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联趣话(364---365)

 一片心花正放时 2019-01-12
 
 
一日一联趣话(364)

游趣三百联第98篇:题北京什刹海风光。

北京的景点还没有写完,中间去了一趟开平的在园,今天重回京城。

京城去得比较多的是什刹海。那原因,一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二是那儿也是北京城内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三是去恭王府、去坐黄包车胡同一日游也在那经过。此外,什刹海的风光,也确实让人迷恋。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也称“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名。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等等。

什刹海景区风光无比秀丽。著名的《帝京景物略》誉之为“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这三者均为江南水色之最。可惜随着游客的蜂拥而至,这里逐渐汇聚许多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把一个幽静清雅的休闲去处变成灯红酒绿的喧嚣场所,有点大煞风景。

本来,什刹海景区历史文化积淀就相当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历史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多达30余座,现存仍有10余处。历代在什刹海畔居住过的文化名人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米万钟及诗人三兄弟袁崇道、袁中道、袁宏道,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等。这些文化名人遗址的旅游价值比文物店、酒吧街要高得多,但当地相关部门却缺乏远见,疏于管理,让人惋惜不已。

什刹海景区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这些如今都成了北京胡同一日游的主要景点。那些崭新的黄包车,常常排成一列长阵,也是一道京城新风景。

好了,也得为什刹海的美丽风光和历史积淀题上一副对联,就以柳色和湖光构建一个并列式的对联吧,联文曰:

    名家柳色浮新翠,王府湖光蓄暮秋。

一日一联趣话(365)

游趣三百联第99篇:题北京天坛建筑群。

天坛可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圆地方”的空间理念,成为规划园区和物象造型的建筑灵魂。其中的祈年殿,算得上是中国最优美和最著名的古典建筑,也曾经是北京最高的建筑(38米)。天坛建筑群的总面积比故宫还要大4倍,在气势恢弘的浓荫古树间,浮现着一座座精美非凡的建筑。每当春季,树林间遍地野花,金秋则落叶铺地,在清晨或黄昏时分,最能体会那份岁月流逝的沧桑。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

皇帝在祭天大典之前是需要盥洗和更换祭服的。之后便在圜丘坛下开始登坛。坛上所有的台阶、护板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每登上一层,都要有9层台阶。中国古人认为,自然界最大的是天,自然数里最大的数是“九”。根据阴阳学说,在天地间,天为阳,地为阴;在数字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与“天”都属阳,所以古人用“九”象征天,“九”与“九”的倍数便成为天坛建筑的一个特色。

祭天祈年是一场昭示承天运命的政治秀,但也不排除某些君主的虔诚与敬畏之心。大凡这种敬畏之心保持的比较长久的政治也相对清明、国运相对强盛。一旦丢失敬畏之心而滥行暴政,皇朝覆灭之日也就随之而至。一部中国历史,就这么反复演示过。那么,当笔者想给天坛建筑群题上一联时,便只能这么写:
 
     祈年百步昊天近;虐政一朝皇运休。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