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开今天的文字之前,先做一个小实验,您现在闭上眼睛,彻底平静一下心情,然后心里默念“娑婆世界”,试一试坚持念10遍,看看这期间,您的思绪飞走了几次? 如果只飞走了少数的几次,恭喜您是相当有定力的人,如果飞走了七八次,也许正常,很可惜有不少人几乎就静不下来,连坚持念10个“娑婆世界”都没做到,期间听到有个卖糖葫芦的吆喝一声,他已经在考虑是买不买一个来吃一下,买一个什么的呢?冰皮的?还有就是,这个卖糖葫芦的,长得好不好看? 有人会问,这个实验跟题目似乎没什么联系哦?以往经常听人说什么“领导和群众打成一片”,那意思应该是说人与人相处感情融洽,不分彼此。其实我以前也不太理解,还以为是“打成一团”呢,呵!可也没见把领导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究竟怎么回事呢? 这个疑惑直到四十多岁才找到答案,原来这“打成一片”是一个中规中矩如假包换的佛学用语。 “打”字无别意,不依何事而为其事曰“打”。诸如打饭打水打鱼之类。《印光大师文钞》里说:“佛经上面只有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纲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意思是一句佛号能把你的烦恼都压住,这叫成片,随时随地都能把烦恼伏住,这叫一片。 “未遇境缘,贪无所起。则知一念不生是汝真性,即汝安身立命之处。”布袋和尚后序里如此说。当一个人彻底把六根里的杂念都伏住,达到一念不生,即发现了自己的清净本性,其境界不可思议。 这事说说容易,要做到可没想像得那么简单。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香林禅师说:“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无门关第一则评曰:“久久纯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后面还说到这种感觉似乎妙不可言:“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呵!他的这个比喻也的确是妙不可言。 人这辈子,最难征服的就是一个“想”字,人总是不断地要胡思乱想,甚至痴心妄想。尽管聪明的犹太人老祖先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按照这个逻辑来发散一下,那上帝每天都该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我思故我在。”还有这笛卡尔老先生的如此不究竟的话也在推波助澜,这就让人思绪纷飞如乱云,所谓心猿意马,总是那么肆意翻滚激荡、不受约束。也就是因为这个“想”字,人就要去比较,去计较,当思想有了波动,烦恼也就如影随形地来了。人本来坐在清净的岸上,烦恼让河流暴涨,把人卷进了水里,人始终不醒悟,就一辈子随波浮沉。 现在人有个提法,叫慢生活,放慢脚步,放慢呼吸,放慢生活节奏,甚至也可以尝试打打坐,就先冥想一下也好。在闭上眼睛的时候,用自己的心去仔细地观察一下,当您的杂念一个又一个飞来,它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去的,您的杂念究竟长个什么样子?这个可以看得到,不信,您就真试试。 |
|
来自: 王玉海2lzi2xb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