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弹抖发劲与足球射门技术

 _鲲 2019-01-10

2014世界杯,全世界球迷的盛宴拉开帷幕。选送陈氏太极拳和足球相关的理论文章奉上,以飨广大球迷兼拳友。

一、问题的提出


陈氏太极拳以其弹抖发劲、粘连缠绕、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节奏鲜明等特点立于中华武林之巅,近些年来陈氏太极拳更是以其集技击、表演、健身、养生于一体,并富含哲理而被称之为哲拳,倍受中外武术爱好者的喜爱与竞相学习。如果能把中国经典传统的太极拳技击原理与中国的现代竞技足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何种效果?本文为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提高中国足球定位球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二、陈氏太极拳弹抖发劲的技击原理

2.内动外发。陈氏太极拳内动外发的原理是发力前要卷屈蓄集肢体力,然后肢体力还要在腰部折叠运化;气力、念力也要运化到腰腹部集中,处于待发状态。这些力必须要从腹部传导、运化至击技部位形成合力,最后发放出去。在这里,腰腹为内,击技部位为外,腰腹即丹田,是为“内不动,外不发,丹田不动劲力不发。”

3.保持平衡。在陈氏太极拳技击中,从发力到打击对方,我方技击部位必然发生强烈位移,这个位移过程中,需要保持自身的身体平衡。如右掩手肱捶中右拳向右前方合力螺旋打出,同时左手发力收手腰间,形成一对平衡力;再如右搬拦捶中左右两手同时由左侧经体前划弧向右横打,则同时向左下方塌腰,形成一对平衡力,从而有效保持身体平衡。

4.松活弹抖。弹抖发劲是陈氏太极拳击技中最关键的部分,在发动前后瞬间都要作到全身肌肉放松,各个关节放活,谓之松活。在发力前瞬间,做合力的小动作时一定要松活从击技的角度讲,双方听劲、跟劲、引劲到达一定的程度时突然松活,则我方的劲完全消失,从而使对方的劲完全落空,随即合力打击对方;在发力后瞬间,即爆发力到达击技目标后突然松活。松活了则对方反作用力如泥牛入海,不见其踪。从动作衔接上讲,爆发力发放瞬间,关节或肌肉会出现短暂的僵硬状态,如不松活,则僵硬状态持续,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在松活做得相当好的情况下,击技部位就会出现弹抖振动现象,即陈氏太极拳的弹抖发劲。

三、现代竞技足球射门技术原理分析

这里仅对脚背正面的大力抽射定位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在这里将统一、连贯的脚背正面大力抽射定位球的技术动作分为5个部分:助跑、支持脚站位、踢球摆动、脚击球、随前动作。

1.助跑。作用:调整人与足球的位置关系。动作:步幅小而短促,最后一步稍大,踏立足同时,踢球腿顺势以髋为轴向后摆起。路线:与出球方向相同。速度:击球力量大时速度加快。

2.支持脚站位。作用:立足支撑稳固,有利于踢球腿摆动。支持脚与球的位置关系:位于球一侧一方20-30cm处,上体重心稍外移,以髋关节宽为基准,以踢球腿摆动自如为原则。踏地:足跟积极迅速过渡到全脚掌,控制身体重心。

3.踢球腿的摆动。作用:踢球力量的主要来源。后摆:助跑最后一步,踏立足同时,踢球腿顺势以髋为轴向后摆起,大小腿折叠,同时异侧臂扬起,维护身体平衡。前摆:以髋为轴,大腿带动小腿摆动,摆过身体垂面时大腿相对制动,促使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加速前摆,形成鞭打动作,同时异侧臂后摆,维持身体平衡。摆速:摆动中大腿和小腿摆动速度在运动过程中,随时进行相互调节,协调发力形成“复合摆”,力量并非越大越好,用力过猛,易导致动作僵硬变形。

4.脚抽击球。作用:人与球的“弹性碰撞”。

5.随前动作。作用:击球后的身体重心因惯性随之前移,以便接下一个动作。

四、陈氏太极拳弹抖发劲技击规律与竞技足球正脚背抽射技术的相关因素分析

1.足球赛场上的“弹抖”现象。2002年,韩国世界杯小组赛,中国对巴西的那场比赛中,巴西队队员罗伯特.卡洛斯于40m开外的一脚势大力沉的正脚背抽射的定位球洞穿了中国队江津把守的大门,成为正脚背大力抽射定位球的经典之作。在罗卡洛斯射出的皮球飞行致江律面前大约5m远的时候,皮球忽然左右晃动了一下,致使江津难以判断球的飞行路线,导致失球。我们发现罗伯特.卡洛斯击球后的一瞬间足部发生明显的弹抖现象,这正是将肢体力高度协调地爆发出来的表现。

2.卷屈蓄力与正脚背抽射技术中的踢球腿后摆。卷屈蓄力是为了将弹力,张力,旋转力蓄集起来并使其成为太极劲处于待发状态,然后将其合力爆发出去。同果,在正脚背抽射的技术动作中,助跑支持腿落位后的踢球腿后摆也是一个蓄力的过程。其要求是踢球尽量后摆,上体稍后抑,使期整个身体形成弓状,从而储蓄更多的弹性势能,达到大力抽射得分的目的。在理论上,储蓄的弹性势能所转化的动能与射门的力量成正比。

3.内动外发与正脚背抽射技术中踢球腿前摆。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照奎说过:“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在踢球腿后摆至最大幅度时,整个身体成一反弓状,而腰腹部恰似弓的顶部,储蓄大量的弹性势能,踢球腿前摆时,以髋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前摆,同时,腰腹肌肉发生强烈收缩,是以力从腰部发出,节节相传,髋到膝,膝到踝,再到脚尖。

4.松活弹抖与脚背发力击球及随前动作。脚背正面的抽击球技术动作同陈氏太极拳一样会出现一个弹抖的现象,脚背正面抽击球的一系列支作当中,整个过程除抽击球的一瞬间都是在全身放松协调的状态下进行的,在踢球腿的前摆过程当中,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摆动,摆动中随时进行摆速的调节,使之成为协调发力的“复合摆”,摆过身体冠状面时大腿相对制动,促使小腿以膝关了节为轴加速前摆,形成对球的鞭打动作,陈氏太极拳的弹抖发劲被形象地称之为“寸劲”。

综上所诉,陈氏太极拳弹抖发劲与足球正脚背射门技术、陈氏太极拳技击技巧及拳理与现代竞技足球的技战术存在综合运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将这一理论成果投入到实践当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现代足球的竞技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