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上海市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支持系统

 青春rzw 2019-01-11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谭轶斌、席恒、赵伟新、陈群波

欢迎分享朋友圈

说明:本教学成果获得2017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以减轻学生负担、提升课程实施品质为目标


十余年前,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下,本市有众多学前儿童存在“抢学”现象,学生负担重,家长焦虑感明显。为此,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展教学与评价,控制教学基本要求,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促进功能,改变过度重视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教学现状,激发和维护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助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从而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自200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在叙说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实践层面依然存在着知行分离的现象。为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区、校力量积极构建支持系统,为教师解决课程实施问题并提升课程实施品质提供行动支架,推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理念稳步落地。


成果的核心价值在于:


1

控制教学基本要求,改变过度重视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教学现状,减轻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


2


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促进功能,激发和维护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助力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最好的学习。


3


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引导教师科学、有效地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提升课程实施品质,深化本市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



以整体实现路径与支持系统构建为核心


实现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与评价的关键要点在于两方面:

一是基于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内容重点并确定教学目标,二是在教学目标的整体导向下开展教学与评价。

研究架构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整体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整体实现路径


为支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整体实现路径顺畅有序运行,构建形成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支持系统(如图2所示)。围绕整体实现路径,该支持系统由三个模块构成:①课程目标分解技术;②分项等第评价机制;③单元教学系列规格。


图2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支持系统


以目标分解、等第评价机制、单元教学设计

规格等关键技术研制为突破口


(一)形成课程目标分解技术

关注如何将抽象概括的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形成目标“拆解”“分层”策略,和学习水平与结果的“匹配”“分配”策略,形成了“课程目标课时目标”逐级分解的技术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课程目标逐级分解的技术路径示意图



“拆解”

“拆解”是指将课程内容中的概念拆解为若干个子概念,形成“行为表现”中的“学习内容”。


“分层”

“分层”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是将规定学习水平分成若干个相同或低层级的学习水平,并确定表征不同学习水平的动词;第二,是对学科关键能力的学段最终表述做出逆推,描述出关键能力形成过程的关键环节,或通过描述达成同一能力的不同的行为条件,以表征能力的形成过程。


“匹配”

“匹配”是指根据学生的既有经验,将经过“拆解”或“分层”之后的课程内容,与表征相应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相结合,使之在各年级/学期中呈循序渐进的策略。


“分配”

“分配”是指根据学校或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标或教材指定的学习内容(一般指综合实践类活动),做时间上的调整,并重新定义其目标。



(二)建立分项等第评价机制

依托物化成果——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及案例集,构建了以课程三维目标为导向,指向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的分项评价指标,形成课堂提问、随堂练习、作业、纸笔测验及表现性评价等融入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与任务,采用“等第+评语”的方式反馈评价结果,并形成了以评价促进教与学改进的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小学各学科分项等第评价机制的实施路径示意图



(三)形成单元教学系列规格

为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品质,在研制各学科单元教学指南过程中,开发了包括“属性表”和“问题链”在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系列规格(如表1所示)。


表1 实现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系列规格


以推进机制建设为保障


为确保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践落实到全市每一所小学,建立了“研行并举、政策导向、梯次推进和校本实施”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工作推进机制。

研行并举:

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在汇聚、归纳、提炼并形成优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成果。

政策导向:

推动阶段性成果转化为政策文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颁布了《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

梯次推进:

陆续推出小学8门学科年段与分年级《教学基本要求》和《评价指南》等,通过培训、展示、调研、宣传等每学期的系列化工作策略,推动全市各区各校、各学科、各学段的全面实施。

校本实施:

从“让源于实践的研究成果回归基层、指导实践”的立场出发,指导全市各小学开展校本化的实践与探索,在持续实践中不断优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结构化支持系统,不断完善和丰富相关成果。


END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