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岱翰:论治支气管肺癌临证经验

 369蓝田书院 2019-01-11

周岱翰教授论治支气管肺癌临证

经验特色举要

作者/邬晓东,姜丽娟

导读:经验与病案并读,本文与后续《周岱翰:论治支气管肺癌临证案例》同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免疫等手段治疗,但疗效常不尽人意。发挥传统中医药治癌优势成为必然选择。

周岱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肿瘤学科领军人物。周教授临证近50年,对肿瘤的辨证论治造诣颇深,尤其是对支气管肺癌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强调论治肺癌不离“痰、瘀、毒、虚”,康复要“杂合以治”及“辨证食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亲聆教诲,受益匪浅,举要如下。

1   洞察病机,详辨分型


周岱翰教授认为,肺为五脏之华盖,气化之源,司清浊之运化与肃降,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乃人身气血调和之枢纽。肺癌的症状为咳嗽、咳血,气促,胸痛,发热。《素问·咳论》曰:“肺咳之状,咳血喘息,甚则唾血……而面浮气逆。”“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难经·五十四难》谓:“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复大如杯,久又已,令人洒淅寒热,喘息奔溢,是为肺积。”晚期肺癌则如明·张景岳所述:“劳嗽,声嘶,声不出,或喘息气促,引肺脏败也,必死。”预后较差。

周教授指出,肺癌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素问·五脏生成》曰:“诸气者,皆属于肺。”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六淫、邪毒犯肺,使肺气贲郁,络脉阻塞,遂成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是为肺郁痰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饮食不节,脾气虚弱,脾不健运,蕴湿生痰,是为脾虚痰湿;若正气先虚,肾阴亏损,肾水无以滋润肺阴,致肺阴亏损,肺失濡润,虚火内生,肺阴不足,清肃不行,阴虚火旺,火灼肺络致痰热内生,是为阴虚痰热;肺肾阴虚内热,日久耗气伤阴,是为气阴两虚。以上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 4 型随着病情的发展或好转,各型之间常常可以转变。其中肺郁痰瘀型有少部分可能为偏于早期的患者,脾虚痰湿、阴虚痰热型每见于中晚期,而气阴两虚型皆为晚期患者。

2   分型论治


2.1   肺郁痰瘀型   症见:咳嗽不畅,咳痰不爽,痰中带血,胸肋背痛,胸闷气急,唇紫口干,便秘,舌暗红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滑。治以宣肺理气,化痰逐瘀,方用星夏涤痰饮(周教授经验方)。处方:生天南星、生半夏、夏枯草、全瓜蒌、三七、浙贝母各 15g,壁虎 6g,薏苡仁、鱼腥草、仙鹤草各 30g,桔梗、苦杏仁各 12g。

2.2   脾虚痰湿型   症见:咳嗽痰多,咯痰稀薄,胸闷气短,疲乏懒言,纳呆消瘦,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滑。治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方用星夏健脾饮(周教授经验方)。处方:生天南星、生半夏、白术各 15g,壁虎 6g,薏苡仁、全瓜蒌、浙贝母、党参各 30g,桔梗 12g,猪苓、茯苓各 20g。

2.3   阴虚痰热型   症见:咳嗽痰少,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咳血,胸闷气急,声音嘶哑,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尿赤便结,舌红绛、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无力。治以滋肾清肺,化痰散结,方用清金散结汤(周教授经验方)。处方:壁虎 6g,薏苡仁、仙鹤草、沙参、鳖甲各 30g,夏枯草、浙贝母、麦冬各 15g,桔梗 12g,猪苓、生地黄各 20g。

2.4   气阴两虚型   症见:干咳少痰,咳声低微,或痰少带血,颜面暗淡萎黄,唇红,神疲乏力,口干短气,纳呆肉削,舌淡红或胖、苔白干或无苔,脉细。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方用固本磨积汤(周敦授经验方)。处方:壁虎 6g,薏苡仁、仙鹤草、沙参、百合、党参各 30g,桔梗 12g,猪苓  20g,浙贝母、麦冬各 15g,西洋参、五味子各 10g。

