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各种笔画均是“点”引申出来的,点画虽小,却最能展示书写者的精神气质与艺术功力,其用笔的起、行、收都应到位,使之形满力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分析下“点”在隶书《张迁碑》中的体现及写法: 1.顶点顶点也称直点,多于字头之上独立出现,形状竖直,多呈倒梯形或倒三角形。 笔法: 逆锋向上起笔,折锋右切,再折锋下行或按或提,自然收笔。 2、侧点此点造型取斜侧之势,带有明显的“啄”势,其位置多在字的右下,做收尾的一笔。 笔法: 逆锋向左上起笔,折锋向右上,再折锋向右下缓行,渐提直至完全提起。 3、横点汉隶中以横带点的情况很多。 笔法: 与短横笔法一致,线质粗实。 4、竖点竖点的笔法与竖画基本致,其收笔既可挫锋方收,也可自然提笔,其造型也是可长可短。 5.撇点撇点笔法近似撇画,起笔藏锋或露锋,向右下重顿,转锋或折锋左下,轻快出锋。 6、挑点此笔势与撇点正好相反,逆锋向左下入笔,折笔向下作顿,转锋向右或右上出锋。 笔法: 下笔要稳健沉着,出锋力量要足,速度要快。 7、左点此点为回锋撇点,多在字的左侧出现。 笔法: 露锋起笔,向左下铺毫,折锋右下作顿,再折锋向右上收笔。或起笔向左下铺毫,顺势翻转向左上圆回。 8、三角点《张迁碑》点的造型以三角形居多,而且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 笔法: 均为方折起笔,收笔出锋。 9、方点方点是《张迁碑》点画造型的又一常见形式,其方向位置变化很多。 笔法: 均为方折起笔和挫锋方收。 10、 圆裹点此点造型圆融饱满,与其它方笔点画风格迥异,提笔圆转至点画圆满,根据笔势需要,含蒂出锋。 笔法: 注意圆裹点虽小,然用笔要沉稳,力量要注入,方显圆浑。 11、折锋点此点多见于“隹”部。 笔法: 逆锋折笔写横点,至未端向右上稍提,折锋右下,再折锋左下撤出。 点的组合使用:《张迁碑》中点的变化极其丰富,当多个点画出现在同字中时,就要根据字势、笔势的需要灵活运用,其变化形式不可千篇一律,更不能牵强附会。既要抒发个性,又要附合结字用笔规律,使点的造型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 |
|
来自: 秋鹄书屋 > 《汉、三国、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