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登高望遠ulac8g 2019-01-11

怛逻斯,说起这个地名,你可能会有一些比较模糊的印象。对,中学历史课本里提到过这个地名,是公元751年的时候,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在怛逻斯这个地方打了一仗,结果是唐朝战败。这就是课本给我们的全部信息,好像这就是一场普普通通的战役,打完就完了,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如果深入历史的细节中,你就会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作为当时两大世界性帝国的一次正式交锋,怛逻斯之战显得特别突兀:战前几乎没什么战略上的准备和铺垫,打完之后,唐朝也并没有因此与当时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结下冤仇。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那么,这场仗究竟是怎么打起来的?还有,怛逻斯之战后,交战双方的结局,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阿拉伯帝国一路蒸蒸日上,直到十二、三世纪的时候才衰落,而唐朝在四年之后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下去,但大唐帝国此后也一蹶不振,一百多年后就消亡了。这一切和怛逻斯之战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这一场不大的战役,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分别处于什么样的影响地位?

简单来说,在当时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帝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阿拉伯帝国,一个是大唐帝国。我们先说西边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在罗马和波斯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古代,整个欧亚大陆基本可以分为西、中、东三个主要政治文明区域,就是欧洲、中东和东亚。北方的草原和西伯利亚是游牧文明的主要场所,而南边的印度半岛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在这三个主要区域中,都有一个或者多个传统帝国,欧洲的罗马、中东的波斯和东亚的中国。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罗马的兴起和中国的秦汉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都是公元前二三百年。但是在4、5世纪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罗马帝国就衰落了,先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然后没过多久西罗马就灭亡了,只剩下东罗马。而第二波斯帝国,则是在公元226年建立的,也就是曹丕去世的那一年。

在地理位置上,东罗马和波斯相邻,东罗马差不多位于今天的土耳其,而波斯差不多就是今天的伊朗。你看,当时波斯和东罗马不仅相邻,而且那一片地区,除了它俩之外,再没有其他同等量级的文明了,所以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就成为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双方一打就是几十年。结果是不仅谁都没占到便宜,而且都因为长期战争导致国力衰弱,这就给了阿拉伯人很大的机会。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阿拉伯人原本是生活在今天阿拉伯半岛的游牧商人,主要的经济模式就是游牧和经商。这种经济模式本来就有很大的流动性,又因为阿拉伯半岛干旱少雨,人们只能聚集在零星的绿洲之中,所以很难形成一个大型的政治共同体。但是,伊斯兰教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伊斯兰教让阿拉伯人先有了精神和思想上的统一,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政治扩张,迅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

刚才我们说了,东罗马和波斯这两个老牌帝国,虽然实力很强大,但因为长期交战而两败俱伤,面对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都没有应对的实力,结果就是波斯帝国直接被阿拉伯人给灭了。而东罗马帝国虽然没有灭亡,却也被打得抬不起头来,不仅海军全军覆没,连首都君士坦丁堡都被重重包围。最后凭借着强大的防御体系,勉强保住了国家的存续,但从此国力很难恢复,更别说和阿拉伯人一较高下了。

不过,阿拉伯人既然无法攻克君士坦丁堡,也就没办法进一步地向欧洲扩张,于是他们就改道北非,也就是今天的埃及、利比亚一带,并一直打到今天的西班牙,入侵欧洲。这就是阿拉伯帝国向西的扩张路径。

而在东边,阿拉伯人灭亡波斯之后,继续向东,不仅控制着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还控制了印度洋上的海洋贸易,成为真正有世界影响力的帝国。这就是在怛逻斯之战以前,阿拉伯帝国的发展过程。在8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已经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陆的世界性帝国,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

不过,就在阿拉伯帝国崛起的同时,东亚地区也崛起了一个,鼎盛时期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就是大唐。大唐帝国的情况,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说其中几个比较关键的方面。

首先,和阿拉伯帝国相似,唐朝的军事也很强大。唐太宗李世民不仅通过军事平定了各路诸侯,而且在建国初期就击败了北方的突厥政权,而不用像汉朝那样,要等到建国六七十年后才能和匈奴正面对抗。在这一过程中,唐朝对西域的经营和控制也达到了巅峰。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所谓“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和大部分中亚的广大地区,从玉门关开始,一直到咸海附近。唐朝在击败突厥之后,又和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达成和亲政策。在搞定了这两大对手之后,唐朝就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控制了天山南北和咸海以东地区。这样一来,大唐帝国就在欧亚大陆的陆上商贸通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安也就成为国际大都市,不仅人口超过一百万,而且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是其他国家和其他文明的人,他们在这里学习、生活、经商甚至做官。这就是怛逻斯之战前,唐朝的概况。

阿拉伯帝国和唐王朝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出现,并且以相似的实力和速度崛起。在欧亚大陆上,阿拉伯帝国由西向东扩张,大唐帝国由东向西发展,双方在中亚地区接触和交汇,这样一来就免不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和摩擦。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而与此同时,中亚地区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随着东、西两大帝国的崛起,很多文明和国家遭受挤压,最后都集中在中亚。也就是说,当时的中亚是国际关系的中心,怛逻斯就处在这个中心之中。

