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起残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文献指出发病原因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临床症状主要以四肢末梢对称性、多发性麻木、疼痛、蚁行感等感觉障碍为主。 上一期8年“2型糖尿病”,1年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怎么治?主管医生分享了李阿姨的病历情况,这期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下李阿姨平时的生活状况。 李阿姨平时生活比较规律,因为膝盖受伤后近期一直卧床休息,没有运动;血糖也有好长时间没测了,因为没有试纸,自己在家也不方便买;低血糖没有发生过,也没有随身携带糖果,觉得不会发生低血糖;口服降糖药偶尔会忘记;关于糖尿病并发症这块没有定期复查。直到近期因为双下肢刺痛、灼热感、蚁行感、发凉症状反复加重,影响睡眠才来我院就诊。 住院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化验后,发现好多指标都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9.9%,总胆固醇8.0mmol/L,甘油三酯3.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1mmol/L;双眼底动脉硬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中度脂肪肝,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双侧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 看到这样的结果后,李阿姨不解的问:“我只是感觉双腿刺痛、发凉,其它没有感觉任何不舒服啊,怎么血糖和血脂都那么高啊,还有其它那些检查也都异常,那是怎么回事啊?” 上一期开头医生已经为我们讲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所致慢性高血糖状态及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的慢性隐匿性全身神经系统损伤,以肢体麻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最终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是目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已有研究显示,单纯血糖控制无法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体征,也不能延缓病情进展。目前主要采用促神经修复、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对症止痛等方法治疗。所以,首先最主要的是要控制血糖及血脂。 针对李阿姨平时生活中影响血糖血脂的因素给予一些改变,李阿姨自己也特别喜欢学习,也特别想要做出改变,除了营养师给予饮食方面的干预外,现在李阿姨完全可以运动了,所以首先建议李阿姨每天早晚餐后散步20-30分钟,每周最少5天;同时还要遵医嘱按时规律用药及监测血糖;出院后也要定期复查,特别是针对异常结果复查。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造成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的神经系统病变。累及中枢和周围神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脊髓经、颅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其中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具代表性;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时平均病程在6-7年之间,平均年龄在50-60岁之间,且患病率高于50%。 01基本信息: 患者,女,61岁,主因“血糖升高8年,双下肢灼热感、刺痛1年”于2017-09-15首次就诊我院。 02临床异常检查: 血脂:总胆固醇:8.0mmol/L,甘油三酯:3.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9.9% 03临床诊断: 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高血压2级 极高危组;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肝。 04营养查体: 体温:36℃ 脉搏:72次/分 呼吸:17次/分 血压:136/70mmHg 身高:170cm 体重:82kg 体重指数:28.3kg/㎡属肥胖体型 05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营养计划: 1.低脂、低盐、低糖饮食:(调节异常指标) 2.减重计划,每月0.5kg减重;(减轻胰岛素抵抗) 3.糖尿病神经病病变预防措施:尽早使血糖达标,以预防和延缓病情发展; 06\营养干预: 建议摄取量: 总热量1552千卡(碳水化合物194.06g、蛋白质77.63、脂肪51.73)主食9份、水果类1份、肉鱼蛋2.5-3份、奶类1.5份 植物油1.5份、蔬菜1份; 常用食物份数表: 主食9份: 三餐均匀分配,早3份、中3份、晚3份; 蔬菜: 1份:绿色蔬菜500g/份 --- 早200g午200g晚200g; 肉鱼蛋: 2.5-3份:1个鸡蛋 /份 :肉50g/份 早1个鸡蛋、午1两肉类; 水果: 1份:任意水果200g/份---上午加餐100g、下午加餐100g; 奶类: 1.5份160g:早150g纯奶、睡前一小时100g酸奶; 油脂: 每15g食用油; 07举例一天的食谱: 早餐 主食:煮红薯120g+馒头70g 肉蛋奶:一个鸡蛋50克、一袋奶100毫升 蔬菜:白菜300克 5g食用油 加餐:水果100g 午餐: 主食:二米饭225克、鸡块100克、青菜300克 5g食用油 加餐:水果100g 晚餐: 主食:杂粮馒头70克、 蔬菜汤、(生菜150克、炒豆腐150g) 5g食用油 加餐:酸奶120g 通过十几天的住院调理及学习,李阿姨的血糖慢慢降至平稳后出院,出院后李阿姨也特别注意平时的生活方式,且都有定期复查,检查结果也都在控制目标之内,李阿姨双下肢的麻木疼痛感也较之前有所缓解。 我想李阿姨的情况可以让大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个大致的认识,且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另外再配合其它治疗,那么我相信您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好,心情也会越来越美。 糖尿病神经病变怎么预防呢? 如果有感觉神经受损伤时,特别是感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时,应特別注意: 当你要洗澡,洗脚时,最好让家人先试一下水温,确定水温适宜后,你再用水,以免水温过高而烫伤。 若生活在严寒地区,冬天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双手双脚,因对冷和疼的感觉减退,会导致四肢冻伤而无察觉。 每天睡觉前仔细检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尤其是四肢,若有损伤或感染,应及时处理,不要延误。 清晨起床时,检查鞋子,确信鞋内没有异物后再穿,不要穿拖鞋、高跟鞋,而要穿鞋底松软的鞋子。 若是从事较易受到伤害的工作,如炼钢,翻砂或焊接等工种时,更要注意自我保护,以免受到伤害而无知觉。 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穿紧身衣,紧身裤袜,以减轻磨擦的疼痛,而且对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
|
来自: 囡囡viqk18b571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