随症加减:胸胁胀痛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 12g,延胡索 15g;咯血者重用仙鹤草、旱莲草各 30g,白茅根 20g;痰瘀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黄芩各 12g;痰多者加陈皮 10g,牛蒡子 12g;五心烦热者加知母、牡丹皮各 15g,黄柏 12g;面肢浮肿者加葶苈子 15g,郁金 12g;神志昏蒙者加全蝎 10g,蜈蚣(去头足) 4 条,石决明 30g。

用法:以上中药处方每天1剂,水煎服。

3    用药经验与特色


3.1   论治不离痰、瘀、毒、虚   周教授强调,肺癌临床思路是首认病,次辨证,察病情,先标急,明兼症。首认病,次辨证是先认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理、病机。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亦常是体现中医学特色的习惯提法,而广义的“辨证”肯定包括认病辨证的过程,只有对疾病的性质和位置、病理变化和牵涉脏腑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证候作出确切的辨证。认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纵向认识,指导较为恒定的治则和选药的决定。辨证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一某阶段的具体病情的认识,常因时、因地、因人以及病情变化而异。病生证,证在病中处于局部地位而受病的制约。支气管肺癌的认病辨治不离“痰、瘀、毒、虚”四字,周教授每用壁虎、地龙、土鳖、山慈姑、仙鹤草、西洋参等作为辨病治疗常用药。辨证治疗按照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 4 型辨证加减,或偏于化瘀除痰、健脾祛湿,或重于清肺消痰、益气养阴。常用生南星、生半夏、浙贝母、瓜蒌仁、党参、茯苓、鱼腥草、莪术、三七、天冬、沙参、五味子、女贞子等辨证加减。

周教授指出,临症治疗策略的思路,常在详察病期后确立。早、中期患者邪毒正盛,气势嚣张,但正气尚未全虚,多见于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者。治宜祛邪消瘤,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以冀邪去正安;而晚期患者邪毒得势嚣张,全身虚象尽露,多为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者。治宜扶正培本为主,祛邪为辅,以图减轻症状,带瘤生存。在各期肺癌的辨证论治中,可有咯血、喘促、发热、疼痛等兼症,此等兼症之甚者,即为肺癌急症,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宜先治标急。高热不退用白虎汤;对高热腑实者,本肺与大肠相表里,急用大黄通腑实,乃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之意也。


3.2   强调杂合以治,辨证食疗促康复   周教授认为,肺癌康复的中医药治疗是以辨证康复观为指导,运用中医药减轻和消除患者形神功能障碍,促进其身心康复。肺癌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消除某些根治性治疗遗留的器质或功能障碍,如手术或中药祛邪后的身体虚弱,或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预防或减轻复发、转移的发生。中医学康复治疗的原则是杂合以治。《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杂合以治即是以中医学辨证论治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病,采用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手段。癌症是多因素致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具体病情慢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因而越来越显示出中医学杂合以治的优势。周教授还认为,癌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心理康复至关重要。“药补比不上食补,食补比不上神补”。肿瘤患者需要安神定志,调畅气机,才能杜绝七情内伤所致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及肿瘤的复发。另外,周教授也强调食疗康复。中医药食疗是利用某些食物的治疗性能,或将食物与药物配合成药膳,在辨明证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以及地理和气候的差异,进行全面分析,强调辨证施食,来维持健康,防治疾病,促进康复。对于肺癌,提倡常服薏苡仁、银杏,或为主食,或作汤料,咸甜皆宜。银杏宜去壳、剥膜、除心后清水浸泡 1 天则可食用。《本草从新》谓:白果“补心养气,益肾滋养,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拨毒,消疮疥疽瘤。”

  • 本文摘自《周岱翰教授论治支气管肺癌临证经验特色举要》,作者/ 邬晓东,姜丽娟。新中医。编辑/黎国昌

  •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