙桌: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故汉族民间雅称八仙桌;是汉族传统家具之一。八仙桌结构简单,用料经济,一件家具仅腿、边、牙板三个部件。
               别名:俎(zǔ 古代祭祀时放 祭品的器物)
               起源:有虞氏时代(虞舜,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
               成型年代:明代

民俗之四十三

   (4)六仙桌:实际上是长方形,东西向一边坐一人,南北向一边坐两人。

民俗之四十三

     (5)四仙桌:是一种汉族家具。桌面比八仙桌、六仙桌小,桌边坐一人最舒适,故称“四仙桌”,多为80厘米见方。

民俗之四十三

    (6)圆桌:因其形状为圆形而称为圆桌。

民俗之四十三

    古典式圆桌。

民俗之四十三

   (7)供桌:厅堂上置于天然几前的一种长方形桌子,高度约与方桌相等。祭祀时常供设香炉、蜡竿和摆放供品,故名供桌。常与天然几、八仙桌和两只“独座”,或一对扶手椅构成一组家具。是苏州古典园林家具中常见的一种家具式样。
    图为寺庙的供桌。

民俗之四十三

     番莲三联供桌。

民俗之四十三

       (8)梳妆桌:亦称梳妆台。用来化妆的家具。

民俗之四十三

   (9)半桌:大小约为八仙桌的半个大小,所以得名为半桌。又叫“接桌”,每当一个八仙桌不够用时,便用其来拼接。
           图为榉木半桌。
 
民俗之四十三

     (10)月牙桌:明式圆桌有些多做成两张半圆桌合成,单独的半圆桌则称“月牙桌”。月牙桌也可单独使用。也可叫半桌。

民俗之四十三

      (11)条桌:桌面长宽超过3:1呈长条形的桌子,也有称条桌为长桌、条形桌的。

民俗之四十三

         (12)六角桌:六角形的桌子。
                    图为六角桌和六角凳。

民俗之四十三

      (13)炕桌:一种我国北方的家具。和普通桌子的形状相同,四条腿,高约20-40厘米。供人们在床上吃饭,写字等时使用。
                图为描金龙纹炕桌。

民俗之四十三

        (14)酒桌:桌面多起一道阳线,叫做“挡水线”,用作阻挡酒肴倾撒,流沾衣襟。此种家具为案形结构,北京匠师却称之为“桌”,是少有的例外。  

              民俗之四十三
    
     (15)案桌:古时候用来供奉或是办公用的一种狭长型的桌子。

    民俗之四十三

          (16)象棋桌:桌面是象棋盘的桌子。
   
民俗之四十三

    (17)围棋桌:桌面是围棋盘的桌子。

民俗之四十三

         (18)琴桌:安放古琴的桌子。或叫“琴几”。

            贰.几:小或矮的桌子。

民俗之四十三

    (1)炕几:是在炕上使用的矮形家具、炕案较窄,放在炕的两侧端使用。
     炕几、炕案也属于矮形桌案,但比炕桌窄得多,通常顺着墙壁置放在炕的两头,上面可以摆陈设或用具。这样的布置,在故宫原状的陈列室中是屡见不鲜的。
    北方一般家庭,则将被子叠好后,放在其上。至于炕几与炕案的区别,在于几指几形结体,由三块板构成,或腿在四角,如条桌之形;案指案形结体,四足缩进,不在四角。

民俗之四十三

                    炕几。

             民俗之四十三

    (2)香几:古代承放香炉用的家具,因置香炉而得名,一般家具多作方形或长方形,香几则大多为圆形,较高,而且腿足弯曲较夸张,且多三弯脚,足下有“托泥”。香几不论在室内或室外,多居中设置,无依无傍,面面宜人观赏。
  香几大多成组成双使用,说明了香炉不仅是置香炉之用,也是点缀文人雅室的艺术品。

                                 民俗之四十三

                                                   黄杨木根形香几。

                民俗之四十三



                             民俗之四十三

       香几各部位名称祥解:

