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有不少被称作“姜”的女人,如宣姜、文姜、声姜、棠姜等等;她们要么天生丽质、美艳迷人,要么才堪咏絮、风华绝代,虽然历史评价不一,但都在粗粝、冷酷的男权社会,留下了各自的印记。 姜,“从女羊聲。居良切”(说文解字);字的结构与“美”相同,但却比“美”字更易让人产生对女性美的联想。从造字本意来看,姜应是指像羊一般温顺的女人。而对于以羊为图腾的古代氏族,如姜姓,最初的部落首领或许就是一位女性。据载,西周有过三位了不起的女子,其中之一,便是古公亶父的妻子——美丽端庄的“太姜”。到了春秋时期,被称作的“姜”的女人忽然多起来, 仿佛鲜花盛放,璀璨夺目。 武姜,本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因为嫁给了郑武公,故被称作武姜。武姜很漂亮,生育了两个儿子,按说母子和睦,岁月静好,可惜长子寤生因是武姜难产所生,所以并未得到她的喜爱,而次子公叔段是顺产,因而受到了她的溺爱。这种关系对长子而言,自然很痛苦。后郑武公去世,寤生即位,也即郑庄公,便与母亲武姜和弟弟公叔段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最终,郑庄公赶跑弟弟,并把母亲软禁在了地下室里,发誓永不相见。这样的结局看上去很惨,但好在有颍考叔的开导,没过多久,郑庄公就与武姜重新见面和好了。可是,两人在经历了长久的痛心之后还能否恢复到母子之间正常的关系呢?就不得而知了。 相比之下,齐国的一对姊妹花宣姜与文姜,人生就更多坎坷。宣姜是齐僖公之女,生得很是美丽,本来她是要给做卫宣公的儿子太子伋做妻子的,结果到卫国后,没想到被卫宣公看上了,于是,趁儿子出使郑国,他便将宣姜纳作了自己的老婆。对卫宣公这个人,《诗经·邶风 ·新台》一诗曾将他比做了丑陋的癞蛤蟆,实际上,他一直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在此前他未登位就霸占了父亲的女人夷姜,并生下了太子伋,后有了宣姜,就又冷落了夷姜,结果导致了夷姜的“缢死”。 虽然给卫宣公做女人宣姜并不开心,可也无可奈何。在生下公子寿、公子朔两个儿子之后,她因给儿子争位,结果导致了卫国大乱。再后来,太子伋和宣姜的儿子公子寿都死了,公子朔好歹接了班,国内政权却依然动荡,最终,还是齐襄公出来居间调解、她被改嫁,才总算让激烈的权力争斗得到了缓解。作为女人,宣姜虽也算受害者,可由于导致了卫国的长期动乱,仍旧被后世人认为是让卫国“五世不宁”的祸源。而从今天看,争权夺位原本就是王权社会里不可避免的事,怪罪到一个女人头上,显然跟“红颜是祸水”的片面论断如出一辙。 宣姜的妹妹文姜同样经历坎坷,她也是闻名天下的美人。只因与同父异母的兄长齐襄公发生了不伦之情,并因此导致了丈夫鲁桓公被杀,从而令后世人对她的评价极差;据东周列国志载,齐世子诸儿(即齐襄公)在听说文姜将远嫁他国后,旧情复燃,便派人借送花之名给文姜传了一首诗,说,“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断,飘而为宜,吁嗟兮复吁嗟”!表达自己的思念之心;文姜一看,也是心有所动,于是回了一句:“桃有英,烨烨其灵,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两人一边吁嗟,一边叮咛,仅从旁观者看,便远超出了寻常亲情而酷似一对你情我侬的恋人。 当时,文姜的风流韵事传的很远,可比她的情事传得更久远的,则是她的绝世美色。翻开《诗经》,除“周南·桃夭”之外,“载驱”与“敝笱”等篇章,都有对她美丽风采的描绘。不过,比起庄姜,文姜的才华还得排在后面。庄姜是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她的美,在《诗经·卫风·硕人》中曾有过真切的描写,诗中说她:“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此的动人,即便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也是撼人心魄。