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158: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正要清旧账,范仲淹及时劝谏

 齐家平国 2019-01-12

本号(纪岩松)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篇为158篇。


1033年四月十八日,两个人物入京,在朝堂上引起了轰动。他们是应天知府宋绶、陈州通判范仲淹。

当初极力要求太后还政的他们,终于意气奋发地重新入朝了。

全新的班子

入朝前,范仲淹专门上书,说,太后乃母号,没听说因抚养皇帝而被立为太后的!现在一个太后驾崩,却又立一个杨太后,天下都会说陛下不可一日脱离母后的辅助!

他这是担心再次出现太后垂帘听政之事。

他们的回归,预示着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宋史笔谈158: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正要清旧账,范仲淹及时劝谏

范仲淹

皇帝赵祯要大力革新。他要停建寺观,他要裁减僧道人数,他要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增加策论。他要向世人展现一个全新气象。

在宋绶、范仲淹回朝之前,皇帝赵祯已经召回了被太后放逐十年的前宰相李迪,任命为资政殿大学士、判都省;还将因奏请太后还政被贬窜岭南的林献可,召还京师任命命为三班奉职

范仲淹回朝十余天内,赵祯陆续发布人事变动。

十名深受太后宠信的内侍:入内副都知江德明、东染院使罗崇勋及张怀德、洛苑使杨余懿及杨承德、供备库副使张怀信及杨安节、武继隆、任守忠、蔡舜卿,你们之前背靠太后作威作福,现在全部贬黜外地!与罗崇勋交好、曾经请立刘氏七庙的方仲弓,由知吉州被一贬再贬!张怀德和杨安节不久再因它事被除名、配隶广南!

宋史笔谈158: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正要清旧账,范仲淹及时劝谏

十人宰执班子,留任宰相张士逊、枢密使杨崇勋、参知政事薛奎三位后来者,罢免七人:宰相吕夷简出判澶州、枢密使张旻出判许州(后改陈州),参知政事陈尧佐出知永兴军、晏殊出知江宁府(后改亳州),枢密副使夏竦出知襄州(又改颖州)、范雍出知荆南府(又改扬州)、赵稹出知河中府。

新政府班子是:宰相张士逊、李迪,枢密使杨崇勋,参知政事薛奎、王随,枢密副使李咨、签书枢密院事王德用。其余任命是:权御史中丞蔡齐为权三司使,天章阁待制范讽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孙祖德为知谏院,范仲淹为右司谏,宋绶为翰林侍读学土、判都省。

看看新班子,除了王随、范讽,谁不是得罪过太后的?李迪、蔡齐、范仲淹、宋绶自不用说;王德用,数次拒绝太后内降命令和张旻的派兵要求;孙祖德,曾趁太后病重要求其还政。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原来那些被太后贬黜的大臣都陆续回朝,死了的像曹修古、刘越也被追赠荣誉职务。

适可而止的清算

这只是高层的变动,那些被太后提拔的刘家关系人还没清算呢。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马季良:刘美女婿,开始被贬为濠州防御使,没多久再贬为左屯卫将军,赴滁州安置;

钱惟演:刘美大舅哥,他又一次发挥联姻本事,先为长子钱暖娶了赵祯郭皇后的妹妹(他也不想想,郭皇后也是刘太后指定的),下一步计划是与李太后家族结亲;结果被御史中丞范讽弹劾,最终将他罢平章事、令他赴河南府,钱暖罢集贤校理、随钱惟演离京,其余诸子全部外调;一年后,终究未能实现宰相梦的钱惟演去世。

宋史笔谈158: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正要清旧账,范仲淹及时劝谏

如果照此趋势下去,原本依托太后的不知还要遭多少殃,也势必会祸及太后。

所幸范仲淹见势不妙,赶紧跟皇帝说,太后是受先帝遗命而垂帘听政的,保佑陛下十余年,应该掩其小故以成全其大德!

范仲淹之前劝太后还政是要太后守妇道,现在劝赵祯是要他守孝道。目的都是坚持儒家道德和维护政权稳定。

赵祯大悟。是啊,太后再有不是,她的垂帘听政也是先帝遗命,而且功大于过。

虽然有少许人利用她为非作歹,虽然她提拔了不少不该提拔的人、贬黜了许多不该贬黜的人,但人孰无过?

她恩威并重、勤政严明,帝国在她手里,毕竟能够维持太平盛世十余年,能够平稳过渡到自己手里,善莫大焉?

宋史笔谈158: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正要清旧账,范仲淹及时劝谏

赵祯于是下诏,说,太后的功过已经盖棺论定,现在还有人罔识大体,胡乱攻讦当时之事,这根本不是慰藉朕!今后,太后垂帘听政时的诏命,中外不准再妄加评论!

事情总算告了一个段落。期望中的盛世即将来临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