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认5个字的港大院士

 奇思妙想5862 2019-01-10

只认5个字的港大院士

全文共1350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

2017年11月25日,香港大学官方主页在最醒目位置悼念一位90岁的老人。她干了44年食堂保洁工作,一生只认得5个字,却被授予香港大学名誉院士。人们称她港大三嫂,她叫袁苏妹。

袁苏妹是广东东莞人,没上过一天学,只认得“袁苏妹”“三嫂”这5个字。二战时,她为躲避战乱来到香港。1957年,随丈夫进入香港大学,做过服务员、厨师助理、厨师、宿舍保洁员。做饭、打扫卫生就是她全部的工作内容。

每天辛勤工作,固然是为了养家糊口,但逐渐,三嫂把慈母的角色带进了大学堂。

不少入住宿舍的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在外生活。每每看到闷闷不乐的学生,三嫂都会主动上前询问。无论是读书压力、家庭问题,还是感情烦恼,三嫂总会静静听完,讲一些“珍惜眼前人”“将不开心的事忘掉”这样朴素的人生道理。

三嫂做饭很好吃,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她做的大西米红豆沙里,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可没有人知道,要将这些西米煮软,三嫂得在灶台前站上2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要往里面放新鲜的椰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

有学生在图书馆学到凌晨,错过了晚饭,三嫂会一直等,给他们做宵夜。她的美食,温暖了一代又一代港大学子刻苦读书的夜晚。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

到了70年代,因为心脏问题,三嫂装了起搏器,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转做清洁工。学生们在饭堂开派对,狂欢到凌晨两三点,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可她还是会耐心等到派对结束,再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那个凌晨在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直到今日,许多学生不会忘记,也不想忘记。

今年78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考试前半夜背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想起,期末考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一碗凉茶,茶到病除。遇到学生病倒,她会特意坐车到外面去抓药。当时,住宿生早午晚三顿饭加起来才4块钱,而三嫂给学生买一瓶药油便1块6,一剂中药则需要5块钱,还得自己负担车费,但她从来没向学生收过钱。

1998年,三嫂正式退休,但她仍然经常返回香港大学,为学生们制作甜品,像妈妈一样关心着他们的学业。

三嫂的记性更是一流,直到退休10年后,她仍能记得绝大部分住宿生的名字,甚至他们的个性。晚年,她最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有一天叫不出这些孩子的名字。有时,她舍不得花钱坐巴士,竟会提着40只鸡从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学。

操劳一生的三嫂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被写进港大的宿舍之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更想不到,2009年,她会成为香港大学的名誉院士,也是港大首位平民院士。那天,三嫂被安排压轴出场,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的行政总裁、香港富豪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港大在颁奖词中称赞三嫂:“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学生的生命,是港大的灵魂,是当之无愧的香港大学之宝。”一时间,台下响起震天的欢呼和如雷的掌声,几乎要把礼堂掀翻。

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三嫂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弓着背,走路很慢,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但她,更喜欢三嫂这个称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