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leafcho 2019-01-13

一、前言

质量管理是根据消费者导向之思想,掌握谁是顾客以及其所要求,利用公司固有技术能力,使该要求能便宜、适时、安全而具体实现。

因此,公司每一个员工在自己岗位上,应具备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善意识,寻求本身工作方法或推展方法之缺失,谋求改善,全员协力之下达到顾客之需求与社会之要求,其管理方法就是应用统计手法或观念。

采用[根据数据.事实发言]的统计方法来管理,除了可客观判定事实外,亦具有相当合理的说服力。

质量管理七大手法是利用一些简易之图形方法在品管作业中,被用来当做是质量数据与数据之整理及显示或者用做质量改善之工具。

二、大纲

1、根据事实与数据发言:

检查表(Check sheets)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s)

2、整理原因与节骨之关系,以探讨潜在性之问题。

特性要因图(Causeand effect diagrams)

3、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直方图(Histograms)

管制图(Control Charts)

4、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履历,考虑适当分层。

层别法(Stratification)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重点管理。

柏拉图(Pareto diagrams)

三、检查表 Check sheets

1、 目的:

A、日常管理;

B、特别调查;

C、取得记录。

2、原则:

A、简明易填写;

B、.以符号代替文字;

C、点检项目随时检讨必要性;

D、点检结果必须反应有关单位;

E、使用符号时必须标注意义。

3、分类:

A、点检用检核表

确认作业实施与机械设备的实施情形.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

点检用检核表: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B、记录用检核表

将数据分为几个项目别,以符号或数字记录的图或表。

记录用检核表: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4、制做检核表步骤

A、确定搜集资料的具体目的;

B、列举所需数据数据的项目;

C、确立对数据数据的分析方法,所采用的统计工具;

D、绘制检核表;

E、评审与试用。

四、散布图 Scatter diagrams

1、目的:

A、调查两特性值间之相关性;

B、判断异常值之存在与否;

C、应用于问题解决步骤中;

D、判断趋势决定最佳操作范围。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2、相对应的两组数据关系的分类

A、原因(要因)与结果(特性)之关系:

· 照明度与工作效率;

· 品管圈开会时间与效果金额。

B、 结果(特性)与他结果(特性)之关系:

· 钢材之引张强度与硬度;

· 品管圈开会之发言率与出席率。

C、结果(特性)与两个原因(要因)间之关系:

· 加热炉之保持时间与保持温度;

· 灾害防止之安全动作与安全服装。

3、散布图步骤:

A、搜集数据数据;

B、画出长度大致相等的横轴与纵轴,记上组的名称/计量单位,做好尺度标记;

C、按成对数据在图上绘点;

D、分析各点的散布状态。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五、直方图 Histograms

1、特征:

A、数据的分布型态;

B、数据的中心位置;

C、数据离散程度的大小;

D、数据和规格之间的关系。

2、原则:

A、掌握数据的分布状态;

B、调查离散或偏离的原因;

C、与规格作比较检视有无问题;

D、调查改善前后之效果。

3、运用:

A、掌握数据的分布状态;

B、调查离散或偏离的原因;

C、与规格作比较并检视有无问题;

D、调查改善前后之效果。

4、直方图之制作

A、次数分配表:

由全体数据中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

求出所有数据中之全距

B、决定组数:k=1 + 3.32 log n

数据数 组 数

50~100 6~10

100~250 7~12

250以上 12~20

C、决定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

D、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最小值-测定值之最小位数/2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下组界+组距

E、计算各组的组中点:(上组界+下组界)/2

F、作次数分配表

a、最大值 170 ,最小值124

170-124=46

n=200 k=12

46/12=4

b、最小一组的下组界 124-1/2=123.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 123.5+4=127.5

c、第二组的 下组界127.5

上组界127.5+4=131.5

d、第三组的 下组界131.5

上组界 131.5+4=135.5

e、组中点=123.5+127.5/2=125.5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H、制作直方图:

a、将次数分配表图表化,以横轴表示重量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

b、横轴及纵轴各取适当的单位长度,再将各组之组界分别标在横轴上,各组界应为等距离;

c、以各组内之次数为高,各组之组距为底,在每一组上画成一矩形,

则完成直方图;

d、在图的右上角记入数据总数n及数据履历,并画出规格的上限及下限;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在绘制直方图时会有下列几种情形出现 :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2)制程的变异很少,制程能力虽佳,但平均值X有偏上线趋势

,可能随时产生不良品,故应调整,使平均值X能移到中间。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3) SL = PL , 虽然制品都在规格内,但没有余裕的力量,制品随时会产生不良品,不能安心,有提高制程能力的必要。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4) SL 比PL实宽得太多,表示制程能力比规格好得多,可变更设计或减少检验使制程能经济地进行,否则是一种浪费。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不合格的次数分配 :从技术上去研究改进。

(1)制程平均值过于偏左边,如技术上能将平均值变更时,取SL之中心值为新的X即可,已产生之制品需全检挑出不良。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2)制程之差异过大,需变更工程或变更SL , 已产生之制品,需全数检查挑出不良。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I、制作直方图注意事项:

a、异常值应除去后再分组;

b、对于从样本测定值推测群体型态,直方图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c、所取得的数据之履历应详细(如时间、原料、测量员、设备、环境条件);

d、在进行制程管理及分析改善时,可利用层别方法,将更容易找出

问题的症结点,对于质量的改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柏拉图Pareto diagrams

1、来源:

意大利学者VilfredoPateto 1897年提出

[少部分的人(20%)占有大部分的财富(80%)]一般大家都称之为28法则!