    1.几面:圆形,因为独立摆形,其造型不应具有方向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很完整。
    2.龟足:从南宋以来托泥之下还常有小足与地相接,小足形同海龟,外观活泼,也可以起到通风作用。
    3.蜻蜓腿:因其外观像细长的蜻蜓足而得名,腿足上宽下细呈“S”形,至脚头带弯外翻,形式柔媚而带有弹性,有时也被称为“螳螂腿”。
    4.圆珠:几腿下踩着的部分,即圆珠雕饰,并与托泥相接。
    5.膨牙板:高束腰下连接几腿的部分,一般雕饰为各种形状。雕饰的膨牙板一般以插肩与几腿相连,饰明式家具常见的样式。

       民俗之四十三

      (3)茶几:一般分方形、矩形两种,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几,用以放杯盘茶具,故名茶几。茶几的材质有很多种,木质、大理石、玻璃等都是常见的材质。

民俗之四十三

      (4)花几:又称花架或花台,大都较高,它的用途主要是承托花盆、盆景,常置于纱槅前的天然几的两侧,或置室隅。高1.66米或1.66米以上。花几比茶几出现得晚。到了清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出现这种细高造型的几架。到了晚清,花几非常盛行,现在流传于世的花几大多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花几的式样较多,不仅有圆,有方,有高有矮,而且根据花盆、盆景的需要,还有各种小花几,有的称之为座子。产品属“小件”

       叁.案: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
    案与桌的最大不同,在于腿子和面的关系。桌的腿子与面成直线,多为直角。喷面极少,即使有喷面,喷面尺寸也小。而案则不同,腿子大多缩进桌面。案在明式家具中,也是一个大家族。形式多样,有平头案、翘头案和架几案等。
    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几案类的家具了,不过那是不叫几和案,而是叫俎,所谓俎,其实就是中国先民在祭祀时切牲和陈牲时用的器具,是古代的一种礼器,学者普遍认为它是几案类家具的祖先。《礼记.明堂位》中记载在舜帝的时期就已经有俎了。

民俗之四十三

     (1)平头案:案面平直的条案名曰:“平头案”。明式家具中平头案的式样较多,也都讲究,其特征就是案面平直,两端无饰。平头案的式样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卯榫结构、装饰,以及局部处理上,可说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家具。

民俗之四十三


         图为战国时的青铜俎,是祭祀时摆放供品用的,它是案的祖先。

民俗之四十三

      (2)翘头案:作为几案类家具中的一种,得名于它的案面两端向上翘起。在中国的传统家具中,它看起来不同于其它类的家具,它轻灵、飘逸、优雅而又不失庄重,就仿佛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君子。

民俗之四十三

   (3)架几案:是案的一种,是一种狭长的家具。架几案名称中的“架几”二字,可谓是十分的形象,“架”是指两几共架一块案板,“几”,却是十分熟悉的名称,先有香几,原为焚香之用,后随着使用功能的变迁,也可摆放其他物品,形式也随着变为方材。入清以来,又出现茶几,但稍矮,多放在两把扶手椅之间。随后又有了花几,流行于清中晚期。而两几共架一案的新型家具架几案则在清中晚期流行。从清代《则例》和为宫廷陈设档册中,得知当时称架几案为“几腿案”。此名后来虽不通行使用,但就其构造来说,倒是颇为确切的。
    在古代,架几案的用途其实有二:其一为读书人架书,历来受文人的宠爱。其二是放香炉等。尺寸硕大、选料名贵、装饰华美的大架几案只有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中南海等处才有。尺寸硕大的架几案极为沉重,仅桌面的面板需要几个小伙子才能搬起来,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家具中的“巨无霸”。

民俗之四十三

    (4)炕案:是在炕上使用的矮形家具。凡腿足缩进安装,作案形结体的叫炕案 。长条形的炕案,一般是摆在炕床的两侧靠着山墙,上面可以堆叠被褥,以供随时取用。炕案的造型与各种条案翘头案基本相同,这种夹头榫式的炕案更是常式。

民俗之四十三

     (5)书案:长形的书桌。
              案与桌的区别:在古代,案一般是用以书写绘画用,而桌多用于用餐、饮茶等。 
              图为红木书案。

