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曲解了《孔乙己》

 布衣i 2019-01-10


文/大海


上中学的时候,读到了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篇文章,严格地说,不是自己读,是老师的在教读。就是说,老师说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学生就跟着老师说。


后来的日子,再读《孔乙己》,总是感到意犹未尽,可是,老师当年的教读,就是不让人置疑,就是板上钉钉,无可辩驳。想了多少年,还是不服气,不说出来,如哽在喉。


说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就是控诉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怎么说,我也不同意这种论断,鲁迅先生也一定不是表达的这种意思。千年前中国发明的这一考试制度,到近代逐渐推广到世界,普遍为世界文明接受,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智慧发明,怎么在这里就一杆子打倒了?说不通。


我认为,鲁迅先生写此文应该有如下的含义:


1.读书是好事大事,然事有两面,读书人千万别读愚了;

2.象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做学问还是认真的,可是没派上用场,是个人 、还是社会原因,读者自己思考好了;

3.也是作者对一个读书人,坠落潦倒到如此下场地同情与惋惜。


我实在想不出,老师教读的中心思想能列为第四种含义。


我的读书时代,老师的教读,为普遍所接受,没人去置疑,也不容置疑。这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固化的头脑,有人给思维,懒得思维,不用思维,有成套的概念在头脑中储存着,拿出来就用。一个声音,一个论调,一言堂。悲哀啊,一个不想思维的民族、不想动脑的个人,将走向何方,还用说吗?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网上看到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二十多年前,一支科考队在一个科学家的带领下,去到一沙漠绝境考察,眼看到了水尽粮绝的地步,这位领队人固执地不让向后方救援,说这花费太大,运一吨水得几千块,坚持找水。队员这时意识到,这样坚持下去,都得一死,迫使他们做出一个残忍的决定,共同杀死了这个领队人。谎报领队人失踪,然后,向后方求救,结果都得生还。不管故事真假,这种处事逻辑是对头的,但是,太残酷。当一个人处于特殊地位,又固执己见,面临的选择是,或者是都去死,或者是一人死众人生。


读书别读愚了,这才是鲁迅先生痛彻心扉的警告。书是人类智慧的载体,要靠读书人来传承。千万别抵制文明,要分清什么是文明。共产主义的梦想,追求的就是高度的文明,切莫空谈。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去抵制世界文明,就是往愚昧无知的地狱里钻。连教书人,读书人都糊涂了,我们还有啥希望?为往圣继绝章,为万世开太平,读书人承载着多大的责任啊。



我不知道那些误导读书的人,是不是别有用心,还是一时糊涂,但是我明白别跟着人瞎哄哄,一群那个时代被训成头脑固化的人,也该醒了。我也知道社会意识一但在头脑中形成就很难改变,比如,缠脚摧残了女人们几千年,提倡放脚时,有人放声大哭舍不得;比如,一个地方的地名更改以后,过了十年二十年,人们还是顺口习惯地叫着老地名。


难以改变的意识其实最好改变,转过来就是了,想不通就听听人家怎么说,别自以为是,别死不回头。不象是一条路改道,要花费很大的功夫,转变观念,就看你愿意不愿意。鲁迅先生也热讽过,看事物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会明白先生究竟想的是什么。


以《孔乙己》就是控诉科举制度立意,这篇文章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因为立意就是错的,拿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开涮,有啥意思。以这种理念去读《孔乙己》,要读坏了多少人的头脑。先生在世,肯定会再写一篇《我写孔乙己的原意》,或者是《你们连孔乙己都读不懂?》,号称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连一篇白话文《孔乙己》都读不懂,不会吧。有人别有用意,有人推波助澜,有人不得已而为之,有人盲从,合在一起,干的都是些什么?


唱歌有多种调子才好听,读书要读出多种意义来才叫读书。事先定一个调子,甚至定错了,还读的什么讲的什么?读书是为了快速获得更多的间接智慧,开发脑力的潜能,还是锻炼人的脑力的体操活动,读中开动脑子梳理见解,这脑子就越用越活,读书不让头脑去思维,告诉你读的是什么就行了,能健脑吗?只会人云亦云,这不是在培养弱智?


可惜,到如今,我们还是这样去读《孔乙己》,鲁迅先生活着,不是痛惜,该要痛哭了。科技让我们吃饱了饭,不会去窃书被打断了腿,我们的脑神经也是要自残了的,孔乙己死了,孔乙己的灵魂还没有死。


我们曲解了鲁迅先生的用意,亵渎了先生的良苦用心,对不住先生,白读了先生的文章。走错的路一定要改过来,前车之鉴,不可蹈袭覆辙。走错路可能只是偶然的,心错了,走的都是迷路。

 

作者:赵海宏,中学高级教师。河南南阳人,任教于河南省南召县红宇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