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耳聋不可怕!看我针法现神威!

 xyf4345 2019-01-11



      前几日郑州的一则三岁男童耳蜗丢失的新闻刷爆朋友圈,一时间,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拿起手机进行转发,最终耳蜗失而复得,正可谓“当善良遇见善良,都在悄然改变着这个庞大的世界”。与此同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也在像往常一样忙碌运转着,但是,不一样的是,最近李瑞国主任的诊室突然多了好多耳聋患者,有面带微笑来逢人就侃侃而谈的,有焦虑地等待期待奇迹的。怎么回事呢?原来最近有不少耳鸣耳聋的患者在此恢复了听力,这不,笔者关注近两周来就诊的9名耳聋患者中已有7名通过针刀治疗,创造出一次见效,或3-5次治愈的奇迹!!!对失聪弱听者真是特大好消息啊!


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导致终生残疾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7亿人口听力损失达55dB。我国抽样调查统计听力言语残疾人数为2000余万人[1-2]。最新临床调查显示,明显听力障碍者接近5亿人,其中因聋致残的近1亿,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患病人群不仅仅是老年人,中青年患者的发病率增长更是明显[3-5]。



什么是耳聋

耳聋,又称听力下降、听力障碍、重听,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部分患者可伴有耳鸣、眩晕、呕吐等症状。即西医所描述的听力损失,简而言之,就是生活中耳朵几乎处于很难听到声音,甚至听不到的状态。


     但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有机会恢复听力甚至正常生活的。

      目前,佩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是听力补偿和重建的常用手段,但因费用高昂、不停换新费事、开颅手术等让很多人在面临这两种选择上,就有点抠脑壳了(经济宽绰,这些不成问题的除外哈)。

       然额,喜讯来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李瑞国主任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实践不断探索终于在耳聋耳鸣听力障碍的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种针法配合(针刀结合拨针为主)调整听力障碍(耳鸣耳聋)取得明显效果!中医学有“聋为鸣之浙,鸣为聋之始”之说,而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耳鸣往往伴有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则时常引发耳鸣,此疗法原理是通过适宜的不同针具对患者头枕颈项区的潜在积累性慢性变性的软组织进行松解,达到恢复人体枕项力学平衡,疏通耳枕区神经血管通道,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强神经传导,同时针具作用于特定穴位激发或重塑大脑相应听觉中枢使异常责任区良性回转,稳定强化听觉中枢的甄别分析功能;最终实现声波收集、信号翻译传导、中枢破译分析同步改善,快速恢复听力的目的。这是一种风险低、零副作用、微创的中医绿色治疗方法,可从整体上促进人体自身自愈能力,使受损的耳朵“复明”。



耳聋的病因

老年人为何会出现耳聋?

①年龄:年龄越大,听力就越有可能老化,这叫老年性耳聋;

②噪音:长期呆在高频噪音环境下,容易引起听力受损,如耳机开大声,酒吧迪吧,KTV的这些声音都是高频噪音;

③疾病:如慢性耳部感染、传染病、分娩综合征等;

④遗传。

   中青年为何会出现耳聋?

①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劳累过度,经常性熬夜加班或者是打游戏,严重缺乏睡眠;

②情绪:精神忧郁、焦虑、脾气急躁等,可使血管功能失调或身体某些重要部位微循环障碍;

③平时就自觉稍有耳鸣耳聋,对工作生活没有大的影响,未咨询医生或者采取相应治疗,突然发生耳鸣耳聋症状。


耳聋的类型

①传导性听力损失:病变在外耳或中耳,使声波传入内耳受到障碍,在传声上出了问题;

②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变在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让翻译和破译环节出问题,即老百姓讲的“神经性耳聋”;

③混合性听力损失:传声、翻译、破译都出了问题。


耳聋的分级


耳聋的表现

· 听不见或听不清门铃声、电话铃声、女性或小娃娃说话的声音;

· 在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

· 自己觉得其他人说话咬字不清;

· 口头禅是“安?安?你再说一遍?”,或经常答非所问;

· 电视机、手机的声音随时都开多大声;

· 打电话听不清对方在说啥;

· 经常听不到别人在背后喊自己;

· 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听清别人所说的话。


耳聋该怎么办?

第一步:去正规医院检查和诊断,拖久了更医不好!