民俗之四十三

           下卷式几形书案,简洁明快。

民俗之四十三

      中式书案,造型凝重,功能众多。

               民俗之四十三

      (6)画案:一种尺寸较宽大,主要供写字作画用的案型家具。画案大多不做“飞角”,属平头案。
      图为清紫檀雕水龙纹有束腰几形画案:腿足向外弯又向内兜转;但并不位在四角,故虽接近鼓腿彭牙式而实不相同。足下有横材相连,横材中部向上翻出由海水纹组成的云头,故其造型实吸收了带卷书的几形结构,在画桌中是十分罕见的变体。除桌面外,遍体雕水龙纹、海水纹大小相间,随意生发,铲地浮雕满饰海水龙纹,龙纹转合平整如一,龙首丰满圆润,龙发飞缕飘飞。
       
民俗之四十三

       天下第一大画案:这个画案为澳大利亚红铁木,长约13.8米,最宽处直径约2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画案。原木构造,不加修饰 。
       现存于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江淮文化园内。

  民俗之四十三

             

     (7)条案:一种长方形的承具,与桌子的差别是因脚足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故称“案”而一般不称“桌”。条案也是各种长条形几案的总称。如书案、平头案,翘头案等。
        是一种狭长的桌子,长一丈左右,宽一尺多,放陈设品用。 

     二.椅凳类: 

    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初名为胡床或马扎,直至唐明宗时期开始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到宋代出现交椅,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成语正襟危坐也是源于历代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

         民俗之四十三

     1.胡床:(即马扎) 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民俗之四十三

        三联式胡床。

民俗之四十三

     2.交椅:因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状,故名。据资料考证,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
        功能:行军打仗、打猎时供地位高者使用。
        图为清皇宫用花梨木麒麟交椅。     

民俗之四十三

       3.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它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而采用四足,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

民俗之四十三

      4.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官帽椅分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
     (1)南管帽椅:(四不出头)南方制作的一种官帽椅,搭脑左右和扶手前端不出挑,故称南官帽椅。其中,有许多是我国明式家具中椅子的代表样式。
  
民俗之四十三

       (2)四出头管帽椅:是一种搭脑和扶手都探出头的椅子,其造型像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是家具档次的象征。此种形式的椅具始于宋元时期。所谓“四出头”是指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左右扶手前端出头。其标准的式样是后背为一块靠背板,两侧扶手各安一根“连帮棍”。是我国明式家具中椅子造型的一种典型款式。
    明式家具以清新素雅、简练概括而取胜,因此在古家具市场中,一直流行着“十清不抵一明”的说法。  

                          民俗之四十三

        5.太师椅:最早使用于宋代,原为官家之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放在皇宫、衙门内便带官品职位的涵义,放在家庭中,也显示出主人的地位。太师椅最能体现清代家具的造型特点,它体态宽大,靠背与扶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围屏。太师椅是中国唯一一种以官衔命名的家具,其他家具都是以其外形特征或功能特征来命名。 
          起源:宋代张瑞义的《贵耳集》载:秦桧坐在那里一仰头,无意中头巾坠落。吴渊看在眼里,便命人制做了一种荷叶托首,由工匠安在秦桧等人的椅圈上,太师椅由此产生。 

               民俗之四十三

                      太师椅,

民俗之四十三

      6.玫瑰椅: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常见的式样是在靠背和扶手内部装券口牙条,与牙条端口相连的横枨下又安短柱或结子花。也有在靠背上作透雕,式样较多,别具一格。是明式家具常见的一种椅子式样。
    玫瑰椅分为7个种类,分别是:独板围子玫瑰椅、直棂圈子玫瑰椅、冰绽纹围子玫瑰椅、券口靠背玫瑰椅、雕花靠背玫瑰椅、攒靠背玫瑰椅、通体透雕靠背玫瑰椅。
    玫瑰椅在古典座椅中属于知性文雅的代表,造型通透轻盈、空灵飘逸,宛如清水出芙蓉,与历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备受古代才子们的喜爱,故玫瑰又有一名曰:“文椅”。不过,此“玫瑰”非象征着浪漫的玫瑰花,而是美若瑰玉的“玫瑰”,与名字匹配的是,玫瑰椅也是古代小姐闺房的御用座具,因此还有一种名称曰:“小姐椅”。
    图为金丝楠木玫瑰椅。

