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木香草堂 2019-01-13

 

 

 

增强自信心

一、个案背景

唐聪(化名)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失。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一提考试就没精神,遇到考试时晚上睡不着,头痛,还伴随着发烧。她这样不仅影响着考试成绩,身体上还经受折磨。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个案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开始定的目标是100分,变成能拿到90分、80分了,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挫折多了,失败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唐聪在家里是独生女,她的表姊妹学习特别优秀,家长也期待自己的孩子跟她们一样优秀,总拿优秀的例子跟她说教,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导致孩子肩负重担。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过重的压力在孩子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学困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为了去除唐聪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唐聪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唐聪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唐聪同学……”渐渐的,唐聪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我给她讲考试的目的,考不好是很正常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试时做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了。”“我能行。”等给自己加油。经过调整,害怕考试的症状消失了。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有一次我把教学内容编成小品,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表演,我为了让唐聪参加表演,对全班同学说:“给唐聪一个机会好吗?”大家同意了。开始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行。”最后加上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她走上讲台。表现得还不错,同学给她鼓掌,我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以后,有机会就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她变了好多,不在独处,课堂活动时主动参与,学习成绩有了飞跃。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唐聪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唐聪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家里有客人,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唐聪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唐聪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上课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各种活动愿意参加,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面对唐聪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唐聪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她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http://blog./user1/wang6666/archives/2011/385366.html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个性孤僻孩子的个案

学校:人民路小学                    辅导老师:许颖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具有攻击性行为或其他各种具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孩子。这些行为不仅有可能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也有可能是成年期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先兆。作为小学教师,发现在儿童期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但要对幼儿所有的不健康心理进行研究分析,无疑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我有选择地将“孩子在校与人共处”作为研究对象。“学会共处”是一个人生活快乐、学业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班的李小宁同学却喜欢独处,不喜欢和别的同伴玩,自己做事情也不让人掺和,我觉得他缺少与人交往的精神。

 一、个案描述:

今天是一个星期的最后一天,最后一节班队活动课,教室里热闹非凡——孩子们正在举行击鼓传花猜谜语活动。掌声、击鼓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第一排倒数第二个座位上,李小宁双手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似乎都不存在……

平时在校情况:李小宁瘦高个,戴一副眼镜,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他由原来的学校转到我班,在我们这个大集体中生活了已近一年的时间。他喜欢看书、绘画,喜欢一个人独自、安静的活动,极少和周围的小伙伴合作游戏;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不爱劳动,而且对其他小伙伴的行为还表现出嘲讽的意味;学习时有偷懒的行为,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然后做题时照搬别人的答案;在活动中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非常固执。

在家情况:在家很少与人交流,总是以命令的口气对待家人和长辈。喜欢破坏玩具

 

二、个案分析:

1、自身因素。

家里是个独子,天性内向的他不善与同伴交流,不愿与同龄人交往。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少,性格也变得比较孤僻。

2、家庭因素。

由于爸爸妈妈上班没有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李小宁的日常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对他过度宠爱有加,在家里是他的“专职玩伴”,被他呼来呵去的。爸爸妈妈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对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都尽量满足,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很少,不能及时把握孩子的内心想法。

3、班级环境因素。

这个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的孩子,上学期因插班进来,不认识班上的同学,也不愿意主动和人讲话,与人交往。陌生的周边环境,陌生的人际环境,使他更加沉默寡言,缺乏自信,不合群。一段时间后,他既没有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被社交小团体所接纳,于是逐渐成了远离集体的“排斥儿童”,时常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采取攻击破坏行为。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他的观察也不够细致,对他表现出的一些不良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帮助孩子及时纠正错误。

 

三、教育策略:

1、家校配合。

经常利用家访的方式,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分析其性格特征,寻找突破口,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早晚入校离校时间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取得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多和孩子交流,主动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为帮助指导家长更好地做好李小宁的转变工作,给家长提出了这样几条建议:

1)每天挤出些时间亲近孩子,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交谈,引导孩子说出一天的学校生活,认识的新伙伴及有趣的事情等。

2)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节假日带孩子区公园或亲朋好友家串门,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欢迎主动上门来玩儿的小伙伴,并为孩子提供交往的环境、游戏和感兴趣的玩具等。

3)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家长经常与孩子玩亲子游戏,建立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新型家庭关系,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2、观察学生在校情况。

1)作为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捕捉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每一件有教育价值的事情,切不可视而不见,而应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个性的发展。对于李小宁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多给他锻炼的机会,有意让他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李小宁早上到校比较早,我就经常委托他整理图书角,摆放桌椅,并有意识地在大家面前夸奖他,让他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他的集体荣誉感。

2)通过故事《狼来了》,对李小宁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否则会失去大家对你的信任,都不愿意和你做朋友;做人要诚实,学习也是同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千万不能自己欺骗自己,照搬别人的东西,要相信自己。

3)教师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励李小宁,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增进他与老师的感情。

4)平时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让他和大家一起玩,教给他与大家相处的方法,体验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5)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吸引其注意力,逐渐提高李小宁的参与意识。

6)争取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经常交换意见,了解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辅导的效果。

7)期间,发现他有反复,也尝试冷却处理,给其面子,顾其自尊,婉转提示。逐步培养其自控能力。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李小宁有了明显的转变:刚开始时他是为了喜欢该游戏而勉强和同伴在一起玩,但在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慢慢地与同伴产生了友情,并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的乐趣。现在他可喜欢为集体做事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朋友,自由活动时间,他有时和同学下棋,有时和大家一起去认挂图上各国的国旗,有时和小朋友一起看书,有时……现在他体验到了同伴、老师、父母亲的关爱,感受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木然的表情已失去,灿烂的笑容悄然而至。总之他现在能主动找同伴玩耍,应该说我的教育是比较成功的。

 

五、得出的启示: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要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最重要也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儿童。

第二,注意教师言行对幼儿人格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往往没为许多教师意识到,他们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在学校里采取斥责、讥讽、冷漠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其实,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是十分敏感的,遭斥责、讥讽的经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学生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斥责、讥讽、惩罚等而不愿意上学,学生的社会性退缩有的也是由于教师不当言行造成的。

第三,注意在学生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会增加本来就负担繁重的小学教师的负担,而且让教师在无任何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担任此项工作其结果也会适得其反。因此,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在校的一日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第四、注重家校配合,携手共育新苗。家庭是学校的合作伙伴,是孩子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后备力量。学校要经常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的方法和经验。任何活动的展开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孩子健康心理的养成也不例外。我们以改善“亲子关系”为切入点,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交流家教经验,切磋家教艺术,让更多家长从传统家教观念中走出来。通过上述活动,使教师和家长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使孩子的心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实。无论是精神因素还是其他原因,共同的一点是缺乏交际的机会。所以,父母应激发孩子活泼的天性,让他有一定时间和伙伴们玩耍。对于胆小的孩子更应创造机会,鼓励他多与人接触。一个不合群的孩子是很难适应今后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总之,教师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如对孩子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如抚摸、整理衣服、拍头、拍肩膀等),使学生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90a5b01009h7d.html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