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味再熟悉不过的中药原来是天生一对

 小草回香 2019-01-13

枸杞与菊花,这是两味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中药。


枸杞

枸杞入药,最早出于梁代医药学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本品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临床常用以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病症。

不过,以前老百姓对枸杞的印象并不深,枸杞也只是中医师临床使用的一味常用药,绝对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名鼎鼎”。而且,记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枸杞的供应也并不宽裕,有时还无法满足药用的需要。因此,当时的中医师常因枸杞断货只能改用功效类似的其他中药。为解决枸杞缺货的问题,当时笔者所在的嘉兴地区医药站曾组织嘉兴及海盐、平湖等地一些农民种植枸杞,但终因土壤、气候、栽培技术及诸多原因,结出的果子瘦小、肉薄籽多、色泽和甜度差,没种植几年就淘汰了。

这两味再熟悉不过的中药原来是天生一对

枸杞主产于我国宁夏、甘肃、河北,以宁夏和甘肃所产的枸杞质量为最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枸杞治病和保健功效认识的不断提高,枸杞除了药用需求量增加以外,在百姓人家保健养生的需求量方面更是快速上升。而枸杞的主产区宁夏、甘肃也大力发展了枸杞产业,不断提高枸杞的质量,并重视起枸杞的深加工和枸杞衍生产品的开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地骨皮

说到枸杞,顺带说一下枸杞的根皮,那就是大家熟悉的地骨皮。地骨皮有清热凉血、退虚热之功,是治疗虚热盗汗、皮焦骨热的要药。

民间过去有夏天用地骨皮加红枣煎汤给家里小孩吃的习惯,对小孩低热、疰夏有好处。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时位于徐家埭的嘉兴中药加工场,每年入夏前后都会生产一批地骨皮露放在各家药店向市民供应。500毫升地骨皮露零拷(即拆零销售)只卖几毛钱,深受市民欢迎,常常供不应求。

菊花

再说菊花,许多人都以为入药的只有大众熟悉的杭白菊。其实不然,杭白菊只是药用菊花中的一种。其他还有产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池州的池菊,另外还有贡菊、黄菊、野菊。虽然这些菊花都有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平肝阳的作用,但在临床使用上还是有区别的。

这两味再熟悉不过的中药原来是天生一对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进嘉兴兰台药局工作时,店里用以配方的菊花就有滁菊花、杭白菊、黄菊花、野菊花四种,中医师会按照临床需要使用不同的菊花,而用量最大的是滁菊花。当年嘉兴第一医院的中医师忻德宇先生凡用菊花都标明滁菊。忻先生善用菊花,再配以石决明、钩藤、珍珠母等其他中药,治疗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血压升高。记不得是从哪一年开始,滁菊慢慢淡出了嘉兴中药市场,取而代之的正是产于桐乡、海宁和嘉兴秀洲区建设、洪合等地的杭白菊,且从此以后,一“花”独秀,独领风骚。

这两味再熟悉不过的中药原来是天生一对

枸杞与菊花,在中药里也算是天生一对。枸杞能补益肝肾、益精明目,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正是枸杞与菊花的合作,再与六味地黄丸的完美组合,造就了经典汤头“杞菊地黄汤”的诞生,历经千年流传不衰,成为治疗肝肾不足而致视物不清、眼睛涩痛、迎风流泪等症的良药,杞菊地黄丸还成为许多家庭小药箱里的常备药品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