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TEMI患者溶栓治疗方案(上)

 石叶文摘 2019-01-12



一.STEMI病因及临床表现


1. STEMI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病变分为三期,包括脂纹期、纤维斑块期及粥样斑块期。血栓将管腔全部堵塞后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抬高,这一类疾病被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2. STEMI病理学特征


冠脉闭塞20~30分钟,心肌少量坏死,开始AMI病理过程。1~2小时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型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并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的心肌纤维溶解为肌溶灶,逐渐形成肉芽组织,累及心室壁假全层或大部分。心电图相继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及病理性Q波。


3. STEMI先兆表现


(1)新发生的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恶化,硝化甘油疗效差。


(2)伴有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


(3)心电图:明显的ST-T改变。


4. STEMI体征


(1)心界:轻至中度增大。


(2)心率:多加快,少数可减慢。


(3)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音、收缩期杂音。


(4)血压:一般情况下降低,且可能不再恢复。


(5)其他:有与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相关的其他体征。


5. 临床表现


(1)疼痛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在清晨;疼痛部位及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不明显;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和ESR增快等。发热一般在38°C左右,可以持续一周。


(3)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的症状,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有关。重症者甚至会出现呃逆。


(4)心律失常


70~95%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且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小时内最为多见。室性心律失常出现频率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其中R on T常作为室颤先兆。


(5)低血压和休克


胸痛发作以后血压下降是常见的表现。如果患者疼痛缓解、收缩压仍低于80 mmHg,并且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神志迟钝甚至晕厥等症状,应考虑为休克。约20%的患者会发生休克,且主要为心源性休克。


(6)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在发病的最初几天或者疼痛、休克好转的阶段发生,发生率为32~48%。右心室MI刚开始就出现右心衰竭,伴血压下降。


AMI引起的心力衰竭称为泵衰竭,以Killip心功能评分分级。


6.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发病24~48小时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蛋白反应增高,均可持续1~3周。


(2)心肌坏死标志物


肌钙蛋白I或T是特异、敏感的重要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肌红蛋白是最早出现的标志物。


表1. 心肌标志物变化时间



二.STEMI治疗策略


1. 溶栓


AMI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将血栓溶解,冠脉再通,使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


溶栓适应证


(1)症状出现<12小时,无溶栓禁忌证,至少相连2个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的STEMI患者;


(2)症状出现<12小时,无溶栓禁忌证,有新发生或被认为新发生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STEMI患者。


溶栓绝对禁忌证


溶栓的绝对禁忌证包括脑出血、脑血管结构异常、颅内恶性肿瘤、3个月内患有缺血性脑卒中、可疑主动脉夹层、活动性出血或出血体质、3个月内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部创伤、2个月内颅内或脊柱内外科手术。


2. 直接PCI


通过导管技术,抽吸血栓或在闭塞的冠脉管腔中置入支架,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


直接PCI适应证


· 症状发生<12小时的STEMI患者、伴有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梗患者;


· 症状出现在12~24小时的患者,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时可考虑直接行PCI:


①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血流动力学和心电活动不稳定;


③持续性缺血症状。


3. 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在升主动脉根部及病变冠脉梗阻段的远端建立一条血管通路,使心脏搏出的血液绕过冠脉病变部位,流向冠脉狭窄或梗阻处的远端,改善冠脉血流灌注。


CABG适应证


(1)PCI失败,但仍发生持续性疼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冠状动脉解剖适合于手术的患者。


(2)持续或反复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有相当数量的缺血心肌,不合适进行PCI或溶栓治疗,且冠状动脉解剖适合于手术的患者。



三.再灌注治疗方式的选择


1. 根据PCI资质和救治时间选择再灌注策略


图1. 2017 ESC STEMI指南。


2. 直接PCI和溶栓均可以作为再灌注治疗的合理选择


来自法国注册观察性研究(FAST-MI研究)显示,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相比,直接PCI(校正后HR=0.57,95%CI 0.43~0.74)和溶栓(校正后HR=0.48,95%CI 0.35~0.68)的患者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见图2。


图2. 再灌注治疗的5年累计生存率。


3. 基于国情,药物溶栓仍然是再灌注治疗的主要策略


(1)溶栓治疗快速、简便,在不具备PCI条件的医院或因各种原因使FMC至PCI时间明显延迟时,对有适应证的STEMI患者,静脉内溶栓是较好的选择。


(2)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治疗的短期疗效和直接PCI基本相当。


(3)左束支传导阻滞、大面积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获益较大。


(4)溶栓治疗不受转运和急救体系影响,保证STEMI救治的时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