民俗之四十三

       7.躺椅:为清代出现的具有新样式与功能用途的家具之一。别称,“睡前椅”、“暖椅”、“逍遥椅”、“春椅”“贵妃椅”等。

民俗之四十三

       8.灯挂椅: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椅式,五代时期已经出现。是靠背椅的一种款式,其搭脑两端挑出,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

民俗之四十三

      9.宝椅: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椅子。宫廷中称之为“宝座”。多陈设在各宫殿的正殿明间,为皇帝和后妃们所专用。有时也放在配殿或客厅陈设,一般仍放在室内中心或显著位置。这类大椅很少成对,都是单独陈设。
    宝椅的造型、结构和罗汉床相比,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体较罗汉床小些。有人说它是由床演变而来的,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宝座大多以紫檀制作,取材厚重,造型庄重,雕饰精巧,为使用者增添威严之感。清式宝座的特点是尺寸大,结构复杂,用料规范,做工精巧,装饰瑰丽。宝座上下内外,或浮雕、或透雕各种吉祥纹饰,显现出皇家的尊贵和豪华气派。

民俗之四十三


    10.皇宫椅:产于清朝皇宫,是皇帝专业御制。它以雕龙画凤为主,是社会等级制度的象征。它海雕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也由固定的两张发展到六件套、十件套等十几种规格,用材方面有黄花梨、紫檀酸枝、楠木等材质。

民俗之四十三

    

    11.逍遥椅:逍遥椅类似躺椅,其用料很广,硬木、柴木、竹子等都可用于制作逍遥椅,这种椅子底部呈弧形,可以前后晃动。

民俗之四十三

      12.统碑椅:古代一种单靠背、无扶手的椅子的名称。它比灯挂椅的后背宽而直,但搭脑两端不出头的椅子叫“一统碑”椅,言其象一座碑碣。南方民间亦称“单靠”。 一统碑椅始于明代而盛于清代,它的主要特征是椅背与椅面之间呈直角,椅背与后腿足连作一体,上下宽度一致,搭脑两端不出头,后背长方而挺直呈笔直状,形如古代碑碣,也被称作“一统碑椅”,简称“一统椅”,南方又俗称“单靠椅”,后面修长的民间俗称“高靠椅”,一统碑椅适用于靠墙并列陈设使用,通常为二椅一几模式。

    凳子:其前身是马扎,在民间的称谓叫杌
[wù]凳。最初用来踩踏上马、上轿时使用,所以也称马凳、轿凳。民间俗称的名字中,还有“武凳”,因为习武之人坐如钟,不需要倚靠什么,因此得名。凳子用料简单,用途广泛,所以比椅子流传的数量大。凳子的形状很丰富,出现的早期是长方形,一直延续到明代,到了清代变成方形,还出现圆形、扇面形、梅花形、六角形的凳子。       
 

             民俗之四十三

      1.圆凳:也叫圆杌,是一种杌和墩相结合的凳子,多带“束腰”,用料较珍贵,如红木、楠木。圆凳的凳面变化较多,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等。

民俗之四十三

      2.方凳:东汉末年,西北民族进入中原,一种名叫“方凳”的高型坐具随之流入。比如明代方凳,有的是一色木制,有的则在凳面镶嵌大理石,还有的采用丝绳、藤条编织软芯,这是考虑到炎炎夏日坐起来清爽宜人。方凳可以与方几、方桌搭配使用,在古代众多家具中十分重要。   

民俗之四十三

     3.绣墩:又称坐墩,因常有铺锦披绣的,故亦称“绣墩”。它是中国古董家具凳具家族中最富有个性的坐具,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其造型尤似古代的鼓,故又叫“鼓墩”。又叫鼓凳。绣墩与凳的最大区别是:没有四条“腿”,而采用攒鼓的做法,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腰鼓形。墩,在汉代时已经出现,以前多用竹藤制作而成,后来才在墩面上装饰绣套,而成为“绣墩”。我们的家具一般都是方形,屋里会感觉缺少变化。有一个圆形的家具,会在陈设上富于变化,视觉非常舒服。但鼓凳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因为是鼓形,非常容易翻倒,坐的时候要极为小心。