这就是怛逻斯之战之前的世界格局和国际背景,从这你大概能感觉到一丝风起云涌的气息。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部分内容,总结一下,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西边的阿拉伯帝国和东边的唐帝国同时崛起,中亚地区就成了这两个帝国的交流和冲突的最前线,而怛逻斯就处在这一前线区域中。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怛逻斯之战究竟是怎么打起来的?唐帝国为什么会失败?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名将高仙芝。高仙芝不是中原人,而是高句丽人。唐太宗把高句丽政权消灭之后,将大量的高句丽人迁入内陆,高仙芝一家从他爷爷那一辈起就在唐帝国生活,到高仙芝这已经是第三代。

高仙芝的父亲就是军事将领,所以高仙芝从军有点子承父业的意思。不过高仙芝后来的军事成就,可以说远远超过了父亲。他父亲的最高成就,也就是成为一个中高级将领,而高仙芝则是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安西副都护,差不多相当于军区副司令。后来,在748年的时候,也就是怛逻斯之战三年以前,高仙芝更是被任命为安西节度使,统辖天山南北和咸海以东的地区。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高仙芝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他在西域任职期间,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大唐在西域的地位。刚才我们说过,大唐在西域地区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突厥,一个是吐蕃。突厥的问题在唐太宗时期就已经解决,剩下的就只有吐蕃。虽然唐帝国和吐蕃在唐太宗时期有和亲协定,但吐蕃一直对西域虎视眈眈,在西域地区和唐朝各种明争暗斗。

比如,在怛逻斯之战前,吐蕃就和中亚的小国勾结,要颠覆唐帝国的控制,高仙芝曾经好几次挫败这种军事联合,甚至生擒吐蕃公主,也因此,高仙芝才能被升为安西节度使。但是,安西节度使这个职位可不是好当的,高仙芝是直接面对国际关系复杂的西域。果然,在公元749年,也就是怛逻斯之战两年前,高仙芝对一个中亚小国进行军事征讨,结果引发了后来的怛逻斯之战,而被高仙芝打的小国,就叫“石国”。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高仙芝为什么要打石国呢?原因很简单,石国内部政治势力有两派,一派是亲唐的,一派是反唐的。亲唐的这一边,接受唐玄宗的各种册封和赏赐,反唐的一派气不过,于是就在当地招降纳叛,集结力量,组建了一个反唐联盟,然后攻击周围和唐朝亲近的国家。被石国进攻的那些国家应付不来,就只能向唐帝国求救,而高仙芝作为安西节度使,肯定是要负责这件事的,于是就亲自出兵征讨石国。你想,安西节度使亲征,石国哪是对手。双方交战的结果是,石国一路损兵折将,很快就只剩一座被包围的孤城。

这些反唐的势力一看,现在的情况是,实力悬殊,明显打不过了,只好请求投降。按理说,敌人都投降了,战争应该结束了,但是高仙芝的一个举动改变了局面。在敌军投降后,高仙芝趁其不备,突然进攻,击败石国的军队,占领了城市,而且几乎杀掉了所有的俘虏。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我们不去评价高仙芝的做法是对是错,但他忽略了当时的国际关系。先纳降后奇袭,这让高仙芝,甚至唐帝国的信誉都大打折扣。果然,高仙芝占领石国之后,不仅没有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还让那些有心和唐朝亲近的国家和势力,产生一种担忧,就是我投靠唐帝国之后,会不会也落得如此的下场。

不仅如此,高仙芝在占领城市之后,居然纵兵杀人和抢劫,这就更让周围的国家和势力,感到畏惧,甚至厌恶。结果一个从石国出逃的王子,在中亚地区四处控诉高仙芝的背信弃义和暴行,从而成功地拉拢起新的反唐联盟。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不过,新的联盟虽然在实力上超过之前的联盟,但还不是唐朝的对手。于是,他们就转而向阿拉伯帝国求助,刚好,当时阿拉伯帝国负责中亚地区的将领非常渴望建功立业,于是双方就联合起来进攻唐帝国治下的西域。

这个消息传到长安之后,唐玄宗和大臣们都对局势分析不足,认为联军根本不足为虑,打败他们就可以进一步控制中亚地区,还能趁此机会压制阿拉伯帝国。也就是说,唐朝帝国的普遍态度是轻视阿拉伯帝国和反唐联军的。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熟悉中亚局势的高仙芝就知道,这一仗没那么容易打,但是他说服不了别人,只好硬着头皮出征。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由于轻敌,大唐帝国方面对这一次军事行动的准备很不充分,不仅军队匆忙出发、长途急行,而且几乎是孤军作战,只有两个中亚地区国家派军队支援。甚至临战之际,还有一个国家临阵倒戈,背叛了高仙芝,站到了阿拉伯帝国一边。这一支倒戈的力量来自葛罗禄,稍微记一下这个名字,后面我们还会提到。