第二步:确诊后积极参与治疗,听取医生的建议尽早进行干预系统治疗。


早治疗、早干预

听力下降不仅会造成生活的不便利,医得越晚,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还会让人更加孤独,导致反应迟钝、智力衰退。研究表明,听力下降与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症有密切关系。

早点干预除了使听力尽可能维持在现有水平不下降或延缓下降时间,更重要的是防止他们脑壳对言语分辨率的下降。


耳聋的保健、食疗、预防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李瑞国给出的建议有:

一、按摩保健方法

(1)鸣天鼓: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即可闻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2)营治城廓:以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做15分钟左右。

(3)鼓膜按摩法:以手食指(或中指)置外耳道口,轻轻捺按,两侧各捺按15~30次,每天3次。具有引动气血流通的作用。


二、常用食疗方

(1)麻菊花汤

【用法】取天麻10克,菊花10克,鲜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加水煎汤。每日服1~2次。

【功效】平清肝聪耳明目,对于肝阳上亢适用。

(2)莲肉红枣扁豆粥

【用法】取莲子肉10克,红枣10枚,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加水常法煮粥。

【功效】益精气,健脾胃,聪耳目。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3)苁蓉炖羊肾

【用法】取羊肾1对,肉苁蓉30克。将羊肾洗净,切细丁,和肉苁蓉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加胡椒,味精,食盐适量,调味服食。

【功效】本品填精补肾,充耳窍,肾虚者适用。

(4)豆炖狗肉

【用法】取狗肉500克,黑豆100克。将狗肉洗净,切成块,和黑豆一起加水煮沸后,炖至烂熟,加五香粉,盐,糖,姜调味服食。

【功效】温肾阳,利耳窍。阴虚者慎用。


三、耳聋的预防

1、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避免噪声和强声对耳朵的伤害,尤其注意长时间的噪声和入耳式耳机高音量导致的听力损伤;

2、防止耳毒性药物对内耳的伤害,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是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3、充分的休息和高质量的睡眠,舒缓工作和学习压力;

4、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5、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6、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


【参考文献】

[1]叶建军姜艳丽,罗樱,等.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和正常儿童内耳解剖径线 MRI 测量对比研究 [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1(3):809-811.

[2]Ye Jian-jun,Jiang Yan-li,Luo Ying,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MRI Measurement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Sensorineural HearingLoss[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2012,11(3):809-811.

[3]王旭梅.浅谈老年性耳聋治疗及预防[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 534-534.

[4]Wang Xu-mei. Introduction to presbycu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J].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2012,4(4): 534-534.

[5]张盟思,赵景波,欧文静,等.住院耳聋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疗效分析[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16,01(20):91-94.

名医在线:

李瑞国主任   副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刀医学教研室主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骨伤微创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刀医师协会华中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临床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內涵有独到见解,倡导针刀医学阴阳观,提出针刀医学冰山理论、漏斗理论并指导运用于临床解决各类顽症,操作强调指法、刀法、心法三法合一,同时重视调心治神、身心并重;传承王凤仪化性疗病学术思想,注重少用药不用药的非药物治疗体系以充分调动人体强大的自我康复潜能,变患者被动为主动患者;擅长治疗顽固性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面瘫、中风后遗症、脑病;脊柱相关各系统功能障碍及神经损伤、各种瘫症、痛症、亚健康、心理障碍等,多年来致力于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类及神经系统障碍类疾病的医、教、研工作。

       主编著作<<临床针灸特色治疗方法>>、 <<现代针灸学>>;参编著作<<实用针灸治疗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教材<<针刀医学>>、<<针刀医学刀法手法学>>。发表论文30余篇,发明适用新型专利一项,参与科研课题6项,获厅局级科级进步奖1项。

http://www./part/index/partid/27.html

厚德和谐 /精术敬业 /承古拓新

关于我们

一、科室简介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始于1958年河南中医药大学(原河南中医学院)建院之初,经历国家级名老中医邵经明、孙六合、周友龙等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现已形成河南省规模较大、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重点科室。并于2006年建设成为“国家级十一五重点专科”,2010建设成为“国家级十二五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2013年科室发展下设针灸、疼痛、康复、风湿骨病和推拿五个专业方向病区,现开设床位220张,开设诊室12间,门诊治疗床80张,日门诊量400余人次。现有医护人员100余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5名,博士后2名,博士6名,硕士25名。我科目前在研项目10项,取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三等奖3项,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于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出版专著4部。开展特色针刀疗法、传统体针、易医脐针、针灸、正骨、埋线技术等配合以中药辨证离子导入、中药熏洗、中药涂擦、微波、激光、磁疗、超导、艾灸、牵引、耳穴、气功导引、并广泛开展射频靶点热凝术、O3髓核消融术、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椎间孔镜等共40余项传统疗法及医学前沿技术,形成多元化、菜单式治疗体系,深得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二、治疗范围

1.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特色病种: 脑血管疾病、脑病、神经变性病的防治、脑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面瘫、肥胖症、颈腰椎术后综合征、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病、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

3.软组织疼痛: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足跟痛、腰肌劳损、腱鞘炎及其他软组织损伤。

4.神经性疼痛: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各种神经性头痛。

 5. 风湿、免疫病: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

6.亚健康状态调整 、脊柱相关性各科疾病的调理:如脊柱相关性慢性胃病、胆囊炎、高低血压、高血脂症、气管炎、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痛经、便秘、失眠、焦虑症等。

7.其他:突发性耳聋、面肌痉挛、神经性皮炎、内耳眩晕症、急性面神经炎、顽固性呃逆等。

三、科室电话:0371-60941306

      地址:郑州市东明路63号

      门诊办电话:0371-65575978        院办电话:0371-659792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