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公益基金会如何用互联网 科技实现“人人公益”?

 健康慢走 2019-01-10


“马云公益基金会目前正在运用互联网和新科技来改善乡村教育,开启人人公益的新时代。”


4月28日上午,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全球的教育精英就时下教育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探索,作为主题演讲嘉宾之一的马云公益基金会教育公益平台总经理胡志强如是说。



在两个小时的议程中,互联网教育论坛围绕“邀请你改变世界”,“技术最大化共同核心标准的成功”,“翻转教师谈翻转课堂”等吸引人的主题和热点,安排了5场主题演讲和一场圆桌论坛,其中胡志强演讲的题目是“教育公益新未来”。



胡志强分析,目前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不错,但师资匮乏,老师工作量大、压力大,留不住人,资源匮乏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马云公益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以自身力量助力乡村教育,不仅开展了“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和“马云乡村校长计划”,教育公益平台也一直在探索用科技改变乡村学校教育和教师短缺问题,旨在改善乡村教育资源不均的情况,促进中国教育发展。

2017年初,教育公益平台就开始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了5个远程教育的试点,实现了北美外教与乡村孩子“面对面”教学,帮助乡村孩子学好英语。



胡志强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远程支教”。他说:”传统的支教成本巨大,愿意参与公益的人相对学生规模来说杯水车薪。而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身在北美的外教老师,每周只要抽出一节课时间,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做公益的目的,这是我们一次全新的公益尝试。事实也证明,孩子、当地老师、学校的反响都非常不错。”

胡志强还表示,本着“人人可教,人人可学”的理念,教育网络平台还将会集合优秀的教育资源,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展现,使学习者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想要的教育资源。同时,以“社群化”的方式学习,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充分发挥社群中每个个体的能力,以量变促质变,带动整个社群共同提高。未来更要依托大数据的积累和挖掘,进一步因材施教,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施方与受方在平台也可以快速发现、对接,使人人公益更加简单快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