记得在《聊斋志异》里,蒲松龄就曾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凝脂”、瓠犀来形容过美丽可爱的狐仙。而在蔡东藩所著的历代演义中,所有对于女人的美貌描写,也都无不有庄姜的影子。 不光庄姜作为中国标准的美女被用文字永久记录的下来,实际上,她还有不少诗作传世。宋代理学家朱熹就认为,诗经《邶风》中的《燕燕》、《终风》、《柏舟》等千古名篇,就出自庄姜的创作。 美丽非凡且又有才华,按道理应该过上美好的生活。但庄姜的婚姻却让她备尝艰辛。嫁给卫庄公后,卫庄公又先后娶了陈国的美女厉姒,以及厉姒的妹妹戴妫。在这样的处境下,众美一堂,加上卫庄公本人又脾气暴戾,使得庄姜一生都很落寞和孤独。 庄姜之外,还有哀姜,棠姜和庆姜。哀姜也是姜姓,作为齐国国君之女,她与妹妹叔姜一同嫁给了鲁庄公。虽是鲁庄公的夫人,却因与大臣庆父私通,导致引发了一系列权力的争斗,最终她遇害身亡;而棠姜在《列女传》中被称为“美而有色”,想来也应是健康、阳光的女人。她也称东郭姜,因嫁给齐国的棠公为妻,故称棠姜。棠公死后,她改嫁齐国大夫崔杼。后因与齐庄公有染,促发崔杼的弑君事件。后来,崔氏一族被灭,棠姜与崔杼也自缢而死。据传棠姜死后,她的骸骨变成了虫子,因她是自缢而死,所以这种虫子被唤作“缢女”。同样美貌的庆姜也被裹挟在了权力斗争中。庆姜是大臣庆舍的女儿,卢浦癸的妻子。大臣高虿、栾灶等人与庆氏不和,便联合卢浦癸对付庆舍,有次丈夫训练兵士,被庆姜看见了,她巧妙的套出了丈夫的计划,立即回去告诉了父亲,谁知庆舍没当回事儿,结果竟被卢浦癸在宴会上刺死,至于庆姜的下场如何,应该不会多好吧。 当然,在众多被称作的“姜”的女人中,孟姜与齐姜还是备受称道的。孟姜应不是一个确切的名字,因为在春秋时,除齐国国君的长女被称为孟姜,世族妇女或美丽女子也可获得这一称谓。据传说,孟姜是齐大夫杞梁的妻子,因为杞梁战死,她哭丈夫“十日不绝声”,结果把城墙哭塌了。至于她的美,《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说,:“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可谓评价极高,而在《诗·鄘风·桑中》中又说她:“云谁之思,美孟姜矣”(一说此孟姜为齐姜),也算是女神一类的人物了,不过,不论孟姜是否真是杞梁之妻、是否真的哭倒了城墙,甚至她或许只是一个美女群体的共名,但作为美的化身,孟姜将永世而长存。 而齐姜则是确切的女人。她齐桓公的宗女,应该也属公主一类的女人,当时,晋文公重耳出逃到了齐国,齐王就把她嫁给了重耳。而这个时候,她很年轻,而重耳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重耳很喜欢齐姜,所以但求安乐,慢慢地也就不再想回国了。可齐姜不这样想,她还是希望重耳能归国成就王业,所以,最后配合陪同重耳出行的大臣一起策划了将重耳灌醉,送出国门的行动。当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之后,立即派人将她接到了晋国,只是由于秦国五女在先,她就只能屈居其下了。据记载,她待秦国五女如姊妹,和睦相处,因而很受世人称赏。当然,在美貌之下,齐姜也有狠辣的一面,重耳的随从大臣赵衰与咎犯等人在桑林中谋划如何将重耳送出齐国时,曾被一位采桑女子听到了,这个女子立即跑去告诉了齐姜,谁知齐姜为了不走漏风声,竟将她处死了。 如此多的美人被称作“姜”,的确是一个现象,究其原因,恐怕除了出自齐国的姜姓,还有就是“姜”本身已经成了美丽的代名词,任何美貌的女子,如能得到“姜”的称谓,就像是获得了一种赞美,一种认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