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过於聪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担心自己的智谋少,而担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译文】才能出众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显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实充满危险,有智慧的人不恋权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译文】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谋划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计,也要舍其智计。智计有它缺欠的地方,谋略存有他的敌手,谨慎使用才能减少祸患。


【译文】智慧不够却谋划大事的人只能失败,智计不知停止却谋求长远的人很难如愿。对有智慧的人说智慧,对愚蠢的人说愚蠢,用愚蠢来掩饰智慧,用智慧来停止智计,这是真正的智慧。

【译文】势力没有永恒的,仁德的人不会依靠它。势力埋伏著凶险,有智慧的人不会夸耀它。


【译文】势力不要施加给君子,仁德不能给予小人。君子的势力不表现在权势上,以权势为势力的人一旦权势丧失势力也就消亡了。小人的势力不会给人带来好处,趋附它一定会招致祸害啊。


【译文】众多的人才能成就势力,一个人却可以毁掉它。有势力的人欺凌弱小的人,人们怨恨他就会离弃他。势力达到顶点而不知退让的人让人猜疑,地位尊贵而不谦恭的人使人嫉恨。
【译文】势力有时会失去,名声有时会遭诽谤,少发怨言的人能失而复得。势力一定会消失的,人终会死亡的,不骄纵的人才能惠及子孙。
【译文】迷惑人的东西没有超过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它就不能获得,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积累。
【译文】追逐利益的人众多但富贵的人却很少,贤明的人出让功劳但他的名望却有增高。利益大的容易伤害自身,利益小的能给自己带来实惠,选择它们应该慎重。
【译文】君子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小人贪恋利益而远离信用,利益可以驱使小人而不能驱使君子。
【译文】利益没有穷尽的地方,生命却有终了的时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独自占据,运气有好有坏,心存畏惧就能警醒了。
【译文】事物朴实无华纔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华美纔招致损伤。拙於言辞纔能隐藏真意,话语说尽锋芒就显露了。
【译文】见识不能超过别人的人,不要说判断的话。势力弱於别人的人,不要说忌讳的话。力量不如别人的人,不要说勉强的话。

【译文】称王的人不和人争辩,争辩会减少他的威严。有智慧的人话语迟钝,话语迟钝可以迷惑敌人。勇敢的人并不多言,多言会使行动犹豫。
【译文】忠臣不会表白他的功劳,偷取他人功劳的人一定是奸臣。
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
【译文】穷困不可以说富贵的事,贫贱不要去攀附富贵的人。忍受屈辱是最重要的,不发怨怒是最宝贵的。

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译文】看视自己并不重要的人为人所重视,看视别人十分轻视的人被人轻贱。祸患从 发,如果把困境视为乐事,那麼困境就不是困境了。
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译文】困境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放纵胡为。

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译文】世道不公平,人们的怨恨就难以停止。穷人与富人互相仇视,遍布的祸患就无法消除。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
【译文】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计较以往的恩怨会损害君子的品行。
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
【译文】小人心有隙怨一定要报复,这样只能让我毁灭。

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译文】讲和而不争斗,这是谋略首先要考虑的。

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
【译文】疑惑不能解除仇恨就会加重,想消融疑惑的人一定要自我谴责了。
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焉。
【译文】没有适当的名义就会惹来非议,让名义归正就一定要委屈自己了。
私念不生,仇怨无结焉。
【译文】自私的念头不产生,仇怨就不会结下了。

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
【译文】宽厚并不能讨好所有的人,严厉可以作为它的补充。

敬无助於劝善,诤堪教矣。
【译文】恭敬对劝人改过没有帮助,诤谏就可以教导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