最后,在军队实力上,唐朝也不如阿拉伯联军。在具体军事对比上,有很多种说法,但书中认为,比较合理的情况是,唐帝国方面的军队数量只有三万,其中有一万是其他国家的联军,而阿拉伯联军的数量在10万左右。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论高仙芝的军事水平有多强,唐军的胜算都不大。果然,双方军队在怛逻斯这个地方遭遇,打了几天几夜。战斗中,高仙芝一度取得了一些优势,却因为盟军的背叛,被多面夹击,最终战败。

这基本上就是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说,两大帝国的真正交锋时间,实际上不过几天。不过,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阿拉伯帝国虽然最后胜利了,但并没有进一步地采取军事行动,唐帝国方面,也没有采取进行军事报复。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役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这场战争的影响,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个传言。很多人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怛逻斯之战结束后,在被俘虏的唐军士兵中,有一些是会造纸术的工匠,造纸术因此传出了中国,先影响中东,然后又传到了欧洲。但实际情况却是,早在怛逻斯之战以前,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人就已经在使用纸张了。也就是说,虽然造纸术也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但是跟怛逻斯之战没有关系。

既然造纸术的传播不是怛逻斯之战的主要影响,那这一战的主要影响是什么?简单来说,这场战争对交战双方都有影响,但是对唐朝的影响更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怛逻斯之战改变了唐朝的格局和国运。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前面我们说到,在怛逻斯之战中,高仙芝率领的军队只有三万左右,其中有一万是盟军,也就是说,唐朝的军队只有两万人。这个数字听上去不多,但根据文献统计,当时唐朝在安西都护府的总兵力,也就三万多人,而怛逻斯一战,唐朝军队就损失了一万五千人左右,相当于唐军在西域地区战力的一半,可以说是损失惨重。尽管阿拉伯人没有进一步扩大战争,但这依然大大削减了唐朝对西域地区的实际控制力。

不仅如此, 在怛逻斯之战以前,唐朝能在西域地区保持攻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高仙芝个人的军事才能。但因为怛逻斯之战的失败,高仙芝被调离了安西节度使的位置,新换上的将领虽然也有不错的军事能力,但还是不如高仙芝。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军事实力和军事能力的同时削弱,让唐朝逐渐开始失去对西域,特别是中亚地区的扩张和控制力。所以,我们看到,在怛逻斯之战以后,中亚地区实际上出现了权力真空。阿拉伯人虽然胜利,但是名义上他们毕竟是在帮别人复仇,所以也不好在这一地区进行扩张。

这也就是说,怛逻斯之战以后中亚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的现象,而权力真空的结果就是,第三方势力快速的崛起,这个第三方势力,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在战争阶段临阵倒戈的葛罗禄。这大概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型了吧。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而除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和影响,高仙芝和安西都护府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抵御吐蕃政权。我们刚才说过,控制西域一直是吐蕃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高仙芝任安西节度使的时候,吐蕃还不能在军事上胜过唐帝国。怛逻斯之战以后,因为军事损失比较严重,而且高仙芝也被撤换,唐朝在西域渐渐地被吐蕃压制,甚至后来一度丧失了对西域的控制和联系。这些就是,怛逻斯之战对于西域地区的影响。

而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怛逻斯之战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四年之后爆发的“安史之乱”也跟怛逻斯之战有一定关系。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怛逻斯之战的爆发年份是公元751年,而在这一年前后,唐朝不仅在怛逻斯吃了大亏,在其他两个战场上,也遭到了失败。一个是剑南节度使对南诏的进攻,南诏是一个位于云贵高原上的政权。当时进攻南诏的唐军约为八万人,而战争的结果是,六万士兵战死,几乎是全军覆没。

而另外一场失败,是安禄山对游牧部落的战争。当时安禄山率领六万大军进攻契丹,因为想要搞突袭,所以就让大军急行千里,弄得整个军队都十分疲惫。没想到,计策没有奏效,反而陷入了敌军的夹击之中,结果不仅损失惨重,连安禄山自己也差一点被活捉。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你看,怛逻斯在西边,南诏在南边,契丹在北边,同一时间,唐朝在西南北三个方向的军事行动都遭到了惨败,这应该不是一个巧合。从这里,我们能看出,这个时候的唐朝已经有点外强中干了。而作为一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也必然把这些情况看在眼里,所以他选择在公元755年,也就是怛逻斯之战四年后起兵造反。

后面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了,“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但唐朝元气大伤。一代名将高仙芝,也因为在对抗安禄山的时候,被小人诬陷,落得个屈死的下场。这就是怛逻斯之战,对唐朝的总体影响。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点,第一,怛逻斯的失败,让唐朝在西域地区的影响和控制力逐渐减弱。第二,怛逻斯的失败,既是当时唐朝军事衰落的体现,又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衰落的程度和速度。

公元751年,大唐与阿拉伯当时两个最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相对于唐朝这么复杂的影响,阿拉伯帝国的情况就简单很多了,在打赢唐朝之后,虽然阿拉伯帝国没有对中亚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军事控制,但是它们获得了比之前更大的影响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军事力量的强大,还因为它在怛逻斯之战中,实际上扮演了一个协助中亚国家对抗唐朝的角色。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帝国的正向发展,所以和唐朝的持续衰落不同,阿拉伯帝国在怛逻斯之战后兴盛了很长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