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考薛所蕴与王铎的诗

 厚德载富errr99 2019-01-12

□汤林尧

清代诗坛大家王世祯(1634--1711)官至刑部尚书,他在诗学方面倡导“神韵”之说(即好诗重在诗有神韵),他的著作《渔洋诗话》上、中、下三卷《带经堂诗话》二十八卷有许多章节都以记载或评说前朝与本朝诗人、诗作为主,对后世颇有影响。近些年我多闲暇,曾涉猎历代诗话百余家,发现王世祯的诗话中有涉及我地人物或风物之段落,遂生兴趣,便不吝时日翻找零碎资料进行查考,尽管这些事都无甚意义。

《渔洋诗话》中卷有一段文字曰:薛行坞少宗伯所蕴,孟县人,明崇祯戊辰进士,顺治初有诗名于京师,尝有句云“千盘少室三花小,九曲河流一带黄”,人多称之。

《带经堂诗话》卷二十一有一段文字曰:孟津王嵩樵,性宽厚,善诗文,顺治三年迁宏文院、充明史副总裁,诗承袭玉溪生格调。有七绝《柏冈山九日》云“九日晴和燕地远,迢迢诸弟定相思。紫藤朱柿怜人处,如与青山醉酒时。”《花石崖》云“花石由来景致鲜,倾听崖外响飞泉。斯方遗韵人间少,应说桃源别有天”,余常诵之。

上面摘录的第一段文字,是写孟县缑村人当时在京都做大官的薛所蕴的。薛所蕴(1600—1667)号行坞,曾任明崇祯国子监司业,入清后于顺治初年任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相当于当今国家教育部门,司业是副职,祭酒为正职,也就是说,入清后他官位提升了。然而他发觉清廷对他并不信任,总有人暗地监督他的作为,于是他在五十八岁那年(1657)就告病归里。王的诗话中提到的他这两句诗“千盘少室三花小,九曲河流一带黄”,是一联对仗极工整的律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上句写少室山及山上的“三花”小庙,“千盘”是形容山路盘旋极多(毛主席《登庐山》即有“跃上葱茏四百旋”句);下句写黄河,“九曲”是形容河流弯转极多(民间犹有“天下黄河九道弯”之说)。这两句诗,用语精雅,造境明朗,读后,中原之壮丽山河即呈现于眼前,可谓“神韵”十足矣,所以王士祯便把它选入他的“诗话”著作中。遗憾的是,此诗在此处仅此两句,而整体内容不见。从这两句诗的格律句式来看,它应是七律或七绝中的某一联。为查找这首诗,于是我把孟县旧志书《乔志》所载薛的诗作细阅了一遍,但未查到,说明《乔志》未收录此诗(可能因为此诗不是针对孟县而写的,尽管其中有“黄河”)。于是我又查阅了薛的诗集《桴庵诗五卷》,此诗集除收入薛的五、七言古风及五言律、绝二百多首外,还收入薛的七言律诗百余首与七言绝句二十多首,但也不见这两句。这便使我纳闷许久,好多天后才倏然找出原因。原来,《桴庵诗五卷》刻印于顺治甲午年即1654年,而该年薛仅五十五岁,距终年还有十三年哩,也就是说薛的这首诗写于他的诗集刻印之后,也可由此推知薛的晚年诗作,他的诗集皆未收入。

上面摘录的第二段文字,是写孟津县王铎的。王铎(1592--1652)号嵩樵,仕途与薛所蕴近似,也是由明入清之上层大员,曾任明、清两朝礼部尚书。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尤其书法名气甚大,然而王世祯以及清代其他学者多评说他“书不如画,画不如诗”,所以他的诗作被王世祯选入诗话是理所当然的。《柏冈山九日》写的是他家乡景色:他于重阳日登上柏冈山,看到冈上那些紫色的藤枝与红色的柿子,就宛如与青山同时饮醉了酒似的,此时此刻他想起了仍在京城的二弟与三弟,猜想他们千里之外也正在思念他。此诗读来,乡情入心,乡景入目,久久令人沉醉其中,可谓魅力无穷。王世祯说他“诗承袭玉溪生格调”,玉溪生即晚唐诗人李商隐,王世祯曾评说李商隐诗最重“神韵”了,可知此诗入选他的诗话,也在于“神韵”意味之浓吧。《花石崖》写的是孟县景色。他为何会写孟县景色呢?原来,他与孟县薛所蕴既是宦朋吟友又是儿女亲戚。他们二人曾一起多次游赏过两地的多处风光并且都各有诗作留世。《花石崖》所写即是孟县旧时八景之一的“花石泉声”。此景位于孟西部岭山之耿沟村的姊鞅沟中。“花石”是说有一块高大的岩石立于潭水之中,石面平滑,上有许多花形幻影,有时似牡丹,似菊梅,有时似山林,似云霓,溢光流彩,情趣百出;“泉声”是说有一股清泉从崖顶流出,发出圆润悦耳的音乐,时而如笙笛,时而如琴弦,时而颦鼓咚咚,时而号角嘀嘀,音符不断,旋律不绝。王铎这首诗前两句概括了这种景况之后,接着便说“斯方遗韵人间少,应说桃源别有天”,将此比成世外桃源之景,读后令人多么想到此一游哟!此诗在本地云德先生所藏清人手抄本《闲勉堂诗集》中也曾有载,只是题目与个别字词略有出入,尤其作者署名不同,手抄本署名为“无名氏”。为什么此诗在《闲勉堂诗集》中署名竟是“无名氏”呢?我猜测有原因两个:一是该集编者得到此诗时,稿笺上缺少作者姓名;二是稿笺上即使有王嵩樵之名,编者也会故意删掉的,因王由明降清,属变节贰臣,编者可能有意不提他。直至今天人们对王铎与薛所蕴不仍是褒贬不一吗?如果我的这个猜测正确的话,那么《闲勉堂诗集》中另有几首署名“无名氏”讴咏孟县风物的诗,若非薛所蕴之咏,便是王铎之咏无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