民俗之四十三

       4.春凳:能叫“春”(凳)的,自然与情爱有关。古时候,江南地区的人喜欢把这种两人凳叫做春凳,通常,有人家嫁女儿时,这种凳子会被贴上喜花,上面放置锦缎被褥,作为嫁妆抬到夫家。

       民俗之四十三

       5.脚凳:最矮的一种凳子叫脚凳,也叫脚踏,踩在脚底下,最符合它的原始功能。

民俗之四十三

         6.扇面凳:属于组合凳,由数个凳子组成扇面形。

民俗之四十三

        7.梅花凳:面呈梅花形,故设有五脚,造型别致,精工考究,是一种颇有特色的凳子。梅花凳式样较多,做法不一,其中以鼓腿彭牙的、设置托泥的最为复杂。
           图为梅花桌和梅花凳。

       民俗之四十三

        8.六角凳:凳面为六角形。
           图为鸡翅木六角凳。  

民俗之四十三

      9.滚凳:古人很聪明,在脚踏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凳子,叫滚凳。凳子中间有四个轴可以转动,可以按摩脚底。当时的读书人,一边写文章,一边把脚在上面来回搓动。

     三.床榻类。

    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匠师们称之“独睡”,北京匠师则称只有床身,上无任何装置的曰“榻”。
    在汉代,榻身窄而长,可坐可卧,专供休息与待客用。
    “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
    明式的榻,以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为常式。
    清代的榻主要分为有围子和无围子两种。
    榻在民国有了一种专门的用途,就是供吸鸦片的人躺卧称“鸦片榻”。
    榻可内可外,有长有短,有屏无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家具之一。

 民俗之四十三

                     

                            

民俗之四十三

                                 榻。

                  民俗之四十三

民俗之四十三

民俗之四十三

        1.屏风榻:带有屏风的榻。

民俗之四十三

      2.美人榻:汉族卧具。古代专供妇女小憩用的榻。又称“贵妃榻”。制作精良,形态优美,故名。面较窄小,可坐可卧。江南一带称“小姐榻”。
    如果说罗汉床是中国古代社会男人的专用榻,那么美人榻就是女人专用的床榻。
    美人榻形式繁多,有只有靠背没有围栏的,也有连围栏都没有的。
    “美人榻”一般放在书斋或亭榭间,供人小憩之用,它的舒适小巧,古典华丽。

民俗之四十三

    3.弥勒榻:汉族卧具,即矮榻。亦称“短榻”。一般尺寸较短小,较低矮,榻身上安置三面围子或栏杆的木榻。最初多置于佛堂书斋之中,用作静坐习禅或斜倚谈玄。后主要用于坐卧或日间小憩。用于坐禅习静的一种短榻。如弥勒佛坐榻状,故称。

    床:是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

   1.杌床:一种用绳编制的轻便坐具。

民俗之四十三

      2.罗汉床:名称俚俗,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腿弯曲度大,兜转力,俗称“香蔗腿”。罗汉床一直是备受欢迎的实用家具。

民俗之四十三

        紫檀嵌瓷心罗汉床。

民俗之四十三

           雕龙罗汉床。

民俗之四十三

          狮子罗汉床。

民俗之四十三

      竹编罗汉床。

民俗之四十三

     3.架子床:汉族卧具。床身上架置四柱、四杆的床。有的在两端和背面设有三面栏杆,有的迎面安置门罩,更有在前面设踏步并加设—罩(拔步床)等。式样颇多,结构精巧,装饰华美。装饰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马山水等为题材,含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风格或古朴大方,或堂皇富丽。
       图为 清黄花梨四柱架子床。

民俗之四十三

     月洞门架子床。

民俗之四十三


民俗之四十三

           六柱架子床。

民俗之四十三

        12柱架子床。

民俗之四十三

       5.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在《鲁班经匠家境》中被分别列为“大床”和“凉床”两类,其实是拔步床的繁简两种形式。拔步床为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拔步床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间“小木屋”,从外形看似把架子床放在一个封闭式的木制平台上(这种平台北京或称“地平”)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有的还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回廊,虽小但人可进入,人跨步入回廊犹如跨入室内,回廊中间置一脚踏,两侧可以安放桌、凳类小型家具,用以放置杂物。这种床形体很大,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虽在室内使用,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温暖而多蚊蝇,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蚊帐。
    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拔步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



