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学习) B.既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外出旅游) D.烨然若神人(光彩鲜明的样子) 2.下面的“以”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2分)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C.以头抢地儿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各项中的画线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余之从师也 吾妻之美我才。 B再而衰,三而竭 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C.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D.然则何时而乐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4.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二、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乎自笔录,计日以还。
曹刿论战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 B.小信未孚 孚,信服 C.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2.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把序号写在例句后面的括号里。 例句:肉食者谋之(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登轼而望之 D.公与之乘 3.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与下列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以战? A. 夫战,勇气也。 B. 战于长勺。 C.必以分人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二、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