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齐家平国 2019-01-12

本号(纪岩松)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篇为185篇。


仁宗皇帝赵祯立下皇子后,似乎精神头好了很多。

这年年底,他找来重臣在天章阁观赏瑞物,然后大宴群臣。他举杯说,天下久无事,今日朕与众爱卿共乐,不醉不归!

这场酒喝到日暮时分,直喝得群臣大醉方才散席。

仁宗驾崩

没想到一个多月后,赵祯居然又病了,御医开的方子还没什么办法。最后只能找来郓州观察推官孙兆、邠州司户参军单骧两个名声在外的业余医生,诊治一番后,赵祯似乎好转了一些

1063年三月二十二日,他还在延和殿主持殿试,全无异样。为此,第二天,重臣们还专程拜表称贺。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赵祯

一个星期后的三月二十九日,赵祯饮食起居一切正常,可谁也没想到,到了晚上他忽然起身,急忙叫人拿药来。

等曹皇后到来时,他抬起手臂指着自己的心口,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医官紧急诊视,又是灌药,又是艾灸,却不见成效。

次日凌晨,在位42年、年已53岁的赵祯终于在福宁殿中永远闭上了双眼。

这一夜,天空漆黑,毫无月色。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这位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确实是个好人,是个仁慈、宽容的人。除了感情容易泛滥比如喜欢照顾外戚外,基本没什么不良嗜好。

他心善心软,就算是罢去庆历新政,也没怎么贬官;就算他半夜想吃肉,还怕下人劳累;就算他想宠爱后妃,还被太监算计;就算他想任命外戚,也总是被包拯等台谏官员攻击

很显然,这是一个克己复礼的儒家书生,这是一个言论自由、民主决策的时代,这是一个大致稳定的盛世。

但赵祯明显是个平庸的皇帝,他安心过着自己的日子,没有雄心壮志,没有乾坤独断。在他任内,西夏独立、契丹增币、吏治松弛、财政困窘。

这就是典型的大宋风格。

个性继承人

现在,接位他的赵曙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赵曙

四月初一,接到密谕的众辅臣来到赵祯寝殿。大家与皇后议定,立赵曙为帝

被宣召入内的赵曙一听,马上惊叫起来,我不敢当!不敢当!

然后回头就跑。

面对这么一个个性人物,韩琦等人赶紧一拥而上将他抱住,然后有人解开他的头发,有人为他穿上皇帝御服,并派人去召集有关官员及宗室到殿前听旨。

那遗诏怎么写?接到命令的翰林学士王珪诚惶诚恐不知如何下笔,韩琦说,这还不容易?开头写大行皇帝在位多少年。

王珪这才醒悟过来,赶紧草拟遗诏。

等到下午太阳偏西,百官集结,从垂拱殿门外一路哭到福宁殿前,大家才止住哭声。

韩琦宣读遗诏,赵曙会见百官,在灵前即皇帝位。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韩琦

刚继位的新皇帝第一句话就让大家吃了一惊,他说:

朕要居丧三年,政事就由韩琦处理吧。

这怎么行?在重臣的一片反对声中,他久久才作罢。

大家很快察觉出他与前朝皇帝赵恒、赵祯完全不同的风格。

他一上来就要追究孙兆和单骧这两个业余医生的责任。

有人想为他们开脱,求情道,先帝开始吃了他们的药还是有效果的,后来发生不幸,那都是天命,不是人力所能及的。

赵曙马上变了脸色道,听说这两个业余医生都是两府所推荐的,是不是?

众人答道,对!

赵曙接道,既然这样,朕就不管了,交给你们两府自行去裁决!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赵曙

众人一听,吓着了,哪还敢为别人求情?洗脱自己的嫌疑要紧。这一下,孙兆和单骧分别被发配至池州、峡州编管,其它被贬谪的共十二人。

事情处理得雷厉风行,确有一代英主之气象。

可那之后,赵曙突然就发病了,似乎不认识人,还胡言乱语。

到了四月初八,为先皇举行大殓,赵曙突然在灵前号叫狂走,弄得典礼仪式都办不下去

韩琦眼疾手快,拉下帘子,很熟练地一把抱住赵曙,并叫来内侍严加看护,再与其他宰执向曹太后禀报,请她在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权同处分军国大事。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曹太后

大宋王朝又开始了第二次太后垂帘时期。

大家都以为这次垂帘时间不会太长,毕竟赵曙只是病了,不像当年赵祯年幼那样。大家也希望垂帘时间不要太长,当年刘太后至死不愿还政的情景仍然在目。

司马光还上书给曹太后打预防针,说,你可不能学当年刘太后,等皇帝龙体平安了,你安心享福就是了!