          
民俗之四十三

          拔步床

民俗之四十三

            

        6.千工拔步床:明代晚期,在江南一带的富贵人家中非常流行一种千工拔步床,这种制作繁琐、体形巨大的床又叫千工八步床、千工踏步床。 
    “千工”是指制作这样的一张婚床需要花费工时有千工之多,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制作好,可见其做工之奢华、费工之浩大。。古书上记载,“拔步”就是抬腿的意思,跨好几步才能上床,充分显示了这种床的尊贵魅力,也非常奢华地保护了个人隐私。 

    
    四.柜橱类:

    柜:盛放衣物、书籍、文件等用的器具,方形或长方形,一般为木制或铁制 。

民俗之四十三

      1.亮格柜:亮格是指没有门的隔层;柜是指有门的隔层,故带有亮格层的立柜,统称“亮格柜”。亮格柜是格与柜的结合体,下部对开两门,门上装铜饰件。柜门的上面平装抽屉两具,再上为两层架格。后背镶板,两山及正面透空。有的在两山及正面各装一道极矮的围栏,或在左右及上沿装一壶门式牙板。一般厅堂或书房都备这种家具。亮格通常有券口牙子和栏杆花板作装饰,是明式家具中一种较典型的式样。
       图为亮格柜,上格一面封闭。

民俗之四十三

       上格全敞亮格柜。

民俗之四十三

                            亮格柜:上格三面封闭。

                    民俗之四十三

                                        黄花梨“卍”字形亮格柜。

民俗之四十三

       2.万历柜:亮格柜的一种,是唯一有固定名称的明代家具。万历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这个柜子有一个很奇特的名字,南方人叫它鸡笼橱,北方人起的名字很幽默,叫气死猫。这种家具最早是为厨房设计的,可以防止食物变坏、变质。过去为了延缓食物变质,就要把食物搁在通风处。
    但是为什么叫鸡笼橱、气死猫呢?因为视角不同。鸡笼橱是南方人的视角,他是站在屋里向外看,说鸡笼给关在里头了,这个是鸡笼橱;北方人的视角是由屋外向里看,猫想吃你那点儿剩饭,又吃不着,只能在外头,就叫气死猫、憋死猫。古代人想象力挺丰富,也很幽默,想出这么一个比喻。     

民俗之四十三

       3.圆角柜:柜顶转角呈圆弧形,柜柱脚也相应的做成外圆内方,四足“侧脚”,柜体上小下大作“收分”,一般柜门转动采用门枢结构而不用合页。是一种很有特征的明式家具。圆角柜全部用圆料制作,顶部有突出的圆形线脚(柜帽),不仅四脚是圆的,四框外角也是圆的,故名圆角柜,也可称为“圆脚柜”。
    朝代:明朝

民俗之四十三

       4.方角柜:基本造型与圆角柜相同,不同之处是,柜体垂直,四条腿全用方料制作,没有侧脚,一般与柜体以合页结合。方角柜的体形一般是上下同大,四角见方,门的形式如同圆角柜,有硬挤门和安闩杆两种。柜顶没有柜帽,故不喷出,四角交接为直角,且柜体上下垂直,柜门采用明合页构造。
    方角柜常见的有“一封书式”和“顶箱立柜”两种,前者顶部无箱;后者有箱,并与柜子成对组合,故也称四件柜。四件柜大小相差悬殊,小者炕上使用,大者高达三四米,可与屋梁齐。简称“立柜”。

                  民俗之四十三

       大方角柜:(黄花梨123.5×78.5cm高192cm) 
        这是一具比较罕见的大型一封书式方角柜,有闩杆,有柜膛。大框及柜门边抹一律用素混面,但起边线,正面及两侧牙条锼出壶门式曲线。这些造法常见于圆角柜,而很少见于方角柜。后背糊布髹黑漆,断纹细而密。它造型雄伟,而其细部又极圆熟,故古趣盎然,耐人观赏。