2、发展:

品管学者Juran将柏拉图导入品管工作,做为分析属性或计数值之资料

[用来区分造成质量问题之少数重用原因及多数不重要之原因]

3、讯息:

A、了解哪些项目属于重要问题及大小顺序

B、知道每一项目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C、可以预测减少某一项目后之整体利益

D、可以知道改善之效果如何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4、步骤:

A、确定数据的分类及其计量单位.

B、确定数据的时间周期.

C、搜集数据.

D、整理数据及计算.

E、绘图.

F、将不良类型分类.

A - 80%以内

B - 80%~90%

C - 90%~100%

七、特性要因图(Causeand effect diagram)

1、发展:

石川馨博士(Ishikawa)于1943年所发展出来的,

又称 石川图 Ishikawadiagram

2、目的:

[为一问题分析工具,用以辨认造成某一特定问题之所有可能原因]

3、优点:

A、对于一个特定之问题,特性要因图可以提供一个开放讨论之架构;

B、特性要因图可以使我们集中注意力于发掘造成问题之原因;

C、可鼓励各阶层之员工参与问题之解决,并且可增进沟通。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3、步骤:

A、确定要分析的问题(结果);

B、进行原因分类;

C、广泛收集记录各项原因;

D、记载有关事项。

4、绘图应注意事项:

A、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

B、应用脑力激荡术,全员发言;

C、把要因层别;

D、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依5W1H的方法逐项列出;

Why,What,Where,When,Who,How

E、应按特性别绘制多张的特性要因图;

F原因解析越细越好;

G、确认原因的重要程度,应考虑其可行性.价值,并经讨论表决后决定;

H、应将圈出的重要原因整理出来,重新制作另一特性要因图;

I、记入必要的事项于图旁(制品名称/工程名称/完成日期/参与人员);

J、质量特性的决定以现场第一线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

K、管理者避免指示。

八、层别法(Stratification)

1、目的:

以数台机械制作同种制品时,各机械常有其特性或缺点;

故制作品也就由于不同的机械设备而有差异;

这就是使制品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

如能按机械,分别收集数据加以解析 ,才能找出真正影响的原因;

使用层别法调查原因才不会使原因混淆, 影响行动的正确性。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2、层别的对象与项目

A、时间的层别: 小时别、日期别、周别、月别、上下午别、季节别

B、作业员的层别: 班别、组别、操作法别、年龄别、性别、教育程度别

C、机械.设备的层别: 台别、厂所别、机型别、年代别、机种别、工具别

D、作业条件的层别: 温度别、湿度别、压力别、天气别、作业方法别

E、原材料的层别: 供应者别、制造厂别、产地别、材质别、大小别

F、测定的层别: 测定器别、测定者别、测定方法别

G、检查的层别: 检查员别、检查场所别、检查方法别

H、环境.天候的层别: 气温别、湿度别、照明别

I、地区的层别: 国内与国外别、南区与北区别

J、制品的层别: 新旧品别、标准品或特殊品别、制造别

九、管制图

1、管制图说明:

管制图是一种质量的图解记录;

在图上有中心线(规格值)及二条管制界限;

中心线是一种规格值 ,二条管制界限是容许产品的质量特性;

在其间变动的范围;

在制程中用抽查的方式,将样本的统计量,点绘于图上;

用以判断质量的变异是否显著。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2、质量变异之原因 :

引起制程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种:

(1)偶然(机遇)原因:Chancecauses

不可避免的原因,可让它存在,是属于管制状态的变异

(2)异常(非机遇)原因:Assignablecause

可避免的原因,不可让它存在,必须追查原因,采取行动,

使制程恢复正常,否则会发生莫大的损失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3、管制图与常态分配 :

萧华特博士 3s 法 ,管制图以3个标准偏差为基础,换言之,只要群体是常态分配,从此群体抽样时,每10000个当中,即有27个会跑出±3s之外,亦即每1000次中,约有3次机会超出±3s范围,此3次是偶然机会跑出界限的,不予计较。

QC七大手法的实际运用「旧」

4、管制图的种类 :

A、依数据之性质来分类:

a、计量值管制图

所谓计量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之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量测而得,如长度、重量、成分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者。

b、计数值管制图

所谓计数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之数据均属于以单位计数者,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数据均属之。

B、依用途来分类:

a、管制用管制图

用于控制制程之质量,如有点跑出界限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异常。

b、解析用管制图

此种管制图系作为决定方针.制程解析.制程能力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