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理财,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赚钱。但在另一方面,善于合理借助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各种金融工具合理“借钱”,也是一种高段位理财技能,更是富人们最乐此不疲的“生财之道”。
借钱不可怕
在日常生活中,小到个人、家庭,大到企业、国家,其实或多或少都要用到“合理负债”这个金融概念。
了解经济学或企业经营管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家公司没有任何负债,那么,它的财务状况可能并不完美,因为毫无负债就等同于企业可动用的只有自有资金,其发展的局限以及周转压力不言而喻。
反之,如果一家公司能顺利获得银行贷款,甚至上市的融资资格,在偿还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负债,同时将负债转换成增加收益的资本,就能借助被放大的资本推动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
可以说,只有拥有合理资产结构、负债比例及相应偿债能力的公司,才是财务健康的优秀企业。
同样,如果将“合理负债”的概念推及到个人的消费生活中,类似房贷、车贷、信用卡透支、融资融券、保单质押这样的负债,都属于合理的良性负债。即使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关键时刻的一笔融资对于提升整个人生的价值可能更大。
以最为常见的信用卡消费为例,只要善用免息期,持卡人无需成本即可轻松提前消费,很适合人们在手中资金投入理财产品时愉快应对日常开支。
而对于有买房刚需或改善需求的人群来说,居高不下的房价常常会对购房及后续装修带来承重的压力,但通过住房贷款及消费贷款的助力,就能获得更多样的选择……虽说“寅支卯粮”确实是一种对未来的透支,但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度地使用,无疑能让我们提前享受生活的美好,获得更有质量的人生。
另一方面,适度而合理的负债,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激励我们积极工作、提升自我的“正能量”。
借钱再生钱
借钱并不可怕,借对钱还能“再生钱”。要说“借鸡生蛋”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意思就是借他人之力组织资源,把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函数,以达到发展的目标,即充分利用它人的资源,使之为己所用,并创造价值。 那么,怎么才能让别人的“母鸡”为自己生蛋呢?“借钱生财”就是一种人人可用的途径。因为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说,如果未来的资产回报率高于当下融资的综合成本,那么“借钱”就是非常“合算”的买卖,就是“借鸡生蛋”的好渠道。 正如投资大师巴菲特所言,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个人需要凭借外部力量扩展财富,要学会让钱来为自己服务。许多巨额财富最初都是靠贷款撬动的。
有人说,物理学家发现了杠杆,由此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而合理利用金融杠杆借钱的人,获取财富的征途也会更短更省力。因为在这样的“杠杆效应”下,你的成功就不再局限于你有限的资本。比如,当牛市来临时,可以适当向证券公司、优先受益级、中间商等借钱来投资;当商机来敲门时,借力政府基金、天使投资、众筹等创业融资手段,也能充分激发投资的杠杆效应,大幅提升资金的基数与回报率。
负债需合理
诚然,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可供我们借钱消费、借钱生财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但需要牢记的是,在硬币的另一面,借钱也可能同步放大风险,科学合理的负债也要特别注意以下四条“守则”:
一、 多借低利率的贷款,少碰高利率贷款。
无论投资还是借款,“货比三家”都是不变的定律。要知道,借款通常是有成本的,举债的时候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观念。无论是房屋按揭贷款还是消费类、信用类贷款,无论是典当融资还是朋友之间的个人借款,借款者都应结合自身的偿还能力及借贷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成本最优的工具。在比较成本时,除了比较最主要的利息支出外,担保费、评估费、律师费、保险费等附加费用也应加入到对比范围。另一方面,各渠道的业务效率、服务品质等“软性价值”也有一定的比对价值。记住最合理的借钱原则是,利率高的贷款(如校园贷等P2P产品)尽量不借,要借也尽量只借短期;利率低的贷款尽可能多地利用。
二、控制杠杆比例,保证还款的现金流充足。
无论是为了消费还是为了投资,借钱都要控制比例。如果过度“超前消费”或过度使用杠杆,不仅无法获得合理负债产生的正向效用,还可能因偿还能力不足而导致资金断裂或高额罚息,直接影响今后的生活。
至于究竟借多少为宜?在西方,银行审查借款资格的依据标准是:每月还款一般不高于借款人或借款人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不论是贷款买房还是买车,都必须满足每月收入扣除支出仍有结余的条件,而贷款年限、贷款成数以及结余多少等,则需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而定。国内也有理财专家建议,偿还能力评估可根据家庭的资产负债比率(即家庭债务与家庭资产之比)及每月还贷比(即每月还贷额与家庭月收入之比)进行判定,若两个指标均在50%以下是较为安全的,如果保守一些,则可将上述两个指标控制在30%左右,同时预留一部分高流动性资产。
三、 留足风险备用金,防范最坏情况出现。
使用金融杠杆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面对波动的市场以及有时无法预知的“黑天鹅”,保持平稳的心态很重要。而保持平稳心态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留有足够的风险备用金,以确保即使投资失败,也不会直接影响到家庭和个人的基本正常生活。
在确定风险备用金的具体数额时,可对个人及家庭成员的消费及债务情况进行回顾,了解每月会产生多少消费额支出,需要多少资金来保证房贷、信用卡等贷款的及时清还。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可适当留足3~6个月的总支出作为备用金。而职业风险较大的家庭则建议至少留足能支付1年总支出的备用金。备用金可采用现金或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高流动性形式留存。
四、 及时止损。
相比为日常消费生活所需借款,如是为创业或投资进行的借款,则借款人需要在评估自身的偿还能力的同时,理性预判相关的投资风险的变动。明确一旦出现变数自身是否可以掌控,是否有足够能力在承担投资损失的同时继续还款,如若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及时止损也是必要的。就如同股市下跌到一定的幅度后,就要果断“割肉”卖出股票,以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为自己保留住东山再起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