民俗之四十三

         顶箱立柜:是较大型的立柜,柜顶都置顶箱,构成叠式柜,故称作“顶箱立柜”。顶箱柜是中式家具中的大件。出现在明后期,盛于清代。由顶柜和底柜两部分组成,可为一对组合排放,也可拆分为左右各一。明式顶箱柜多为黄花梨制作,其将明式家具简洁的工艺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清代顶箱柜多为紫檀柜。当代仿明式顶箱柜一般用黄花梨或香枝木制成。

民俗之四十三

         5.书柜:榆木书柜三件套。

民俗之四十三

      6.翘头柜:
     这件红木双门双抽屉翘头柜,又称联二橱柜,原存北京紫禁城,它是一款经典的早期形制的柜橱,后经辗转现收藏于英国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此类翘头柜,旧时用来供奉菩萨或佛像、摆设香案用品。

    民俗之四十三

      7.阶梯柜:一种组合柜,由低到高,像阶梯一样。

           橱:一种收藏、放置东西的家具,前面有门。

民俗之四十三

      闷橱:有案面,以摆放器物;有抽屉,以盛放日用品;有闷柜,以放置非常用品。基于此,我们可以简单地称其为三有。闷橱,是案与柜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家具中功能最周全者。在众多的明代刻本版画里看,作为卧室用具,它通常的功能多为女性使用的梳妆台。而梳妆台、奩盒等是女性出嫁嫁妆的必备之物,闷橱上或放箱只,或放撢瓶、时钟、帽筒、镜台之类,用红头绳绊扎。 
    
民俗之四十三

           联三式闷橱。

      五:架具类:

          民俗之四十三

        1.架格:明式家具中立架空间被分隔成若干格层的一种家具,主要供存放物品用。其中间设有背板和按上券口牙子的较考究。

民俗之四十三

         2.多宝格:又称"百宝格"或"博古格",是专为陈设古玩器物的。多宝格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格内做出横竖不等、高低不齐、错落参差的一个个空间。它是进入清代才兴起,并十分流行的家具品种。
    从造型上划分,有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瓶形、八方形以及月洞式等异形类。
    从材质和工艺方面划分,有紫檀、黄花梨、酸枝木等红木类,榆木、楸木等柴木类,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等金漆镶嵌类。
    图为黄花梨月洞门博古架。
民俗之四十三

         非洲花梨扇形博古架。

       民俗之四十三

      3.镜台:也称“鉴台”。镜奁很大,并可以储藏装饰品,上可架镜,故名镜台。在先秦时,只有达官显贵才能用,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民俗之四十三

        4.面盆架:有三足、四足、五足和六足等不同形制。直足的上端常有雕刻,如净瓶头、莲花头,坐狮等,六足的有些能折叠。结构均与古代故架十分类似。
            图为四足面盆架。

民俗之四十三

      面盆架。

                                               民俗之四十三

                       5.灯台:是古时室内照明用具之一,用来放置诸如"蜡烛"之类的照明工具的物品,有石制、金属制、木制等等,种类繁多,造型多样。

民俗之四十三

          6.承足:(脚踏)今通称“脚蹬子”,古称“脚床”或“踏床”,是我国古人在坐具前放置的一种用以承托双足的小型家具。宋、元以来,常和宝座、大椅、床榻组合使用。

                                   民俗之四十三


   7.衣架:是用来搭披衣衫的架子。有素衣架和花衣架两种。
    古人衣架,多采用横杆形式,两侧有立柱,上下承木墩底座,两座之间有横板或横枨,立柱顶端安横梁,两端长出立柱,尽端雕出龙凤纹或云头之类。横杆之下安中牌子,上有透雕装饰,主要起固定作用。衣服脱下后就搭在横杆之上。

   六:杂项类:

    壹.置物类:包括书箱、衣箱、官皮箱、百宝箱、文具箱、药箱、印匣、都承盘、提盒等。

民俗之四十三

    1.书箱:盛书的箱子。

               民俗之四十三

民俗之四十三

       2.衣箱:传统衣箱一般为板式结构,上开盖,正面有铜饰件,钉鼻钮可以上锁,拉环在两侧。衣箱专供存放衣服用的庋(guǐ)具。 
    戏剧衣箱分类: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
    图为雕花樟木衣箱。