半个月后,赵曙终于身体好转,可以上殿一起听政了。

大家松了一口气,王珪迫不及待地说,圣体已安,请皇太后罢权同听政!

赵曙也答应临朝听政了,可就在王珪草拟还政诏书后,他又病了。

重臣们只好又请曹太后仍旧在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

身病还是心病?

如果皇帝只是身体病情反复还好说,麻烦的是,慢慢地大家发现了新问题,这个新皇帝脾性太不一样了!

生了病,他不吃药;就算韩琦亲自将药端过去,他也只喝一口,然后就是一推,弄得韩琦衣服都被洒了一身。

最后曹太后看不过眼,要赏衣服给韩琦换,还感叹,相公实在不容易啊!

她再叫边上的赵曙长子赵仲针(后改赐名赵顼)上前好好劝赵曙喝药。

赵曙见了,将头一扭,看也不看。

毕竟不是亲生母子,这就有了隔阂。加上赵曙本就不是好脾气,再仗着生病,时不时对身边宦官发脾气或者动下手,弄得宦官们很不自在。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碰巧宫中的大太监是任守忠。

从赵曙被选为皇子时,这任守忠就百般阻拦。他需要的是立一个年幼的宗室,这样曹太后不就能够长期垂帘听政了吗?后来在韩琦等人的极力主张下,赵曙顺利继位,任守忠很不高兴。

现在见赵曙这般表现,他觉得有机可乘了。

他开始在两边来回传话。他跟太后说,皇帝和皇后不孝顺,老在那指桑骂槐;

他跟皇帝皇后说,太后很不满意你们。

时间一长,赵曙母子俩的关系就微妙起来了。

太后觉得委屈,开始后悔、抱怨,怎么选了这么一个继承人。

赵曙呢,本就因父子两代备胎心里不爽,对曹太后没什么太深感情,不知是不是因为要发泄心中的气,干事总是拧着来。

司马光苦口婆心,一份上书分别递交两人,劝道: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恭,这是正道,陛下忧劳成疾足见慈孝;但现在有人趁机离间君臣、母子,使得内外相疑;依臣之见,两宫和睦才能安定天下,陛下跟太后本是骨肉至亲,不要计较锱铢是非,要侍奉孝顺太后,太后也要容忍陛下病情,如果还有人趁机说坏话的,当行诛戮,以明示天下!

宋史笔谈185:这皇帝真个性:死活不愿当,就算当了也装病

司马光

司马光两边和稀泥、说大道理取得了一点效果,赵曙身体似乎又开始康复了。

此时赵祯驾崩已过百日,按照古代帝王以日易月的服丧办法,丧期早就过了。

在御史中丞王畴的极力要求下,七月赵曙终于正式上朝听政,见了百官。

可他上朝也就端坐在那,无论大臣们怎么奏事,他都一句话不说,点点头当作履职了。实在搞不懂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皇帝的病明明好了呀!司马光说,看陛下出入起居都还正常,却怎会不裁决政务呢?陛下还是要认真理政!

御史中丞王畴上疏说,陛下临朝半载却不断事,请陛下想想太祖太宗取天下之艰难、真宗仁宗守太平之忧勤,勉力听决大政!

见赵曙仍然毫无反应,王畴再次上书,进一步逼问皇帝。他说:

陛下如此不作为,是因初继大统而谦虚呢,还是龙体未康复呢,或是担忧什么而不言语呢?如果是谦虚大可不必,否则国家政务将趋于旷废、祸乱!如果是龙体未复原,更应召来名医,而不是既不诊治、又不吃药!如果是担忧什么,又有什么好怕的?陛下原本贤能,为什么现在一言不发?这并非不能为,是不作为!请陛下有始有终!

大家都看出来了,皇帝这恐怕不是身体有病,而是心里有结未解。

这就难办了,大家又不能逼他说话,只好不断给他召名医看病。

果然,大家一打听,医生们都说,皇帝脉气平和,没病!

没病也得医。既然皇帝装病,大家就假戏真做,看谁能撑到最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