民俗之四十三

       3.官皮箱:明式小体积箱类家具中设计尤其巧妙的要数官皮箱。它形体不大,但结构复杂,是从宋代镜箱演变而来的一种体量较小制作较精美的小型庋具。
    “官皮”二字何来?
    官皮箱并非官用,亦不是皮制,通常是指一种体型稍大的梳妆箱,一般由箱体、箱盖和箱座组成。箱体前有两扇门,内设抽屉若干,箱盖和箱体有扣合,门前有面叶拍子,两侧安提手,上有空盖的木制箱具。
    根据考证,官皮箱诞生在明代,的确是官家用品,也是牛皮所做,其形很特别,类似于棺材的模样,主要用来盛装贵重物品、官方文件或者是文房用具。设计成棺材造型则主要是用于防水,以免雨水打湿箱内物品,由于其携带方便,常用于官员巡视出游之用,故匠师俗称“官皮箱”。

民俗之四十三

       4.百宝箱:指装各种珍宝的箱子,也称首饰箱(匣子)制作精巧。

             民俗之四十三

                 5.文具箱:亦称文具匣。专门存放各类文具用品的器具。

民俗之四十三

         6.药箱

民俗之四十三

        7.印匣:印章盒。 存放印、玺的盒。有官印匣和玺匣。(专为放皇帝玉玺的盒子)

                 民俗之四十三

                      玺匣。

民俗之四十三

    8.都承盘:又写作“都丞盘”、“都盛盘”或“都珍盘”,意思是一盘可以承放多种东西。都承盘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单层的,显得简约大方。有的是多层的,还带有抽屉,更加美观实用。一般四周都做有栏杆,流露出一丝古韵人文气息。

民俗之四十三

      9.提盒:为古人存置物品之器,因其以提梁托盒而被称之为提盒。至明代长方形提盒样式基本固定下来,为送食品及其它小型货物而备。在古代,提盒也叫“状元箱”,一般饰民间女儿的陪嫁,寓意着下一代像状元一样有出息。

      贰.屏风类:包括地屏、床屏、梳头屏、灯屏、挂屏、曲屏风等。    

民俗之四十三

      1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
    屏风在三千年前的周就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作为名位和权力的象征。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后面的,称为“斧钺”。它以木为框,上裱绛帛,画了斧钺,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
    屏风的制作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立式屏风、折叠式屏风等。后来出现了纯粹作为摆设的插屏,它娇小玲珑,饶有趣味。
    按形制划分,屏风有插屏(亦称座屏)、折屏(又称曲屏)、挂屏、炕屏、桌屏(亦称砚屏)。
    按材质和工艺划分,屏风有漆艺屏风、木雕屏风、石材屏风、绢素屏风、云母屏风、玻璃屏风、琉璃屏风、竹藤屏风、金属屏风、嵌珐琅屏风、嵌磁片屏风等。

民俗之四十三

       2.座屏:即插屏式屏风,是把把单独屏风插在一个特制的底座上。座屏有独扇、三扇、五扇等奇数规格。独扇座屏与底座可连可卸,可卸的称为“插屏式座屏风”。座屏,由插屏和底座两部分组成。插屏可装可卸,用硬木作边框,中间加屏芯。大部分屏芯多用漆雕、镶嵌、绒绣、绘画、刺绣、玻璃饰花等作表面装饰。

  民俗之四十三

                             

        3.梳装屏:用于梳妆用的小型屏镜。

民俗之四十三

       4.地屏:分为座屏和落地屏。落地屏一般体型大,置于大厅堂正中。
         图为落地屏。

民俗之四十三

    5.床屏:置于床前的屏风。形体较小,多与床榻结合使用。



民俗之四十三

      6.挂屏:为明末才开始出现的一种挂在墙上作装饰用的屏牌,大多成双成对,四扇为四条屏。到清后期此种挂屏十分流行,至今仍为人们喜爱。

民俗之四十三

      7.灯屏:为灯遮风的小屏风。

民俗之四十三

      8.桌屏:摆在桌上作为装饰的小屏风。也叫桌面屏风。

民俗之四十三

        10.炕屏:(砚屏)种炕上陈设的作装饰用的屏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